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慧燕
摘 要:现在,家庭教育已变成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热心关注的问题,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孩子学会做人,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关键词:家庭;社会;学校;品德教育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调查:不少青少年存在着厌学逃课、心智障碍、考试压力、亲子冲突、离家出走、盲目追星、意志涣散、青少年犯罪等问题,亲子情感与行为的困惑日益严重,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受到了严重挑战,甚至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可见,如何培养好孩子,是每个家庭热心关注的问题,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得到别人的夸奖。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父母一贯的心愿。但如何讓自己的孩子真正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这就需要广大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小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学习科学知识,锻炼强健体魄,努力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笔者觉得首先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凡是成为对家庭、社会、祖国有用的人才,大多是从小就具备优良品德的人,如“精忠报国”的岳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孩子学会做人呢?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加出色。而在家庭、社会、学校三者中,家庭教育却居首位。
一、家庭教育方面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叶茂盛,开花结果。”孩子从出生起首先接触的是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这时候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来自父母和爷爷奶奶等家人。家庭教育中,孩子常常效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家长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言传身教”就是这个道理。
曾看到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从父母放钱的抽屉里偷拿了100元钱去买玩具,母亲发现少了钱便盘问孩子,得到的回答是:“我怎么会拿?”母亲以为是自己搞错了。自此家中多次“丢”钱,母亲也没再怀疑儿子,直到老师发现了问题前来家访,家长才惊悟过来。但家长很纳闷:“我们并没教孩子撒谎啊,他怎么会欺骗我们呢?”后来,还是孩子的话解开了这个谜:曾经有一次,母亲给儿子买了他盼望已久的电子玩具,但又怕丈夫反对,母亲便与儿子订下“君子协定”——不能对爸爸说是买的,就说是从同学那儿借的。还有一次,爸爸带儿子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其间,爸爸推说有事,带着他去了游乐场和饭店。回家前爸爸嘱咐儿子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家长就是一面镜子,其一举一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只有在教育者言行一致时,说教才会起作用。在子女面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生活中,家长教育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在孩子面前撒谎;教育孩子要善良,自己却在救助失学儿童时不甘解囊;教育孩子要节俭,自己却大手大脚,挥霍浪费;教育孩子要勇敢,自己却在坏人坏事面前不敢喘大气;教育孩子要热爱学习,自己却在麻将桌上“砌长城”;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灌输“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但真正按照这个道德准则做人做事的不多,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孩子对家长教育产生怀疑,甚至会走到与家长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方向去。家长要教给孩子的,是好的行为习惯,而“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法。笔者觉得父母要给孩子做好示范很容易,只要自己平常注意,从生活中的小事去给孩子一定影响,那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长就不仅是好父母,还是他学习的榜样,这对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很好的作用。
二、学校方面
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这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试着想一想,一个总是跟学校、跟老师对着干的孩子,会是爸爸妈妈的乖孩子吗?记得有一次送学生出校门口,一个家长一边拉着孩子往家走,一边气冲冲地说:“这些老师怎么天天都要留堂背书,难道不怕饿坏我的孩子?”笔者听了直替那位老师抱不平:老师不也是饿着肚子陪学生留堂吗?很多时候,会听到站在校门外接孩子的家长怨声载道:为什么不能早点出来,总要等那么久?也曾有家长向学校投诉:老师怎么不让孩子下课?如此种种,可以看出部分家长并不配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总觉得教师在亏待他们的孩子。结果,这些学生容易出现这样的想法:背诵并不重要;上课照样可以违反纪律,不怕被罚坐冷板等。
当然,也有可能是某些教师的工作不到位引起家长的误会,笔者现在是站在家庭教育方面谈问题。作为家长,遇到问题应正面与教师沟通,取得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听说有这样一位家长,他的孩子在学校向教师请教一个问题,这位教师刚好不知道答案,就对孩子说:“你的爸爸在这方面比较专业,你还是回家请教爸爸吧。”孩子回家后,把教师的意思告诉了家长。那位家长最后对孩子说:“老师不是不知道答案,只是想考验一下你有没有追求知识的精神。明天你回去再问老师,他一定会告诉你答案的。”说完,还郑重地交给孩子一个信封,让他第二天交给老师。第二天,这位教师拆开信封一看,竟是学生所问问题的答案!这位家长的用心良苦,可想而知。假如他当时说:“老师这都不懂!”这样,孩子一定瞧不起教师,也不会继续认真听课了。事实证明,学生在校虚心好学,尊重老师,长大后表现出色。那位聪明的家长懂得了与学校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难免会犯错,如读错音或不小心讲错话。所谓圣人也会有错,何况只是普通教师?而就在上学期,有个学生拿着科学书上的一个甲骨文字问笔者是什么字,笔者确实不懂,就告诉学生老师不懂,这位学生理解地说:“我回去查资料。”旁边一个学生倒说话了:“这也不懂,当什么老师?”大家可以从两位学生的言行猜到他们各自的态度。前者是班长,后者经常出现状况,使自己和别人陷入无尽烦恼和困扰。可见,孩子的品德优良与否,不但影响将来,也影响现在。
现在大部分家长的文凭很高,如果都认为自己就可以教育好孩子的话,那学校的存在就没有价值了。那些根本不把学校、教师放在眼里的学生,多数在上课时无心听课,严重扰乱了班纪,影响别人。最终也会耽误了自己。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家庭也须跟学校拧成一条绳。
三、社会方面
学校、家庭、社会正逐步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网络系统,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也离不开社会这个大家庭。要教育孩子在别人有困难时积极地给予帮助,对待别人的错误应该学会谅解等。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却可以给孩子很大的影响。
记得有一次,路边有两个家长各自拉着孩子在吵架,甲说:“你怎么打我孩子?”乙说:“谁叫你孩子打我孩子。”“行,看下次我怎么收拾你的孩子。”甲说。看,两位家长在教小孩打架。他们对待别人的错误没有学会谅解。
美国一个小镇,一对老年夫妇搀扶着走进一家旅店订房。但是客满。一个满脸稚气的服务员替他们联络了好几家旅店,都没有空房间了。看到老夫妇一筹莫展,服务员说:“先生太太,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就在我的房间住一晚吧。”第二天,老夫妇临走时要付费,服务员摆手说:“我的房间是免费提供给你们的。”老妇人好奇地问:“没有房间,完全可以推出门不管;提供了方便,应该可以收取费用。你这样做,是为什么啊?”小伙子不好意思地说:“顾客有了困难,无论有条件无条件,有报酬无报酬,都要提供帮助。我已经习惯了这样做。”不久,小伙子忽然接到一封信,老先生邀请他去遥远的曼哈顿去见一面,并附上了往返的机票。在曼哈顿第五大道一座豪华的建筑物前,老先生迎接着小伙子:“这是我专门为你盖的五星级饭店。我要让你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把美好的习惯继续传播下去。”原来,老先生在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小伙子的举动,使他不但找到了项目,还得到了一个绝佳的人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小伙子推开了前途之门。
可见,大凡事业有成、人生可圈可点的人,其体会中绝对少不了良好的思想品德,也就是先学会做人。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家庭科学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希望家庭、学校都能迅速地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孩子从容地步入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并使之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