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野下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实践

2019-08-03 02:03付昌义王秋辉周剑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2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匠精神

付昌义 王秋辉 周剑锋

摘  要 工匠精神视野下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工程伦理教育,不仅要求尽职尽责,更要发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的精神,在具体教学中还应在专业概论课程中开辟专题进行讲授和案例讨论。

关键词 工程伦理教育;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匠精神;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2-0127-04

1 前言

随着工程技术的持续拓新及工程产品的日益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其二者共同组构的工程体系俨然形成人类的“第二生态环境”。与过去相比,现代工程项目规模趋大,技术趋难,各类不确定因素趋多,以致后续效应难以实现精准预判。所以,工程活动能否有序开展,主要依赖于工程的执行者——工程师。工程师的伦理情感、伦理意志、伦理行为在新的技术时代背景下,必然要求系统、规范和实效。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工匠精神这个提法。那么,如何行之有效地将工匠精神融合到现阶段的工程伦理教育中,成为目前工程伦理教育的热点议题。

2 工匠精神和工程伦理教育意义

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2016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强调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工匠精神这一工程伦理学概念写入,意味着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个普通概念,更关系到中国能否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而且也直接关乎“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成败。这次政府报告的强调,可以说不仅是国家层面的强调和弘扬,更是面向全社会号召培育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工程伦理教育意义

1)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压力容器学会荣誉理事长、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涂善东教授在2009年全面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述评中提出:“工程技术存在于当今世界的方方面面,只有工程技术与自然实现和谐并存的局面,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从根本上立足。”“未来,工程伦理教育将成为工程教育中最受关注的要素,这样才能让工程师充分意识到个体的工程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和谐社会的根基,使工程技术和工程产品为民众接纳。”[2]

2)工程伦理教育是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必要准入条件。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根据《华盛顿协议》要求制定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年版)中[3],也在毕业要求的第八条“职业规范”中提出,要“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履行责任”。同时在第六条“工程与社会”中提出,要“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ABET)工程教育认证中关于毕业生的要求(准则3-专业的产出和评价)中第六条提出,毕业生应具有“对职业和伦理责任的认知”[4]。

3)工程伦理教育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基础要件。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印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中关于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通用标准,均在第一条提出卓越工程师应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也在其余条目中提出要具有“良好的安全、质量、环境、效益、服务意识和职业健康”[5]。

3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工程伦理教育的本质

工匠精神的内涵  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德国科隆大学的罗多夫教授认为“慢、专、创新”正是德国工匠精神的集中特点和良好品质[6]。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桑内特则认为,“所谓工匠精神,无非就是自觉的自在的工程实践,工程师内心最本真的欲望”。美国著名作家亚力克·福奇认为:“只要是有好点子并努力把它实现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工匠。”[7]

郑荣胜认为:“工匠精神是工匠们追求极致和完美,致力于将产品品质提升到99.99%的进取精神。”[8]李进将工匠精神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精神,包括“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9]。张昭阳强调:

“工匠精神是工匠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性本原的专业意志和态度。……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10]聂伟认为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一要爱岗敬业,热爱所从事的职业;二要能够不惧艰辛,忍受孤独寂寞;三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完美;四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乐于付出和奉献。”[11]李宏昌认为工匠精神是“对工作专注执着,一种对职业充满敬畏、对服务崇尚极致完美、对产品追求精益求精、对服务崇尚极致完美、对人生止于至善的价值取向”[12]。梅洪认为:“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表现为四个维度: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三是耐心、专注、坚持……四是专业、敬业。”[13]

笔者综合上述研究认为,工匠精神更可能指的是精益求精的追求卓越精神、持之以恒的耐心恒心、不断前进的创新精神和尽职尽责的责任心。追求卓越精神要求以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做到完美和极致,对产品追求精益求精、对服务崇尚极致完美。而耐心恒心则意味着长久的坚持和坚守。而只有耐心坚持,专注练习,才是成为真正工匠大师的必要条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古人對创新的最朴实认识,而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工程师最需要的精神,唯有创新精神才能培育出符合现代需要的工匠大师。工匠精神最核心的也是工程伦理教育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责任心,只有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才能做出伟大的贡献。

工程伦理教育的本质

1)工程伦理的责任维度。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责任是伦理学的核心,他认为:“因为尊重客观规律而产生的必要行为就是所谓的责任,只要是道德主体,都要担负责任,如果有不用对任何事情担负责任的主体对象,那只有没有生命知觉的物件。”[14]

而工程伦理的责任维度有着不同的层次。美国工程伦理学者在《工程伦理:概念与案例》一书中指出[15],责任问题包括义务责任、过失责任与角色责任这三种不同的责任层次:义务责任是指从事某项专门工作的主体利用所习得的专业技能和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大众提供服务的社会性责任;过失责任是责任的负面概念,指的是对过失行为的追究;角色责任是指个体在不同工作中扮演不同角色,相应的责任可分为多人责任和个人责任。

从另一个层面考虑,上述责任的层次又可以认为是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以及对社会国家层面的责任。其中,义务责任就是对自己的责任,它要求人们在其职业工作中行使合理的关照。此外,工程师也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行业和职业道德规范,避免产生不当行为。而对社会责任就是过失责任,是责任的负面概念,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组织。由于组织与道德主体即人,二者之间的非可比性弱于可比性,因此,在道德层面的责任主体也可以是组织。而对他人的责任对应为角色责任,个人作为道德践履的主体,对于责任主体划分而言包括主要责任和相应责任的承担,对于责任层级而言则又包括疏忽、草率、故意等三个方面。团体的行为后果依照团体行为责任原则进行具体的责任评析和分配。这种原则主要是指团体的行为后果直接地或间接地由团体成员在何种程度上导致。

同时,生态环境与工程息息相关,除了道德主体责任,还应考虑生态责任。一方面,工程师运用工程知识和技术手段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以期降低对生态的破坏;另一方面,有些工程项目不可避免地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如化学工程中化学物质对基本农田的浸染,建筑工程对山林树木的伐掠。

2)工程伦理的幸福维度。工程实践环境下的人类社会往往诸多困厄,如何以幸福的标尺来评定工程,求解工程悖论,也是工程伦理学的实质和本位要求。也即,幸福维度也是其内在维度之一。“与形而上学不同的是,伦理学更加关心道德主体的社会行为和行为后果,关注人的德善、良知,旨在谋求人类社会恒久的幸福生活。”[16]工程伦理有序实现的前提之一是对自由的追求,这样才能恢复人类幸福生活诉求的自觉以至自在的幸福。幸福生活和道德实践具有统一性,某种意义上也展现了工程伦理。或者说,幸福生活是工程伦理所欲企及的最高社会价值和社会目标。

2004年11月1日,中日韩三国工程院院长在第八届“中日韩(东亚)工程院圆桌会议”上联合发布“关于工程道德的倡议”,意在期望工程界的人士在职业活动中更加关注公共安全、公众健康和福利,设身处地,凭良心做事。并且要求工程师及时通报存在隐患(即可能危害或影响公共安全、公众健康和福利的工程)的重大工程决策[17]。

3)工程伦理的客观维度。客观维度是工程伦理也是工程师职业道德的第一要义。在工程实践的任何方面都要遵循客观性原则,不屈从于利益或者各类压力,尤其是上级压力。一要严格按照事物的本身特性去考察评判;二要站在公众立场上,服务于公众利益。

工匠精神影响下的工程伦理教育本质  工匠精神视野下的工程伦理教育,就不仅要求仅仅落足于“责任”和“幸福维度”,而是既做到尽职尽责,更要发挥精益求精的追求卓越精神、不断前进的创新精神,以百倍精神耐心坚持、专注练习。而唯有如此,才是符合现代工匠精神的工程伦理教育本质。

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实施路径

教学实现目标

1)明确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增强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和责任意识。不同时代背景下,工程伦理的准则和评析维度不同。20世纪初,工程伦理只要求工程师对雇主忠诚,站在雇主的利益去考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被突出,公共安全、公众的福利和健康被放在工程师职业活动的首要位置。在工程伦理教学中,需要阐明工程师职业价值观和工程伦理要义发生变化的成因,阐释当下工程师所应承担的具体社会责任。

2)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工程师所处行业的行为规范及职业规范。在工程活动中,工程师不仅需要对公共安全、公众健康和福利负有义务,还要在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比如工程师与工人、客户、同事和雇主之间的关系。这里涵盖了繁复冗杂的工程实践问题以及利益问题,比如商业秘密、工程安全、贿赂、工程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工程师的忠诚度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大学生还要通过对各类压力容器标准规范(ASME、欧洲、日本和国标)的认识和学习,明确机械工程师在相关工程设计中的责任。

3)要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人才为本”的方针要求,而只有培养创新精神和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引领中国制造才是必由之路。因此,对待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要通过创新创业导师引导,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化运作,依托创新基地,组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才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提供可行的创新能力提升之法。

4)要提倡“精”与“恒”,要提升产品质量并持之以恒。“中国制造2025”还提出“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方针要求,这也就要求在大学生培养中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持之以恒。同时,一定要提升大学生“质量第一”的意识,要对自己设计出来的产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完美。

5)掌握解决现实工程伦理问题的方法。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在具体教学中适宜在专业概论课程中开辟专题进行讲授并组织案例讨论。

教学实施路径

1)把工程伦理教育加入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中。大学生刚入学时,对今后将从事的工作性质知之甚少,对就业后要承擔的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心中无数。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首先要包括一般的校纪校规等学生守则、常规的专业介绍,也要将工程伦理的内容纳入专业导引的体系中来,以期培育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入学起就了解今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做好工作。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中,尤其要突出责任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的教育。

2)专业概论课程重视实施工程伦理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是当代教育所倡导的,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概论课中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结合专业知识和伦理学知识,可以找到很多生动的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实践中判别如何做是正确的,如何做是错误的,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从现状看,这也是当前实施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途径。

3)学生课外活动中体现工程伦理教育。学生课外活动参与者多,形式活泼多样,是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极好平台。在社团活动中,可以请校内外的有关专家开设讲座,给学生介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碰到的各种工程伦理问题,教育他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相关问题;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施工现场等职业场所,加深学生对职业环境的了解,促使他们思考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会碰到的各类情境,以及正确应对的方法。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4)毕业实践活动中实施工程伦理教育。毕业实践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一般包括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中,要进行节约能源、节约材料、与周边环境协调等理念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中,学生大多在生产制造现场工作,如何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与业主的关系、与监理的关系、与工人的关系、与施工现场周边人员的关系等,都是工程伦理教育需要聚焦的要点。

5)注意案例教学法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应用。为了将伦理理论、工程职业伦理准则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解决自身可能面临的现实伦理难题的能力,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案例教学法采用虚拟或真实的具体案例来呈现工程道德困境,描述各种求解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先由教师示例,然后引导学生系统地进行道德推理和价值判断,启发其思考并讨论解决办法,再由教师指出相关的工程伦理准则和思维模式。这种方法可以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强化伦理背景意识,形成工程伦理的完整体系建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还应该讲解美国Hydrolevel事件中,Hydrolevel公司与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之间的纷争[17]。

参考文献

[1]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6-03-06(02).

[2]涂善东.工程教育的未来:寓工于乐,寓教于乐:2009年全面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0-24.

[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关于印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的通知[EB/OL].[2015-03-10].http://ceeaa.heec.edu.cn/news.php?news_id=133.

[4]毕家驹.美国ABET的工程专业鉴定新进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5):44-50.

[5]教育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印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通知[EB/OL].[2013-12-20].http://www.gov.cn/gzdt/2013-12/20/content_2551949.htm.

[6]德日“工匠精神”怎么学?“慢工细活”不浮躁[EB/OL].[2016-03-10].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6-03/8686355.html.

[7]福奇.工匠精神[M].陈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8]郑荣胜.让工匠精神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N].杭州日报,2016-04-18(11).

[9]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27-30.

[10]张昭阳.东北振兴尤其需要“工匠精神”[N].吉林日报,2016-03-29(04).

[11]聂伟.经济社会转型期应彰显尊重“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04-19(05).

[12]李宏昌.供給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33-37,96.

[13]梅洪.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6(25):79-81.

[14]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代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5]Harris C E, Pritchard M S, Rabins M J. Engi-neering Ethics: Concepts and Cases[M].Belmont, C A:Wadsworth/Thompson Learning,2000:326-328.

[16]何菁.工程伦理生成的道德哲学分析[J].道德与文明,2013(1):121-125.

[17]中国工程院.中日韩三国签署工程师道德倡议书[EB/OL].[2004-11-02].http://www.cas.cn/xw/kjsm/gndt/200411/t20041102_999723.shtml.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工匠精神
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