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兰凤
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具备深化认识、感化道德、净化情感、开发智能和平衡心理等诸多功能,可以美化语言、行为、心灵、体态并启迪智慧。反思农村当前幼儿园相关领域的实践,存在美育地位偏低、环境创设缺乏特色、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形式局限、教师理念滞后等问题,导致农村幼儿审美教育失衡。为此,我园多方面、多元化借鉴和引入国内外先进教育方法,打破原有课程的模式化倾向,突破传统教学中环境材料、内容、形式上的局限性,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在以“美”求真、以“美”引善、以“美”创美中,实现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通过不断加强审美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审美教育的实施需要关注个体的主动性、娱乐性和体验性。幼儿审美教育更需要基于幼儿的特点,采用生活的、游戏的、个体的方式来实施。将审美因素渗透于幼儿园课程的始终,基于审美的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美育课程游戏化应遵循审美的原理,不断探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实施美育活动。注重幼儿学习、体验的过程,让幼儿在游戏中审美,在审美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同时,我们借助南师大教授虞永平的《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和省幼教特教所张晖所长的《关于课程游戏化六个支架的解读》的理论观点,利用省课程游戏化QQ群里丰富的教育理论、专题研讨、经验分享等信息,引导教师在游戏中重新反思和审视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让教师逐步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理清幼儿园课程实施路径。
1.科学作息,创设宽松氛围
摒弃以往逐段安排一日活动时间的习惯,实行弹性作息制度,变固定、碎片化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为灵活的大块时段,使幼儿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自主探索,除午餐、午睡、离园等环节,教师还可以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合理安排,减少等待。
2.改变形式,力求自主发展
一日活动组织形式由原来的以教师预设为主、封闭、高控、整齐划一,变为幼儿自主选择、快乐体验、充分表现、大胆构想。一日活动中增加了自主游戏时间,活动区角更多地提供低结构、层次性的游戏材料。使幼儿有了自由穿梭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的权利,有自然“游离”与“伸展”的权利,使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生活活动也被灵活分散地安排,将一直以来集中进行餐点改为自主进餐,不仅满足了幼儿的个性化需求,也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和责任意识。一日生活中还注重审美元素的渗透,通过美文欣赏、自主创意涂鸦、节奏律动表演、童谣及手指游戏等多样化的审美体验形式,让幼儿愉快而自然地从一个活动过渡到另一个活动。
3.整合资源,完善课程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宜的本土教育资源, 挖掘幼儿生活资源,整合原有的主题活动资源,利用家园社区资源,从而进一步完善基于审美体验的课程内容。
融入审美体验的幼儿园课程共分三个板块,十二个方面。
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根基。近年来,我园基于儿童的视角对室内外环境进行了因园制宜的改造,从自然生态美、艺术欣赏美、社会文化美、人文和谐美入手,创设了更具适宜性、丰富性、互动性的游戏化氛围。户外活动场地增设了草坪、土坡、野趣园、沙水池、种植园、饲养角;将幼儿园围墙巧妙地改造成攀爬墙、涂鸦墙、工具墙;还添置大量游戏柜、户外木梯、大型积木、攀登架等。幼儿园户外环境一改往日单一的体育锻炼功能,成为集幼儿自主选择、科学探索、艺术创造、社会角色表演、运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游戏化环境。
室内环境根据前后教学楼的特点进行合理化改造,拓展了能够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学习空间。首先,基于幼儿发展特点,创设适宜性、层次性、艺术性的空间环境;其次,捕捉幼儿兴趣点,投放多样化、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再次,追随幼儿需求点,创设具有互动性的墙面环境。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每一个角落都呈现出幼儿的学习轨迹,显现出他们内化的秩序美感。
建立课程资源库。近年来,我园设置了室内课程资源室、户外游戏材料库、临时资源收集站、图书绘本馆、电子信息资源库等,并安排专人承担收集、整理、存放、传递课程资源的职责,为教师设计和实施课程资源服务。
开发家长人力资源。设计家长信息问卷调查表,对幼儿家长的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他们的职业、工作单位、兴趣爱好及联系方式,挖掘家长潜在的教育资源,成立家长义工团。根据家长不同的行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助教活动,拓展幼儿园审美体验课程形式。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问等方式,对社区资源进行摸底了解,筛选出有教育价值的社区资源,以绘图的形式进行整理,制作出“幼儿园教育资源分布图”,标注资源目标,如超市、工厂、公园等的具体位置,并对其作简单介绍,标明哪些素材可为幼儿园所用。
完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育资源库的网络化建设。将《幼儿园教育资源分布图》制作成电子文档,发动教师、家长将从资源目标单位拍摄的典型图片,经过处理,上传到网上,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及资源运用建议等。这样,只要在网上点击,就能了解资源库中的基本情况,方便家长、同行共同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和利用。同时,利用幼儿园网站、QQ、微信等媒介,宣传课程意义、作用及内容,让家长同步学习,与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
针对幼儿园实际,以华东师范大学《建构式课程》为蓝本,参照南京实验幼儿园《综合课程》的编制理念,结合本园的实际,我们建构了以下课程建设框架。
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教育目标与要求,我们首先围绕“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个方面设定了总目标,并对照《指南》中的儿童学习与发展典型性行为表现,制定了与幼儿年龄特点相匹配的层级目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幼儿发展水平目标体系。
我们在构建园本课程中,从审美课程的三个板块、十二个方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需要,遵循课程资源多元化、主题选择生活化、主题网络预设和生成相结合、活动区域整合化、家园共育合作化等原则,以主题为线索,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确立美育课程内容的构建思路。
课程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入手,以游戏为中心,预设或生成主题活动,或在预设的主题中生成某个活动,有根据传统节日生成的活动,如“粽叶飘香 情系端午”“感恩九九重阳节”“创意中国风”;有根据季节生成的活动,如“春天的秘密”“秋叶飘飘”;有根据本土资源生成的活动,如“消防队里的故事”“科技馆里来探秘”;有关注生命的“蚂蚁趣事”“恐龙家族”“大树搬家”;有体验乐趣的“亲子野炊”“亲子游艺会”;有生成的园本节日活动,如“悦读阅美”读书节、“我型我秀”艺术创想节等。每个课程案例都记录了设计背景、课程目标、环境材料的准备、活动流程及反思等,让幼儿在生发的课程中感受地方和园本文化的无限魅力。
为了更好地开发蕴涵本土文化的资源,丰富和完善美育课程内容,各年级组定期组织课程审议,收集、整理本园开展过的美育特色活动成果。结合幼儿生活经验中幼儿感兴趣的审美元素,构建以主题为线索的游戏化美育课程框架,编制了 《审美课程游戏化系列操作手册》,并获盐城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区校本教材一等奖。其中包括一册《审美课程游戏化实施指南》,三册系列课程案例——《爱自然,追求生命的本真之美》《爱社会,追求生命的向善之美》《爱艺术,追求生命的创造之美》,两册实施指导手册——《观察记录——让孩子的学习看得见》《幼儿园游戏化审美环境的规划与设计》。
三年的实践研究使我园在环境创设、课程建设方面的思路与成效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参考使用。课程建设成果5次在市、区课程游戏化推进会上交流,幼儿园多次承接了国培、省培现场与讲座,为全省学前教育学术年会提供了观摩现场,接待了多所姐妹园前来参观学习,并帮扶部分幼儿园的省优、市优创建和课程游戏化建设工作,为全区乃至全市的学前教育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江苏省盐城市潘黄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