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奇景“巧克力丘陵”,到石峰直插云天的“海上石林”,再到“中国大宅”林立的历史古城……这一切,都在群岛之国菲律宾静侯着我们的造访。一念及此,我和同伴在飞机上都激动得面色潮红了——这是一条我们自己设计的旅行线路,异域的奇幻美景中,还包括着亲切的中国元素!
在菲律宾这个群岛国家,与大海的亲密接触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题。来到菲律宾的第一站,我们就直奔米沙鄢群岛中的薄荷岛。薄荷岛不大,但却是米沙鄢群岛中最重要的岛屿。
1565年,岛民在这里和西班牙王室签订了第一份正式条约,该地首领达图·西卡吞纳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代表米哥尔·洛佩斯商定友好条约,并歃血为盟,从此,这份条约以“血盟”著称于世。
而今来到这里的游人,几乎毫无例外地略过那些装载着殖民历史记忆的教堂和老街,直奔与薄荷岛紧密相连的邦劳岛上的阿洛纳海滩。这个不大的海滩小镇聚集着无数的旅馆、餐厅和潜水店。虽说是比较热门的旅行目的地,却有着无序又随性的氛围,连唯一的主街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让人有种能卸下所有压力的轻松感。
我们的压力却没有因此而减少,因为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是要完成潜水考证的目标。在阿洛纳海滩附近的海域有众多精彩的潜水点,尤其是巴里卡萨岛的水下世界,早已遐迩闻名。因此阿洛纳海滩开设了不少的潜水店,其中有几家是中文潜店,费用并不贵,是潜水考证的好去处。三天半的考证过程首先是理论学习,接下来就是难度最大的泳池训练,教练会教授各种求生技能,紧接着就是下海实操的四次潜水。虽然过程略为艰苦,但也顺利毕业,可以持证潜水了。
考证结束的第二天,正好有去巴里卡萨的潜水行程,我们当即报名参加。巴里卡萨岛是一座面积很小的岛屿,岛上有村落和优美的白沙滩,环岛一周也只需要45分钟。岛屿海面以下四壁陡直,是众多软硬珊瑚和海洋生物栖息的家园,也是菲律宾最好的潜水点。当天的一日三潜既看到各种软硬珊瑚和海扇、海龟、海蛇、狮子鱼等各种海洋生物,也见识了惊人的杰克鱼风暴,对于初涉深蓝的我们来说,可谓大开眼界。邦劳岛海域绝对是观赏海洋生物的胜地,除了俯拾皆是的海星,距离阿洛纳海滩不远处的海面上是观看海豚的绝佳地点,还可以从阿洛纳海滩乘三小时的船前往奥斯洛布观赏鲸鲨,甚至可以与这种庞然大物同游,费用却相当低廉。
薄荷岛的内陆并不比海上逊色。
世界奇景巧克力丘陵就坐落在薄荷岛中部。我们包租了摩托车前往,一路上都是葱翠闲适的田园风光相伴,大约一个半小时到达巧克力丘陵观景台。登上观景台,一望无际的半球形石山绵延在旷野之上,每一个的造型几乎一模一样,据统计有1280个石山。山下树木繁茂,山上却只有绿草茵茵,每到旱季,草色枯萎,呈现如同巧克力般的灰褐色,因此得名。
飞机降落在巴拉望首府普林塞萨港的那一刻,已经是下午三四点,我们出了机场就立马跳上等候在门外的载客面包车,直奔巴拉望北部的爱尔尼多而去。一路上经过低矮的丘陵,目之所及都是稀疏的村落和简陋的茅草房。所以当夜幕中到达喀斯特山峰环绕的爱尔尼多小镇时,不禁有点诧异这里的繁华程度。虽然只有不长的两条街,却充斥着旅馆、饭店、旅行社和三五成群的西方游客。
海上石林奇观
巴拉望岛是位于菲律宾西南部的一座狭长形岛屿,主要的看点除了首府公主港附近的水洞,就数北部的柏库德群岛和卡拉棉群岛了。位于巴拉望岛北部顶端的爱尔尼多小镇,是探索柏库德群岛的基地。小镇紧邻着一湾沙滩,三面被高大陡峭的石灰岩山所环绕。
在爱尔尼多旅行,就要时刻准备和水打交道。我们在旅馆预订了第二天的海上一日游行程。一早来到海滩上的集合点,发现这里并没有码头,工作人员指着远处停在海滩外的螃蟹船,让我们自己走过去。毫无心理准备的我们只好卷起裤脚,把随身物品举过头顶,等我们到达船边上的时候,海水已经快漫到了胸口,全身几乎湿透,还要费尽气力才能爬上漂浮不定的螃蟹船。周围上其它船的人也都狼狈不堪。在走向这片美丽海湾之前,每个人都必须先经过大海的洗礼。
螃蟹船都不大,最多也就载8个游客,轻盈的船体由于有着两侧伸出的长长的“蟹脚”而变得非常稳固,但低矮的船身在海上高速前行时,那卷起的浪花又会让人轻易地迎来第二波湿身体验。
巴拉望岛,最后处女地
柏库德群岛就在爱尔尼多对面的海上,坐船绕过卡德劳岛和爱尔尼多小镇侧面山峰之间的海峡就是视野开阔的柏库德湾,远处大大小小的岛屿,将柏库德湾围成一圈。海湾里岩溶石峰耸峙,类似于泰国的攀牙湾和越南的下龙湾。与之相比,柏库德湾密集的海上石林和色彩变化异常丰富的海水又远胜于前两者。柏库德湾的这种特色在A线的大小泄湖一带体现得尤为明显。泄湖外围,尖峭挺拔的石林在透亮的湖蓝色海面上罗列开来。换乘皮划艇进入狭长的泄湖,两侧尖如刀削般的石峰直插云天,将泄湖围合成一条深邃的峡谷。大泄湖的形态与小泄湖相似,由一条奇峰夹峙的狭长水道将大海与峡谷底端的墨绿色泄湖相连,由于水道中的水浅,只能下船游到谷口,再步行进入泄湖。由于水道下卵石密布,行走颇为艰难,到最后游回到船上的时候,几乎筋疲力尽。柏库德湾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怕水和过于讲究的人,都无法真正体验到它的美。
柏库德群岛有三条固定的线路,第二天的B线一路探访海滩、洞穴、泄湖和岛屿,其中蛇岛的山顶是从高处俯瞰柏库德湾的好地方,色彩丰富的海水、岩峰、蛇形的连岛沙洲都能尽收眼底。尤其是海水的色彩,融汇了蓝绿色系的各种色调,变化异常丰富,皆因水面下大量分布的珊瑚礁所致。
夜晚的爱尔尼多选择多多,可以在沙滩旁震耳欲聋的酒吧里狂欢畅饮,也可以在街道上众多的纪念品店里徘徊流连。我们选择在沙滩旁的竹棚餐厅里,享用着即点即做新鲜无比的海鲜——用椰奶烹制的大螃蟹和香味浓郁的烤鱼,听着夜色下的涛声就餐,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去C线的那天虽然是个大晴天,可去到旅社却被告知今天因为浪大,所有的C线行程都被取消。心里无比郁闷,坐在旅馆门口无所事事地发呆。和我们同一晚入住的一个美国女孩正好经过,就和我们打起了招呼。原来她也是因为行程取消而无事可做,就问我们要不要一起租车去海滩玩。我们正闲着没事干,就答应和她一起去。
我们租了辆三轮摩托车,往北开了将近一个小时,到了卡邦海滩。这是一条长长的弯月形海滩,旁边是大片的椰林,沙滩上躺满了西方游客。沙滩的一侧是两座突出于海中的小山,爬上山顶,周围视野极为开阔,这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座双月形海湾,在主沙滩的一侧还有另一条沙滩,一边风平浪静,另一边则惊涛拍岸。
虽然游客扎堆,这里却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面貌,没有商店,更没有酒店度假村,也没有烦人的小贩,即便从公路进到沙滩的两三千米路也是一条颠簸到几乎散架的泥路。沙滩旁有个渔村,全是茅草房,也叫聂帕屋,是菲律宾典型的传统民居,用竹子和聂帕树叶做成。村民们悠闲自得地生活着,闲来修葺一下他们赖以生存的螃蟹船。虽然村外游客人来人往,却很少有人会走进村里来,所以我们的到来还是引起了一些小小的骚动。孩子们在我们的镜头前摆起了姿势,大人虽然显得有些腼腆,但也并不避讳我们的镜头,每个人脸上露出友善的笑容,就像我们在菲律宾任何一个地方遇见的当地人一样。虽然每天在村外来来往往的游客并不少,但好像与他们无关,他们不会整天绞尽脑汁地想着怎样才能赚游客的钱,只需要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眼前的那片海就是他们的所有。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的富有,并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需求得少。
有美妙海滩的地方,总会有美妙的日落。从卡邦海滩出来,我们直奔爱尔尼多南边五六千米的日落海滩——拉斯卡帕尼斯。海滩外面有个连陆小岛,退潮时会露出一条礁石带将沙滩和小岛连接起来。礁滩对面就是柏库德湾和海上高耸的石灰岩山。在退潮的礁石滩上,挤满了观赏日落的游客,夕阳的红色洒满了巉岩礁石和远处柏库德湾里的群山,景色异常壮丽。看着这醉美的夕阳,补偿了我们没能去C线的遗憾。
第二天早上,坐五六个小时车来到维甘。400年前当西班牙人来到维甘之前,这里就已经有了中国闽南商人的身影。他们以吕宋岛北部的这个海滨村落为枢纽,联通了与阿拉伯甚至欧洲的贸易路线。西班牙人当然不会放过控制这个贸易枢纽的机会,于是在1527年就规划建造了维甘城。之后维甘的贸易不断繁盛,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而在这繁盛的背后,中国商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巴里卡萨潜水
有着300年历史的中式大宅
圣玛丽亚教堂与中式古塔
维甘城自然风光
维甘城的格局以西方的城镇形态进行规划,几条呈井字形的街道成为城市的主干,在城镇西北角的广场上有教堂、市政厅等公共建筑。而镇上最重要的遗产就是150多座大宅,多数为中国商人所建。这些住宅呈长方形,双层四坡顶,多为红砖砌筑外面覆盖白石灰。也有不少是下层为砖石结构,上层为全木结构的形式。每一座住宅的二层都有几扇大推拉窗,窗子是中式的格子窗,窗棂间覆盖的不是纸更不是玻璃而是贝壳片,就如同现在的磨砂玻璃,让人不得不惊叹于中国人物尽其用的生存智慧。
小镇的大街全是石板路,为保护城镇的文化风貌,汽车被禁止驶入,因而马车在这里成为主角。载客的马车在斑驳的石板大街上来回穿梭,传承着几百年来的西班牙传统。在维甘,时间是廉价的,慢慢踱步于开满九重葛的古老小巷,才能真切地触摸到历史的年轮。
我们走进一间富裕的华商住宅参观,里面分两层,一层为停车和放置杂物之用,生活起居的场所全在二楼。二楼为全木结构,用木板隔成客厅、书房、卧室和厨房。在这些土生华人的家里,内部陈设多以欧式家具和装饰物为主,但中华文化的影响也显而易见。衣橱里旗袍和欧式晚礼服挂在一起,墙上耶稣画像旁的福禄寿三星刺绣也非常显眼。从镇中心走不远就来到一间土陶作坊,这里还在传承着几百年前华人带来的制陶技艺。
维甘的附近,有一座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圣玛丽亚教堂。这座建于1810年的教堂坐落于碧瑶到维甘公路边的一座山岗上。这座由红砖砌筑的教堂具有菲律宾教堂的典型形态,正立面呈八字形,显得稳重质朴。和菲律宾的大多数教堂一样,教堂旁边有一座独立的钟楼,但这座钟楼却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塔的造型,为带基座的八角三层攒尖顶建筑,具有明显的维甘华商文化的烙印。
夕阳的色彩染红了钟楼和它脚下落满白色鸡蛋花的红土地,曾几何时,闽南商人们也是在这座寄托了故乡思念的钟塔下,眺望着海上那来自故乡的帆影。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