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君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为新生儿常见疾病,即胎儿在子宫内或产妇在分娩时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导致肺组织炎症反应与阻塞性通气障碍等,多表现为呼吸窘迫等合并症,为新生儿主要死因。据统计[1-2]本病发生率为1.2%~2.2%,病死率为7%~15.2%,获得医学界广泛关注。临床除有效治疗MAS外还需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但常规护理效果欠佳。临床路径这一概念国外使用较多,主要基于循证医学,依据手术或疾病将具备时间性与顺序性的标准临床服务计划制定出来,医护人员参照该模式实施诊治与护理,可减少临床工作的随意性,强化医护人员间配合,将临床诊疗行为规范,为医疗品质提供保障,还可兼顾成本与效益[3-5]。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MAS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现选取患儿62例,详述如下。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MAS患儿62例,均符合如下诊断标准[6]:(1)多为足月儿,存在窒息史,胎粪污染羊水;(2)胎粪将患儿指(趾)甲、皮肤、脐部等染黄,出生后症状为青紫、难以呼吸及三凹征;(3)胸片结果显示肺部纹理增粗,有渗出影,为团块状或斑点状,且伴随肺气肿,程度不一,严重者伴随气漏症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且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2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1)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31)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出生体质量为2 074.6~4 212.2 g,平均体质量(3 004.2±412.8)g;日龄为1 h~7 d,平均(2.7±0.6)d。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出生体质量为2 105.2~4 276.5g,平均体质量(3 076.5±431.6)g;日龄为1 h~6 d,平均(2.3±0.4)d。两组患儿性别、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确保其处于通畅状态;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并记录尿量等,一旦出现呼吸变快或烦躁不安等症状即刻通知医生以救治;管理各类管道如胃管等,避免折叠、受压,保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医生在救治时护士充分配合,快速构建静脉通道并细致维护,对患儿家长开展心理护理,避免过于紧张,提高其配合度,并开展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基于此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标准住院日为10~15 d,内容如下:(1)住院第1 d:开展入院宣教,询问患儿病史并开展体格检查,若患儿病情较重则即刻给予呼吸支持并由医生处理;密切监护心肺功能,结合呼吸情况合理提供呼吸支持;做好气道护理工作,将无菌操作原则严格落实;记录好患儿出入量,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2)入院第2 d:遵医嘱密切关注MAS并发症,如明显缺氧或病情较重等可能为气漏或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需即刻通知医生处理;仍然做好气道护理,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坚持无菌操作;关注患儿黄疸情况与喂养情况,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3)入院第4~14 d:配合医生结合患儿血气分析、呼吸及胸片等将呼吸支持方法适当改变,观察呼吸变化、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4)住院第15 d:开展出院宣教,指导药物的使用方法;留下患儿监护人联系方式,密切随访。
随访16周,应用Gesell量表[7]对两组患儿干预后生长发育情况予以评估,该量表信效度较高,主要评估内容为语言、大运动、社交、精细运动及认知这5个方面,分值越高代表功能越好。
应用软件SPSS 20.0统计处理上述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干预16周后Gesell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社交及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16周后Gesell量表评分比较(分, ±s)
表1 两组干预16周后Gesell量表评分比较(分, ±s)
?
胎儿宫内缺氧多表现为羊水粪染,因胎儿缺氧时为确保生命器官血流供应充足心脑血管会逐渐扩张,此时其他血管便会收缩,包括肠系膜,诱发暂时性缺氧后增加肠蠕动并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使得羊水中有胎粪排入[8]。高危妊娠时胎儿慢性缺氧状态持续,且产程中收缩子宫减少循环血量后导致缺氧加重,胎儿因代谢性酸中毒与缺氧而喘息,便会吸入胎粪性羊水。若娩出胎儿时未将呼吸道粪染羊水及时清除便会诱发MAS,病情严重者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最终致死。患儿吸入胎粪后阻塞气道诱发肺不张或肺气肿,更有甚者导致气漏;胎粪成分复杂,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将大量炎性反应细胞生成并将炎性介质释放出来,加重炎性反应后损伤肺泡II型细胞,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形成肺透明膜,导致肺泡塌陷后诱发肺出血或肺水肿等并发症[9-11]。
由于MAS后果严重,临床不仅要积极有效治疗,而且还要重视护理,以改善预后。因患儿生活质量可有效反映新生儿综合状态,因此在选取护理模式时要将其改善程度作为关键点。临床路径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主要基于临床治疗与需求发展而来。本院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要求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护士严格遵医嘱,密切观察MAS并发症,注意观察患儿呼吸与喂养、生命体征变化等,重视气道护理;出院时指导患儿家长合理用药,以增强干预效果。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精细运动评分为(94.3±6.7)分,大运动为(90.1±6.3)分,语言为(83.2±5.7)分,社交为(91.5±7.2)分,认知为(93.2±6.8)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报道相近[12-13]。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护理在MAS患儿中使用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