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懂寓意是寓言的教学重点之一,但要真实地读懂寓意绝非易事。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者可以从咬文嚼字、追本溯源及链接经验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探求寓言寓意。
【关键词】寓言;寓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寓言叙述一个故事,其目的并不在叙述这一个故事,而在借这一个故事表达作者所要教训他人、劝导他人的教条。”简而言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一个道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编版初中教材所选的寓言大都简短精练,寓意显而易见。学生得到寓意,真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那这是否就意味着重点得到落实呢?笔者认为,没有经过思考而得到的寓意,是伪知,与真知——真实把握寓意——还差十万八千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获取真知。
一、在咬文嚼字中,破解故事与寓意之间的奥秘
寓言的篇幅一般不长,却凝聚作者智慧。作者用心锤炼语言,竭力用最浅显易懂的文字传达意味深长的寓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看似淡如水的语句中,发现凝聚作者心血的巧妙之处,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使学生发现故事与寓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真正理解寓言的寓意。
如《赫耳墨斯和他的雕像》一文除了个别字词稍微难懂之外都是大白话,作者更在文末点明寓意。但细细品读之后,我们发现赫耳墨斯的三问,内中有乾坤。赫耳墨斯第一问“值多少钱”,第二问比第一问多了“赫拉”,第三问将“赫拉”换成“这个”,这细微的变化反映了他微妙的心理。第一次问宙斯的价钱,这是试探性的,但与宇宙中最大神相比,主人公心中未免有点紧张,第二次问的是赫拉的价值,这是在得到雕像者回答宙斯值一银圆之后的问,问中特别点明“赫拉”,因为赫耳墨斯认为:赫拉是妇女的保护神而已,肯定不值钱,所以带着蔑视的心理;第三次问自己的价值,有了前面两次问作为铺垫,他对自己的价值充满信心,因为自己不单是神使,还是商人的庇护神,在雕像者这个商人心中,自己的价值肯定很大。因此,最后一问是骄傲、自负的。简单的三问,使一个骄傲自大、虚荣心强烈的形象呼之欲出。教者引着学生揣摩比较这三问,学生不难找到寓意与故事之间的内在对应联系,从而真正体会到寓言的寓意。
朱自清说:“语文文字的意义有四层:一是字义,就是字面的意思。二是情感,就是梁启超先生说的‘笔锋常带情感的情感。三是口气,好比公文里上行、平行、下行的口气。四是用意,一是一,二是二,是一种用意;指桑骂槐,言在此而意在彼又是一种用意。”可见,教者要引导学生真实地理解寓意,就必须领着学生品析文本语言,对语言进行斟酌。在弄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含义,清晰作者的言外之意之时,发现故事与寓意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在追本溯源中,读懂作者写作的意图
解读文本一般涉及三个层面: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为什么”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寓言写作目的无非有两种:“一是为了向君王提出自己的见解,又恐直接说来有枉上不尊的嫌疑,于是假托简单直白的故事,将劝慰和训诫柔化来吸引君上,体现作为人臣的进退之道。”二是将寓言“作为自己言论的依据和注解。作者的意图不在故事,而在阐述观点”。因此,要确实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就要追本溯源,将寓言还原至写作者当时的具体写作环境中。
如笔者在教学《杞人忧天》一文时,学生很快就能从故事中概括出文章的寓意:讽刺了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寓意,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请看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三则链接材料,结合课文,你认为列子通过这个故事还想告诉我们什么?
投影:
子列子闻而笑之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列子·天瑞》
春秋战国时期,“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下》
鲁庄公七年,“鲁西北星陨如雨。”
——《史記·表》
师串讲第一则材料,学生思考。
生:我认为列子还想告诉我们要把握现在,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师:为什么?说说你的根据。
生:列子说,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就是要我们不要将天地是否崩坠这些问题放在心上,文中提到杞国人忧天地崩坠,这是不正确的心态,正确的心态就是要乐观的生活。
生:我补充一下,材料2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战争,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活得是比较焦虑的,材料3中又提到当时还有过流星雨,这些天灾人祸作为普通老百姓是无法去控制的,预测的,所以列子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既然无法控制,就应该顺其自然。
生:我在注释1中发现列子是道家,道家的观点就是“天人合一”“顺其自然”。所以列子通过这个寓言,实质上想阐述他的道家学说。
这三则看似毫不关联的材料,实质勾勒还原了列子创作的背景和意图。通过这些材料,学生对列子创作这则寓言的目的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美国美学家阿诺·里德说:“究竟是什么东西推动艺术家进行创作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所有的一切。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动因,这包括了他过去所有的生活状况,他创作时的身心状况、意识和气质,包括所有能引起灵感现象的一切情况。这些情况严格来说可以包括直到艺术家所描写的那件事为止以前全部宇宙的历史。”可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真实地懂得寓言的寓意,走进作者的内心,教师就要适时地补充相应的有效材料。这样才能引着学生往文本的深处漫溯。
三、在链接经验中,认识寓意的生命力
王荣生教授说:“学生的已有经验,笼统地讲,包括‘语文经验‘人生经验。”建立文本与学生已有经验的链接,这是阅读教学的通则。因此我们在寓言教学中要善于激发调动学生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使其与寓意相链接,这样能使学生切实理解寓意。
如《穿井得一人》一文,一人家中挖井,成功后,告诉人:吾穿井得一人。但经过“求闻者”和“传闻者”之口后,就变成了:他挖井挖到了一人。文章寓意非常明显:凡事要实地考察,不要相信传闻,更不能以讹传讹。笔者在教学此文时,在引导学生把握住寓意后,追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或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有没有发现类似的人?学生立即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并讲述相应的例子。教师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肯定与寓意相符合的事例,指正不大符合的。在肯定与纠错当中,学生进一步把握寓言的寓意。
寓言中的主人公一般没有具体的名字,因为它指向的往往是一类人或一种现象。这类人或现象存在于过去、现在,也必将在未来出现,因此它才有恒久的生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者要激发学生的经验,使之成为寓意的佐证,从而使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寓意产生共鸣,真实地把握寓意。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佟士凡.语文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3]罗才军.经典寓言教什么,怎么教——以《自相矛盾》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5(27).
[4]李海林,王荣生.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J].中学语文教学,2011(2).
作者简介:陈淑仪,197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现研究方向为深度教学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