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书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大众印象中,书店都是免费进出的,而石家庄一家名叫“春华书城·城市书房”的书店却打破了这个观念。2018年9月17日,该书店宣布开始实行入场阅读收费制,即买门票方能进店,一时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质疑,书店不同于其他行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如今市民进书店还要买门票,不利于其养成纸质阅读的习惯。也有人对该书店的这一举措表示支持,认为这是知识付费时代实体书店的一种新尝试。
该书店的收费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20元的入场阅读门票,不限次数,全天有效,并可冲抵现金用来购买店内任何商品;另一种是5元的打折门票,主要针对没有明确阅读、购书需求,只想进来转一转的顾客,这种门票不能冲抵现金使用。新制度实施一周后,店方表示书店的营业额并未减少,会将收费制度继续进行下去。
多维解读
书店卖门票不如多体融合
高昂的经营成本,凶猛的电商大战,消失的阅读人群,实体书店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特别是网络书店的低价营销策略,让实体书店难以招架。如此外部环境下,一些实体书店也在尝试突围,如书店进校园、书店进医院等。但由于区域小,受众面不大,大都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至于书店卖门票,等于是在重蹈景区高票价的覆辙。但问题是,相比景区,实体书店本身就弱不禁风,已经不起“门票依赖”的折腾了。
事实上,与网络书店相比,实体书店的优势在于能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能与读者进行深度交流。书店有其商业属性,书只是经营者與顾客众多交集的一个载体,只有交集越多,价值才会越大。所以,实体书店的经营困境,不在图书本身,而在经营者的思维方式。但书店卖门票,并非是可行的经营方式,只会让市民“用脚投票”,远离实体书店。由此可见,让市民“为阅读付费”,不适用于实体书店。
换言之,书店卖门票不如向多体融合转型。应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书店,提高实体书店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书店焕发新的活力。对于书店的发展来说,光卖书难以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未来书店的形态将会发生一些变化,专门卖书的书店将会大幅减少,而复合型书店会不断增多。具体来讲,实体书店应探索出一条以“学术、文化沙龙、电影、音乐、创意、生活”等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品牌经营模式,为读者搭建一个可供探讨与分享的公共平台。
书店卖门票可视为一种探索
实体书店实行入场阅读收费制尽管在国内还比较少见,但在世界范围内却早已出现。葡萄牙波尔图的莱罗书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店之一,经常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书店之一,每天的客流量能够达到5000人次,门票价格为5欧元。尽管难与莱罗书店相媲美,但“城市书房”无论是图书品质,还是服务质量,抑或是阅读环境,对顾客来说都具有一定吸引力,不少人愿意为其入场费埋单。书店作为城市文化驿站,承担着传播知识等重任,但是作为企业,也需要盈利才能生存。在实体书店利润不断下滑、经营出现危机的情况下,转变经营方式无可厚非,而卖门票就可以视为转变经营方式的一种有益探索。
实行门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帮助书店甄选出真正愿意“为阅读付费”的顾客,相对地降低书店其他方面的经营维护成本,并把节省下来的成本用于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高品质的阅读服务。而不愿意付费的人,也没必要过度担忧没地方读书,现在城市图书馆越来越普及,也能满足市民的基本阅读需求。实体书店要转型升级,不仅需要政策的鼓励与扶持,也需要书店经营者的智慧与创新。在当下多元化阅读和文化消费的冲击下,书店有必要思考生存之道,转变经营理念,及时适应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唯有多尝试才知道此路是否能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