预见性护理联合微波理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

2019-08-05 08:56黎菊英林成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预见性微波胆囊

黎菊英 林成玲

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 571400

腹腔镜胆囊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较传统开腹式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势,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最常用的术式之一[1]。但由于手术本身会破坏机体组织,给患者带来创伤,加之术后常因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易出现腹泻、反流性胃炎、胆总管结石等不良并发症,严重者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性影响[2]。基于护理质量的优劣与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本文将预见性护理作为护理干预手法,旨在预测康复中将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护理,并联合应用微波理疗,以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0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纳入标准:(1)因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均行静脉全麻,并予气管插管。(3)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手术时间为40~160min;(4)既往无麻醉手术史,能用普通话交流,且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2)并存有心肺疾患、糖尿病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3)伴有精神疾病或智力、认知障碍的患者;(4)初中文凭以下的患者。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3~72(48.6±8.94)岁;病程1~12(2.23±1.57)年;胆囊炎18例,胆结石25例,胆囊息肉7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2~73(49.2±9.03)岁;病程1~14(2.64±1.48)年;胆囊炎16例,胆结石28例,胆囊息肉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种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即责任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完患者病情后,协助患者平卧位6h,头偏向一侧,避免其在未完全清醒情况下发生呕吐误吸。给予心电血氧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准确评估其疼痛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保持术后敷料干洁,术后第2日起每日予以换药1次。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下床活动,待胃肠道恢复蠕动后,嘱其进食流质食品,无不适后循序渐进过渡到普食。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联合微波理疗干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2.2.1 患者安全隐患评价:责任护士认真评估患者麻醉术后的清醒程度,评分在3级以下者,责任护士应每隔5~10min观察患者1次,通过呼喊、接触患者帮助其尽早苏醒。评分为4级者,应观察其神志是否清醒,并探查其肌张力恢复情况。此时,还可协助其更换术口敷料,告知其手术进展顺利,消除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1.2.2.2 微波理疗干预:采用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2 450MHz的双模微波综合治疗仪进行干预,将探头置于患者脐周或偏向于患处,功率设置为20~25W,高度距离患者皮肤3~5cm,组织内温度设为39~42℃,以患者自觉温热为宜,每次实施30min,1次/d,从术后当天开始实施直至患者出院。

1.2.2.3 早期活动干预: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制定术后早期活动计划,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计划分6步实施,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第一步:指导麻醉评分为4级的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包括握拳、抬臂、曲肘等;第二步:指导患者有效进行咳嗽、咳痰及深呼吸等胸部锻炼;第三步:指导患者进行抬腿、屈膝等双下肢运动;第四步: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抬臀、坐起及躺下等全身运动,第五步:协助患者在床边进行活动及室内走动;第六步:则为患者自主下床活动。

1.2.2.4 并发症预防护理:(1)恶心呕吐:由于手术实施过程中采用CO2人工气腹使腹腔内压力升高,导致患者易发生一过性高碳酸血症,加之麻醉药物对胃肠道的机械感受区和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使传入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间接兴奋了催吐化学感受区。临床上53%~72%的腹腔镜患者术后易发生恶心呕吐症状[3]。因此,患者从手术室安返病房后,立即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并监测其血氧饱和度,注重观察其呼吸节律及深浅度变化。若有呕吐者,记录呕吐物的性质及量,以便作症状是否缓解前后对比,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胃复安注射液肌注。(2)疼痛:术后早期常因腹腔内的CO2积聚在膈下间隙刺激神经而引发反射性肩背部疼痛,及气腹压力阻碍了下肢静脉回流,造成患者双下肢组织、细胞代谢产物蓄积,引起下肢酸痛[4]。责任护士务必告知患者这一系列疼痛产生的原因,消除其顾虑思想,并给予局部按摩、热敷等措施来缓解疼痛。(3)出血:引起出血的原因较多,多为胆囊管钛夹位置不当、脏器损伤未发现、术口创面渗血等,一般多发生在术后6~10h内,护士在巡房过程中应注意查看伤口敷料情况,避免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而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4)皮下气肿:常因手术时间长,气腹压力高,使气体向皮下软组织扩散。护理时,责任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皮下捻发声,并告知患者皮下气肿可自行消退,勿因紧张诱发不良应激反应。(5)胆漏: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常有急性腹膜炎的表现,护理上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持续负压吸引,每日2次为患者术口进行换药,保持敷料干洁,避免感染。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至出院当日恶心呕吐、疼痛、出血、皮下气肿及胆漏的发生例数,每例患者均可同时并发5种并发症。因此,发生率=各项并发症发生例数之和/(50×5)×100%。(2)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SA)[5]进行评估,将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摆在患者面前,上面标有10个刻度,告知患者“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烈疼痛,让其根据自身疼痛程度指出相对应的刻度,其中“1~3”代表轻度疼痛;“4~7”代表中度疼痛;“8~9”代表重度疼痛。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35.108,P=0.000。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n)

3 讨论

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亦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因此,胆囊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是目前治疗胆囊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但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技术性也因此相对较高,同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若某环节护理不当或症状处理不及时,都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负性影响。因此,对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减轻患者痛苦有重大意义。

3.1 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先预防后治疗是预见性护理的原则。本研究实施中严格遵循此原则,对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给予预见性干预,达到了前馈控制的效果。据本文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席玉琴[6]的研究成果大致相同。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不够,尤其是初次手术者,都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加之术后切口的疼痛,早期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自身的基础护理,使患者的精神处于紧绷状态,对术后的康复十分不利。研究中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对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给予提前干预,使被动的护理工作变成了主动,亦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3.2 微波理疗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据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了微波理疗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微波理疗属于辅助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可通过热效应和高频电磁振荡效应来达到松软瘢痕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的作用。研究中将热效应集中照射手术切口部位,加之术口较小一般在1~1.5cm,易软化手术疤痕,使已形成的纤维条索溶解,促进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和组织营养,有效减轻了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术口愈合。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微波理疗,使护理和医疗同步进行,调动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主动性,有效控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预见性微波胆囊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微波冷笑话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