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提醒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

2019-08-05 09:02赵四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个体效应因子

赵四平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学生处,山西 汾阳 032200)

Greenberg, Pyszczynski和Solomon于1986年正式提出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TMT),该理论的两个核心假设,即死亡凸显假设和焦虑缓冲器假设,已被广泛用于解释人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死亡凸显假设(Mortality Salience Hypothesis)认为,必死性意识被唤醒后,个体为了管理恐惧,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防御行为。其中,世界观防卫、自尊追求和亲密关系构成主要的三重防御系统。不确定感管理模型从新视角解释死亡凸显效应,认为死亡提醒会引发个体的意义感丧失和不确定感体验,死亡凸显效应源自不确定感体验。不确定—认同理论认为群体认同具有管理不确定感的功能[1]。Dechense等发现,死亡提醒后个体会对自己所带有的群体意义的标签(如性别、国籍,甚至学校)持认同态度[2]。职业认同指个体对其(将来)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由于所学专业及将来所从事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生不可避免会接触死亡,频繁处在死亡提醒状态,那么死亡提醒是否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

焦虑缓冲器假设(Anxiety Buffer Hypothesis)认为,死亡凸显之前如果强化某种心理防御机制,能帮助个体缓冲必死性意识所带来的焦虑,从而降低死亡凸显效应。Harmon-Jones等研究发现,无论是个体本身具有高自尊,还是通过人为操作使得自尊得到情景性的提高,都会降低被试的死亡凸显效应[3]。但是也有研究并未发现自尊对死亡焦虑有缓冲作用。例如,Mcgregor等人发现高自尊个体在死亡提醒条件下产生更多的防御反应[4]。那么,护生的自尊是否影响死亡凸显效应?高自尊究竟会增强还是削弱死亡凸显效应?

在过去的30年中, TMT理论被多数研究证实,但是最近一系列批评性证据的出现却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研究发现,死亡提醒并不是诱发个体防御反应的充分或必要条件。在此背景之下,有学者将控制感纳入解释死亡凸显效应背后动机的理论体系之中。而本研究通过设置自我决定死亡组,试图考察主动自杀身亡是否会诱发防御反应,并初步分析控制动机在死亡凸显效应中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实验选取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在校护理专业本科生164名,对被试的性别和年级这两个人口学变量进行了调查,详细信息见表1。

(二)研究材料

自尊量表(SES)为Rosenberg编制,测量整体外显自尊,共10个条目,单一维度,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试外显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的α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85和 0.83。

表1 样本结构(N=164名)

经典死亡提醒组和自我决定死亡组的启动材料借鉴Fritsche的研究[5]。经典死亡提醒组的被试想象自己感染了致命性疾病并于一个月后最终死去;自我决定死亡组的被试想象自己感染了致命性疾病并于一个月后决定自行结束自己的生命。两组被试均需要描述想象该情景带来的情绪体验以及身体会发生的变化。对照组的材料选自牛伟华的研究,被试回答两个有关网络剧和电影的问题。

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是郝玉芳编制[6],包括5个因子,分别为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社会说服、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共17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越高。该问卷的α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827和0.842。

延迟分心操作采用郭娟设计的数字游戏[7]。之所以设计该实验流程,是因为大量研究表明,防御反应一般出现在死亡凸显3—5分钟后。

(三)研究设计

采用3(自尊水平: 高自尊组、中等自尊组、低自尊组)×3(启动类型: 经典死亡提醒、自我决定死亡、中性)×1(职业认同)三因素混合设计。其中自尊水平是被试内变量,启动类型是被试间变量,职业认同是因变量。

(四)研究程序

本实验全部采用纸笔施测的方式进行,实验正式开始前,为减少被试的防御心理,告知他们实验的目的主要是测查他们的人格特质。实验将被试随机分为三组:经典死亡提醒组、自我决定死亡组和对照组,具体实验流程见图1。

图1 实验流程图

(五)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二、结果

(一)被试未分组情况下,自尊、死亡提醒效应比较

表2为接受不同实验处理被试在自尊、职业认同上的差异比较。

表2 接受不同实验处理被试在自尊、职业认同上的差异比较

如表2所示,接受不同实验处理的被试在自尊水平、职业认同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被试分组情况下,死亡提醒效应比较

表2结果显示,将每组被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接受不同材料启动的三组被试在自尊和职业认同及各因子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经典死亡提醒和自我决定死亡是否会对不同自尊水平被试的职业认同及各因子产生影响呢?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取自尊问卷从高到低得分排序的前后各27%为高低自尊被试,将被试区分为高、中、低自尊被试,被试在三组中的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高、中、低自尊者在三组中的分布情况

在对高、中、低自尊者做出区分的基础上,研究者首先进行了不同组别低、中、高自尊被试职业认同的组间比较,结果见表4。

表4结果显示,高、中、低自尊组被试接受三种不同实验处理后,其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研究者又将接受同一实验处理的不同自尊水平组被试的职业认同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5。

表4 低、中、高自尊组被试接受不同实验处理后的职业认同差异检验

表5 同一实验处理条件下,低、中、高自尊组被试的职业认同差异检验

表5结果显示,在经典死亡提醒组内,不同自尊水平组被试在社会说服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内,不同自尊水平组被试在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因子上有显著差异。为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研究者分别进行了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6、表7。

表6 低、中、高自尊组被试社会说服因子的事后比较结果(LSD)

表6结果显示,高、中自尊组被试的社会说服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低自尊组被试。

表7 低、中、高自尊组被试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因子的事后比较结果(LSD)

表7结果显示,中自尊组被试在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高自尊组被试。

三、讨论

(一)三种不同实验处理对被试职业认同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中,经典死亡提醒组和自我决定死亡组及对照组被试的职业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研究者在实验筹备阶段的假设不一致。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启动材料可能未起到有效的提醒作用。死亡提醒会引发信息不确定感,但真正导致死亡凸显效应的是自我不确定感,其中心理品质的权重在信息不确定感转化为自我不确定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自我不确定感源于对个体高权重心理品质的困惑和怀疑。中西文化对各种与自我有关的心理品质所赋予的权重存在差异。中国文化看重社会取向的自我,因此社会取向的自我被赋予较高权重。西方文化则赋予个人取向的自我较高权重。而国内多数死亡提醒材料,包括本研究在内,翻译自西方学者的研究,强调死亡对个人取向的自我的影响,未威胁到看重社会自我的被试,导致被试体验到较低自我不确定感,死亡提醒仅停留在信息不确定感层面,未表现出死亡凸显效应[8]。

第二,提醒材料可能引发了被试的死亡反省。本实验采用的材料来自Fritsche的研究,要求被试想象自己感染了致命性传染病并于一个月后死亡,该提醒方式产生的死亡对被试来说更加具体,易引起被试的死亡反省,后续对问卷的分析也证实这一点,很多被试提及“平静、接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留遗憾”。不同的死亡意识产生不同的死亡应对。死亡焦虑引发防御反应,防御反应作为一种应对自我不确定感的间接策略,不直接关注死亡,而是通过替代性的强化核心价值观念来补偿不确定的那部分自我概念。死亡反省不同于死亡焦虑,死亡反省产生内在成长,内在成长是应对自我不确定感的直接策略,它要求被试直面死亡、接受死亡,削弱被试面对死亡时的防御反应[9]。

第三,护理职业的特殊性。虽然本实验采用的职业认同问卷未直接出现一些与死亡有关的词语,但职业认同有关方面的思考可能会让被试联想到医院、患者、救死扶伤等与死亡有关的词语,该情境的启动可能会再次起到死亡提醒作用。对被试而言,延迟操作后本该进入潜意识层面的死亡想法,重新进入意识层面,从而削弱死亡凸显效应。

第四,跟数据处理方式有关。死亡提醒效应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将被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会淹没死亡提醒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产生的效应。因此,后续研究将被试筛选为高自尊、中等自尊和低自尊者,并且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具体的结果将在下一部分详细论述。

本研究发现自我决定死亡组被试和控制组被试在职业认同上差异不显著,与Fritsche、 Jonas和Fa-

nkhanel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支持了Fritsche等提出的死亡提醒的控制说。控制说强调不确定感在死亡凸显效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死亡提醒后的防御反应只是个体试图降低不确定的外在表现,只要个体可以主动选择死亡方式,降低不确定感,死亡凸显效应就会消失。

(二)不同自尊水平被试在三种实验处理条件下的职业认同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自尊对死亡凸显效应的缓冲作用,研究者将被试区分为高、中、低自尊组,后续组间和组内比较确实发现不同实验处理对不同自尊组被试产生了影响。

在经典死亡提醒组内,高、中自尊组被试的社会说服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低自尊组被试,与国内于生凯的研究结果一致,他认为死亡提醒下高外显自尊的个体表现出更强的防御性特征[10]。意义保持模型认为,确定感需要、归属感需要、自尊需要和精神永存的需要构成人类完整的意义系统。死亡提醒导致被试的确定感需要得不到满足,被试的意义感被破坏,为重建意义系统,被试可以采取流动补偿的方式进行弥补,如通过满足自尊的需要,弥补不确定感带来的意义感缺失[8]。但不同自尊水平被试在自尊追求时采取的策略存在差异:Mc Gregoret电生理研究发现不确定感使得高自尊个体脑内表征趋近动机的区域活动增强[11],面对死亡威胁,高自尊个体激活行为趋近系统,对社会信息表现出积极加工的倾向,将成功人士和前辈的鼓励、劝说作为提升自我的一种途径;强烈的自我保护动机使低自尊个体选择自我贬低最小化的策略,不愿冒险进行上行社会比较,将他人的鼓励、劝说视作另一种威胁的潜在来源,通过试图避开使自己看起来不如别人的危险情境来保持自我价值。相比于高自尊个体,低自尊个体的海马体积偏小[12],在死亡提醒情境中,低自尊个体在提取来自榜样鼓励等信息方面存在困难。

对照组内,中等自尊组被试的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高自尊组被试。自我决定死亡组和经典死亡提醒组内,未发现不同自尊组被试在该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死亡提醒和自我决定死亡显著降低中等自尊被试的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因子得分,这可能是由二者所引发的意义感和价值感的丧失所导致的。刘亚楠等认为死亡提醒对个体有双重影响:死亡的不可预测性会导致不确定感;死亡的必然性会导致意义感丧失[13]。自我决定死亡虽然降低了个体的不确定感,但是有关必死性意识的觉知会威胁个体生存的意义感。相比于高自尊个体,中等自尊个体的自我图式具有更少的内在一致性和稳定性。因此,当生存的意义感受到威胁,他们在对自身的工作效能感和创造性进行判断时,容易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

基于上述死亡提醒对护生职业认同的讨论,未来死亡凸显效应中的群体认同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更加全面、深入地探讨。其一,近年来死亡凸显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对死亡提醒材料的研究却很少。自我不确定感存在文化差异,这导致源自西方的死亡提醒材料在国内遭遇水土不服,不能有效引发中国被试的死亡凸显效应。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在编制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死亡提醒材料上下功夫。其二,不确定感—认同理论认为,不确定感下,群体的实体性会影响个体的群体认同,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实验者可以首先评定群体的实体性,然后考察死亡提醒下被试是否提高了对该群体的认同。其三,护生职业认同测量方面尚需改进,一方面,选择范围很窄,以致有些护生职业认同的调查直接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问卷或护生专业认同问卷代替。另一方面,郝玉芳编制的职业认同问卷在条目的设置和因子命名的规范性上有待完善。

四、结论

本研究对经典死亡提醒操作、自我决定死亡操作和中性操作条件下不同自尊水平护生的职业认同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经典死亡提醒操作和自我决定死亡提醒操作均未显著影响护生的职业认同。

第二,自尊会影响死亡提醒条件下护生的社会说服。

第三,控制动机在死亡凸显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个体效应因子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懒马效应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