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毅
2016年,中共中央为进一步促进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事业的创新发展,结合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推行创新服务方式即通过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将科学研究工作和科学研究项目的行政管理和财务管控工作彻底划分开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科研人员就能潜心从事科学研究,财务助理团队就为科研人员的工作做好经费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合理化分工,还能提高科研工作和财务工作的的高专业度和高效率。
一、科研财务助理的定义和工作内容
(一) 科研财务助理的定义
科研财务助理是指在各科研机构中为保证科学研究团队或者项目组顺利开展并完成科技创新项目,在其团队中负责完成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和收支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专职或者兼职人员。
(二)工作内容
各科研机构在中共中央的号召下,积极响应,根据政策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在科研事业上的发展规划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人员安排和工作特点,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本单位的科研财务助理工作建立新的制度,规定其工作内容:
第一条,编制预算和决算报告。科研项目是各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重点工作,其预算编制和决算报告编写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要保证申请的科研经费能够满足整体科研任务和各阶段成果的需要,必须要具备科学、合理的特点,保证钱能花在刀刃上,不过分缩减但也绝不能浪费。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随时跟进预算费用使用情况,对于超支节支做出分析,形成记录,在项目后期,还需要负责编制科研项目财务决算报告,对整个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有一个总结,帮助更好地开展其他项目工作。
第二条,负责财务报销工作。财务报销工作贯穿项目始终,科研财务助理主要工作是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单位各项财务制度的前提下,审核各项经费支出是否合法、合理、合规、符合预算要求,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三条,协助检查和审计。当前国家和各单位对于资金的使用和监督非常重视,所以科研财务助理的另一项工作内容就是协助科研团队负责人,整理和收集相关财务资料,积极配合各级财政部门、审计局、第三方事务所的检查、审计工作。
二、新财务助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落实情况参差不齐
目前,科研财务助理这个概念提出来时时间并不长,加上适用范围也只是集中在少数具有科研项目的专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中。所以当前对于科研财务助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主要在于:一是部分单位本身人员少、科研任务不多,经费有限,没有足够的经费开支去聘请额外的专业人士去担当财务科研助理。二是国家未对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作强制要求和考评机制,所以部分单位不想轻易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存在观望心理,期望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和具体制度后再行实施。三是某些科研团队负责人由于以往统管全项目,所以相对强势并且介意外部人员参与内部管理事宜,这对于由单位指派的科研财务助理在参与科研项目时阻力重重。
(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从上面介绍的工作内容来看,科研财务助理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自身能力要求不低,不仅要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对于自己所进项目组承接的科研项目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相关设备等资产的采购、处置、报废等流程也要掌握,另外还要会拟定合同,管理材料的采购、出入库等等,这些要求科研财务助理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企业平台和财务软件都要会用。但这样优秀的财务人员并不是轻易可得的,所以聘请优秀会计人才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些项目经费多可以负担,但还有很多不能经费受限的项目只能启用低素质财务人员,他们大多只能应付财务报销、签字、送材料的简单工作,无法在财务管理上发挥有效作用,对于为科研人员提供综合、高质量的财务服务更是相差甚远。
(三)科研财务助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从客观情况来看,大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在编制内财务人员较少,仅能满足本单位运转所需,而科研财务助理是需要跟着项目工作的,让编内人员在固定的工資下承担双倍的工作并不现实。所以大部分科研财务助理都是从外部招聘,采用合同聘用制。这就造成了人员队伍的不稳定,因为首先他们缺乏归属感。一般来说科研单位编制紧缺,不仅不能解决正式编制的问题,还有可能一个项目结束后没有新的项目就会立即解约,科研财务助理可能随时会失业,另外,合同制员工由于其临时聘用的特点,单位内部的福利都无权享受。其次是工作任务重待遇低。科研财务助理承担了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相关的大量事务性工作,还要不定时应对上级部门和审计的检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量大却只能享受固定工资,即使付出很多也无法像研究员那样获得项目成功的奖金激励和职位晋升。
三、对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执行的建议
(一) 加强宣传,促进制度落实
各科研机构和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财务助理对于科研团队的重要性,所以要加强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宣传工作,帮助科研机构和高校树立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意识和决心。本身中央提出设立科研财务助理就是为了要提升科研工作的效率,服务科研工作者,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对于优化各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方式大有裨益。建议各媒体对于国家在科研财务助理方面的政策多多宣传,相关部门继续加强监督各大科研机构和高校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上面的落实工作,对未建立实施制度的单位加紧督促落实,对于已建立制度的单位跟踪执行效果,同时对当前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一步研究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切实发挥好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在科技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作用。
(二)提高科研财务助理综合素质
科研财务助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包括本身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水平、还有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首先要提高该岗位的准入门槛,在招聘时最好选择能够全职上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财务专业背景、学习能力强、善于思考、擅长沟通协调的人。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当前政策多变,财经法规和会计实务内容也随着政策不断更新,所以要强化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财务专业知识和科研相关知识,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会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
(三)促进科研财务助理职业市场化
当前科研财务助理人员的主要困境是工作不稳定和活多报酬少。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两点建议:
一是减少外聘合同制科研财务助理。完善编内人员做财务助理的考核标准和担任科研财务助理薪酬、还有晋升机制,让在编人员愿意承担科研财务助理的任务,减少外聘科研财务助理,也减少聘用、培训、更换科研财务助理的麻烦。
二是加大科研财务助理培养力度。当前我国的国情决定科研财务助理的编制问题很难解决,为了保证从业人员的职业稳定,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科研财务助理职业市场化培育力度,用优惠政策鼓励学校、会计事务所、记账公司等设立科研财务助理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机制,鼓励猎头公司在科研财务助理领域拓展业务,为供需双方自由流动提供专业服务。
四、结语
随着国家对各科研机构、高校的科研经费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并提出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科研财务助理这个岗位的出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它对于提高科研团队整体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越来越重要。所以每一个科研机构、高校都应该重视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建设,培养优质的科研财务助理,使其能充分发挥个人专业特长,服务好科研团队,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单位:陕西省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