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

2019-08-01 02:48喻凯
今日财富 2019年18期
关键词:旅游业联网景区

喻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收入在不断上升,与之成正比还有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高质量要求。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影响下,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一系列高新技术颠覆着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物联网技术平台的智慧旅游发展虽然应用时间尚短,但却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群体的充分认可和使用。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现阶段,旅游产业应仅仅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优势,推动智慧旅游的普及与应用,打造更具舒适感和方便快捷的旅游享受,促进我国旅游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无线局域网、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在全国打造一万家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乡村,此《意见》将智慧旅游建设工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相对应的旅游附属设施建设工程均显滞后,与需求激烈的旅游消费市场不成正比,但基于物联网技术平台的智慧旅游工程建设可有效弥补这一不足。消费者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可提前预测旅游景区的旅游者数量,旅游者和旅游景区就可通过这一平台获取各自所需的信息资源,从而显著改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

一、基于旅游信息资源共享角度,加快物联网在智慧旅游平台构建中的应用

2015年10月,一则题为“好客山东,输给青岛大虾”的网络舆论引爆旅游圈;同一时间,香港“零负团费”引发强迫购物,震惊旅游界;2016年春节,继清代大侠事件后,哈尔滨天价鱼又火了;2017年11月,央视曝光丽江客栈旅游住宿乱像。类似的旅游受害经历数不胜数,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旅游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性。智慧旅游平台系统可实现实时信息的传递与交换,以帮助人们获取旅游信息,通过旅游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让旅游消费者合理规划旅游路线,科学决策,享受舒适优越的旅游服务。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以旅游业为基础,主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为媒介,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做到链接数据,实时更新数据,并做出反馈。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智慧旅游平台,可帮助消费者寻找停车位、更新实时路况、定位景区地点、寻找公共场所、预定旅游酒店等,还可以了解景区的建筑特色、人文背景等,极大地提高了旅游消费者的舒适度。

二、发挥物联网多种技术优势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和蓝牙、红外线等高新技术的产生,我国智慧旅游打造中也将之充分应用。通过这些传感技术智能终端设备,我国的旅游业已实现了诸多系统的创新升级,如酒店服务、景区门禁系统、智能导游等。

(一)蓝牙和红外线传感技术在智慧旅游酒店服务中的应用

旅游住宿是现代化智慧旅游建设体系中应重点改进的环节。在传统的旅游发展中,旅游景区酒店住宿是一大突出问题,受信息资源不对称的影响,酒店方无法得知客户的资源需求,客户也无从知晓酒店的房间资源。但是,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旅游平台中的融入,使旅游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得以最大化满足。旅游景区的酒店管理也借助蓝牙和红外线传感技术,实现了酒店智能化管理。在这种新技术的智能监控和管理下,有效避免了消费者和酒店的供需矛盾,帮助消费者更科学合理地做出出行计划安排,提升酒店服务质量,加深了酒店的信誉度和对顾客的满足度。

(二)发挥技术在智慧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价值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高新的智能通信技术,可实现对不同个体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RFID技术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改变了传统识别中采用的识别系统和特定目标之间的机械或光学接触。将此技术应用于旅游门禁中,可实现开放式门禁。例如,在天子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一些大规模的旅游景区,游客全程游览完毕至少需要2天以上,且需分多次进入各景点才能游览完毕完。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纸质门票容易出现一票多用、假票、废票重用等现象,给景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使用RFID技术开发的指纹IC卡门票管理系统以后,游客接待量大幅上升,旅游门票收入大额增长。此技术还可应用在景区电子导游中,以北京故宫为例,电子导游根据游客所处位置对相应的景点进行详细讲解,此举大大节约了景区的成本开支,同时还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助力旅游产业的升级。

三、基于物联网技术优势,将其充分应用于旅游系统创新之中的意义

(一)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效率

旅游消费市场的异常火爆,同样需要旅游系统的创新跟进,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智慧旅游系统的创新不仅要实现旅游产业链中各项资源信息的结合,更要让消费者在任何时间均能得到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更讲究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方便性。旅游系统的创新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旅游享受,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增强其旅游体验。下表是在旅游者需求和偏好视角下对智慧旅游和传统旅游做出的对比:

基于旅游企业角度来看,能够更加精准的了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满足其多元化的旅游附属需求,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旅游生产效率。

(二)公开透明旅游信息,促进全新旅游运营模式的形成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在传统旅游业中,由于旅游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性,使得行业秩序混乱,消费者旅游体验较差,旅游产业的投资和回报不成比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慧旅游平台后,形成了强大的旅游信息处理平台,加强了旅游附属需求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满足了旅游消费者更强时间观念的需求,形成一种全新的旅游运营模式、一个环环紧扣的旅游服务整体。通过各要素资源之间的合理整合,转变传统旅游产业粗犷式的经营方式为集约式的管理模式,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行业利润。

(三)物联网技术的充分应用,有利于旅游产业的跨区域发展和升级

物联网和数字化是打造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國多个地区都在尝试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导入实现旅游活动中的全程化、全方位化,从而使整个旅游产业实现全面数字化。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和旅游资源分配不同,对于旅游信息的采集能力也不同,这就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的智慧旅游平台来完成,达到实时更新不同区域旅游信息资源的目的,实现不同区域的资源共享、联动发展。

传统的旅游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较低,其运营和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高品质化的旅游发展需求。而物联网技术引领下的智慧旅游系统的创新,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和有品位的旅游消费需求充分融合,大大提升了旅游业的质量口碑和知识结构密度,指引旅游管理及经营方式更加科学化,带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最终推动旅游产业的整体结构升级。

四、结语

物联网和旅游业的交融相汇,为我国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尤其在国务院大力推崇智慧旅游建设的现阶段,各旅游企业和相关单位要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将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在智慧旅游建设中发挥到极致状态,最大化地减少旅游投资成本,最大化地创造旅游效益和财富。(作者单位: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旅游业联网景区
“身联网”等五则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摘牌”
风口之上,车联网系统将是“另一个”手机系统?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6000万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