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经的卖场之王—家乐福被苏宁收购的消息在媒体上热传,随着48亿的一锤定音,又一跨国行业巨头败走中国。
为什么要说“又”呢?请看看近来资讯、媒体标题的关键词:
亚马逊电商败走中国、三星手机败走中国、car2go败走中国、无印良品败走中国、甲骨文败走中国、宝洁败走中国、Forever21败走中国、Newlook败走中国、索尼败走中国、梅西百货败走中国……
一批批外企排着队似的败走中国,场面一度很尴尬。其中更是不乏曾经风头无两的行业巨头。诚然,这其中不乏标题党的夸大其词,毕竟有些巨头只是在部分业务领域、部分市场区域的衰退,也可能只是暂时性的战略收缩,伺机而动,但当这些行为集中发生在最近一两年时,就不得不让我们警觉了。
其中缘由,众说纷纭,成本上升、经营不善、管理滞后、定位失当、自己作死,等等,但这些真的是问题的关键吗?花哨的动作都只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形式,真正的原因,还在于这些品牌与中国市场环境的脱节,与中国消费者的不合拍。
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消费升级、国货回潮、AI技术、万物互联、5G……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无法再参照自己国家的经验,因为这里有更多的中国国情。“人傻钱多”的中国市场开始变得挑剔起来,消费者越来越难以伺候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分两种。一种是经营性不确定性,一种是结构性不确定性。前者在一定程度上的预知范围之内,对既有格局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但会影响盈亏;后者则会改变產业格局,从而带来根本性影响,可以说关乎企业生死。如果没有及早觉察、提前布局,等到变化真的发生时,常常为时已晚、回天无力(见《“求胜于未知”不只是一种能力》)。
不可否认,中国的营销界略微浮躁,各种新概念、新思维满天炒作,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营销学者的敏锐和自信,很多时候,中国企业做的都是“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而船大难掉头的跨国企业,则只能是在一阵阵风口浪尖的冲击下,不得不说“溜了溜了,快下船”!
与之相对的还有国民自信的攀升和国货的崛起。国货,近来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以一种新奇特的形式点燃话题,消费者也乐见,并不吝参与。但也必须承认,这背后也有着产品力不足的隐忧和品牌衰退的对抗,社会化传播不是目的,而是结果,是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渠道创新、模式创新的结果。是创新,让品牌的营销动作自带流量,而不是刻意地制造噱头。而流量,自然意味着声量和销量。(见封面专题《国货爆款,如何兼顾声量与销量》)。用户运营变得迫切。人们的底层需求、生活习惯、上网习惯、购买路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企业要想扭转局面,顺利转型升级,必须从人入手,从用户做起,做方向上的改变、战略上的调整,而不仅是方式上的优化、战术上的升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市场急需勘破社群的迷雾,探清模式本质(见特别策划《社群新零售:更高维度的商业模式》)。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外企的败走,还是国货的圈粉,都与“人”相关。
对那些败走中国的洋品牌,说一句:爱过,好走不送;对国货品牌,说一声:好自珍重,道阻且长。终归,物竞“人”择,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