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新发现
——写在与杂文结缘十年的日子

2019-08-05 02:35:18齐世明
杂文月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杂文家红烛春蚕

●齐世明

创作就是发现!写诗是发现诗意,散文发现情境,小说发现新的人物和珍珠一样闪光的细节,写杂文就在于发现新的思路与观点、新的呈现方式。

无法否认,今日之世界,正是文化贬值,物质与技术主义泛滥的年代,相伴着电子产品及副产品光怪陆离地涌现,我们的文化与思想巨人在哪里潜藏?我们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又在何方抑郁?

于是乎,触目可见,金钱决定着尊卑,快感决定着幸福,物质决定着存在,娱乐决定着时尚……

慢道杂文过气,此际更须杂文——因为杂文的“初心”与使命。

我新发现,杂文的“初心”就是“砸”文,亦称“扎”(针)文。杂文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种,迅翁们创下的特色名牌洋洋乎而成大观,概因其“砸”丑“砸”恶,“砸”凶“砸”害,“砸”假冒伪劣,这正乃杂文二性:现实性与批判性。今日,杂文家作为疗治社会沉疴的“心科大夫”“精神医生”,怎么能“下岗”?“啄木鸟”前无病树了么?“银针”面前少“病灶”了么?

而今朝之杂文仍是真文。怎么真,真诚之文。今朝,所谓有痛点、有筋骨、有温度之上乘杂文,恐怕要皱着眉头写甚或含着热泪写,才是杂文家起码的真诚吧。

我新发现,杂文真正是一门艺术,是讲求说“不”的文艺学品类,在艺术精神上是“我不苟同”,在艺术技巧上是“我不趋附”。

这个“不趋附”,不但是不按常规“出牌”,对行文传统说“不”,对流行(叙述)语言也说“不”。唯重创新,绝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

这样,我新发现,蘸着心血敢为人先的杂文家身高、容貌各异,但拥有共同的“血型”“体温”与共同的禀性(也是杂文的使命):

心天容不下阴影,眼前见不得污秽;

与苍生同频,与时代共振;

心思激浊扬清,笔驰喻世明言。

而杂文的“形象”标帜也自显:春蚕与红烛。那敢于用我笔写我心的杂文作者,都是春蚕,吐丝不断,全不顾自己的“寿命”;都是红烛,一遇阴霾,便闪动思想的火苗,尽管自己也有痛苦的眼泪!

猜你喜欢
杂文家红烛春蚕
春蚕吐丝做茧忙
东方企业家(2023年6期)2024-01-11 03:07:46
《霜天红烛》
黄梅戏艺术(2021年3期)2021-11-06 03:18:32
《川渝杂文家风采》首发
杂文月刊(2021年11期)2021-01-07 17:57:17
红烛情
北方音乐(2017年23期)2018-01-24 11:31:06
春蚕1~2龄颗粒饲料育试验初报
蚕桑通报(2015年1期)2015-12-23 10:14:30
春蚕
中华奇石(2015年9期)2015-07-09 18:32:58
对如东县“续春蚕布局”生产的再调查
江苏蚕业(2015年2期)2015-02-05 22:26:12
最美红烛
福利中国(2015年6期)2015-01-03 08:44:40
档案珍藏者语
杂文选刊(2013年5期)2013-05-14 13:38:07
本刊聘请签约杂文家
杂文选刊(2012年10期)2012-05-08 04: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