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云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从自然个体到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逐渐成长到一个社会人的过程,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 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而建构游戏以它独特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喜爱。大班幼儿已有基本的综合建构能力,对于建构成什么、和谁建构、建构得怎么样等社会性能力还比较欠缺,本文将在制定计划、执行计划、评价活动三方面挖掘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社会性发展的可能。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喜欢自主做决定、愿意尝试各种事物、愿意对自己的世界进行有计划的探究。《指南》 对大班幼儿在建构区游戏的发展目标中指出:要能友好地协商主题和建构方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大班幼儿对建构的基本技能已熟练掌握,无计划的游戏会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更多的是情节重复和技能叠加,而引导大班幼儿在游戏前做计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目的地开展建构游戏,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计划的形式一般分为语言计划和表征计划,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更多的是有空间感的表征计划,通过绘画来规划建构主题。在幼儿刚开始尝试制定计划时,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商量,通过激起幼儿曾经的游戏经验,引导幼儿提供关键经验。预设性计划一般需要完成的元素有:建构什么主题、和谁建构、需要什么材料等。在和幼儿共同提炼出元素后,教师可以将这些元素设计成一份可操作的计划模板,供幼儿操作。每一次计划模板制作完成后,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讲述计划,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明确建构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和同伴对他们计划的审核和优化。
在一次分享计划时,我发现有一组的计划出现了新的创意:“老师,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发现你给我们的计划画不下,我们就重新找了张白纸,我们这次要搭的是高架,我们想围绕整个建构区的四周搭,我们还需要树和小车,所以我们在画计划的时候在这边上画了个仓库,这个仓库里的东西一会由琪琪、磊磊去搬来,这两个学号就表示他们。我们在高架这里也画了学号,这些都是我们分好的……”发现固定的计划模板已经不能满足幼儿计划的能力时,教师要及时分享有创意的小组并鼓励幼儿自己设计计划。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是对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使他们的计划比较简单,容易受外界干扰而改变。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问题,陪幼儿再次制定计划。在一次的建构主题“房子”中,乐乐一组5名幼儿在地上搭了五座和计划中一样的房子:三根积木叠高,上面一块三角形积木。搭好了“房子”后5名幼儿就在自己的建构作品边随意地敲着积木,没有进一步的操作。老师上前一步问:“怎么了?”“老师我们搭好了!我们接下来做什么?”老师问:“你们搭得这么快,对自己的房子满意吗?”组长说:“这些房子都有点小、有点矮。”老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房子?那你们愿意再做个计划吗?”幼儿马上围在一起,重新做起了计划。这时,老师提供了许多造型各异的房子图片,供幼儿参考。
跟进式计划是指随着幼儿的思想、需要和兴趣等变化随时调整游戏的内容。幼儿的思维是大胆创新的,在建构游戏中往往会调整自己的想法朝改变主题或是丰满主题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允许幼儿改变原有计划并引导幼儿制定新的计划。而这里教师的支持不是盲目的,首先要倾听幼儿改变的理由,从多方面了解幼儿改变计划的原因和即将计划的主题。一次建构活动中,幼儿制定“搭桥”计划,一开始搭了一座座独立的桥,突然有个幼儿拿来了一辆汽车,从桥上开下来,车子在桥墩处翻倒了,幼儿就用积木在桥的两侧加了很多柱子,发现车子不会再翻倒了,幼儿随即产生了新的想法:车子从桥上下来能冲多远呢?他们又开始搭跑道,主题从原来的“桥”变化到“赛车跑道”。幼儿将一个单纯建构的游戏发展为一个好玩又有挑战的游戏。虽然没有坚持最初的计划,但幼儿遵循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
建构小组的形成,原则上遵循自然邀约和自主参与,而组长在整个组里起到组织、执行、分配等作用,那组长如何产生呢?可以通过民主投票自荐、教师指定等形式产生。民主产生的组长有群众基础,能得到组员的拥护,自荐的组长能挖掘自己的优势,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而教师指定的组长一种是其能力比较全面,一种是想锻炼其能力。希希小朋友比较调皮,喜欢汽车,在平时的建构活动中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在这次建构计划中,老师指定他为组长,老师在请他当组长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希希搭的汽车真的能动起来。”没想到一下子有四个女孩成了他的组员。来到场地上,希希铺开图纸,说:“今天我们搭一辆火车,你们两个去寻找这样的圆形积木,你们两个去找这样的长方形木板。”组长有序的分工让队员们一下子就将需要的积木全找到了,组长先搭了一个样子,组员们接着拼搭下去,建构活动就这样有序地开展起来。
当队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序工作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观察,整体扫描活动现场,重点捕捉局部现象,多倾听少插手,找到最佳契机再提点一下幼儿。在一次搭“东方明珠塔”的主题建构中,幼儿根据图纸搭好了第一层,但是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中间有个圆形的“明珠”造型,幼儿拿来两块半圆形的积木,将直边吻合成一个圆形,当幼儿将这个“明珠”放到直线的积木上时,“明珠”总是会滚落下来,幼儿反复地尝试,想到了找方形积木代替半圆积木,但发现这样就失去了东方明珠塔的特征,这时幼儿不知道如何进行下去了。如果教师不及时介入,可能本次搭建就无法继续了。老师说:“我发现你们很聪明,搭出了圆形的明珠,你们看,把这两根柱子分开一点,将圆积木架在上面,看能不能放稳!”幼儿马上用这个方法试了试,发现可以,但是坚持的时间不长。幼儿又在它的外围加上了两根柱子,“明珠”终于搭建成功了。幼儿将自己的经验继续复制,将塔搭得越来越高。
《指南》 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调动起全组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构活动才能更具生命力。在一次建构主题活动“马路”中,一开始幼儿计划好有几条马路、几座桥,但是在建构过程中,当幼儿将图纸上的马路建构好并拿来作辅助材料玩“小汽车”的时候,组员涛涛说:“要是这些汽车能像我家的轨道汽车那样一会儿在上面马路上开,一会儿在下面马路上开,那就更好玩了。”“我们来搭高架桥吧!”“有这么多汽车,我们来造个停车场吧!”“我们再搭个赛道吧!”幼儿你一语我一言,大家又开始朝着更好玩、更有趣的目标积极建构。搭建高架需要离地而建,有弯道、上下坡道,还有隧道,停车场外围有划分好的停车位,每个位子还根据车辆的大小进行设置,有了组员的创意,搭建的成品比计划更丰富了。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指南》对大班建构游戏发展的目标中有一条:活动后能完整地讲述活动的过程和主题内容。
每一次计划制定后,请幼儿先上来阐释自己的计划,其实是再一次明确任务,让幼儿在执行过程中有任务意识,而游戏结束后,让幼儿结合成品和计划,谈一下哪些是按照计划进行的,哪些是调整的以及调整的原因。让幼儿明白每一次的改变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从而获得规划事件的能力。
让组长来讲述本次建构中自己是如何分工的,为什么要这样分工,遇到问题时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自己的组员表现如何,而组员也可以来评价组长的表现。在评价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都比以前大胆、勇敢、独立了,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在评价中分享了幼儿主动积极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分配、接受、执行任务的能力和遇事能主动协商并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场作品评价能给人最直接的经验,当一个幼儿将自己精心搭建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并向大家介绍作品时,其他幼儿会用掌声表示赞同和接纳,幼儿是有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同时其他幼儿也接收到了更多搭建的技能。
大班建构游戏中给幼儿充足的计划时间,定位好游戏中每一个角色的作用,给足幼儿评价自我和他人的空间,幼儿收获的不仅是建构技巧,更多的是规划执行、坚持合作、自主创新、自信自由、追随个性等优秀品质。
(江苏省张家港市景巷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