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杭州·灵峰探梅 摄影_汤成米
“万物启蒙”到底是什么?这个词从诞生开始,可能就很难再简单概括。
它一端对接着中国传统的“物象”文化,一端又对接着从中国传统抽离、由近代西方产生的“启蒙运动”;一头接着传统的君子,一头接着现代的公民……
对学生,它可能是包含着竹、柳、茶、瓷,乃至电影里的“红气球”、神话里的“英雄”在内很多很多形象;对学校,它可以迅速把各学科教师组织起来,进行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改革;在国际学校,它可能是极具操作性的中国文化通识课程;而在最新创建的万物启蒙“有光教育空间”里,家长和孩子可能会更多看到这个空间与众不同的美学设计,以及融图书馆、艺术馆、创新学校、亲子体验空间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样态。
对照整个中国教育改革,“万物课程地图计划”正在将不同地域的学校、家庭、社区和城市链接起来,孕育着一种新的教育生态。
而对万物启蒙的创始人钱锋,他更愿意说,正是这种多元、多层次的理解,才真正构成了万物启蒙课程的开放价值。
从一物开始,去掉曾经过度知识教育的重重遮蔽,可以帮助儿童去构建认知世界、和世界相处的更多可能性;从一物开始,每个人的微小努力,也可能会把“这个古老民族扎根大地的文化以教育的方式重新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