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行为特点分析研究

2019-07-31 06:09韩弘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特点高校对策

韩弘峰

摘要:大学生的行为大致分为内潜型和外显型两类,且各具特点。根据对其特点分析,高校应从契约管理方式强化、和谐师生关系创建、生活德育范式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方面创新理念、调整模式,以满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行为;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9-0005-03

大学生的行为可分为内潜型行为和外显型行为两种,两者各具特点。内潜型行为一般指大学生的动机、态度、知觉、认识等方面的心理活动现象,包括认知方面、兴趣爱好方面、情感方面等。外显型行为是指与大学生身份相关的人际交往、挫折行为、群体行为以及违规越轨等一系列社会行为活动的总称,包括学习行为、社会实践行为、创新创业行为、求职行为、网络行为、社交行为、消息行为、恋爱行为等。

一、大学生内潜型行为特点

1.认知方面的特点。认知是指个体在主观心理影响下,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一种简单且初步的体验理解,具有明显的批判色彩。它一般经历两重性阶段、多重性阶段、相对性阶段和约定性阶段四个步骤。在“两重性阶段”,他们对周边产生好奇,并做出对错判断,做定性分析。进入“多重性阶段”后,大学生开始认识到外部世界的复杂多样,“对外界事物发表看法是每个人的权利”思想确立。而在“相对性阶段”,大学生认定不能对事物仅做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大学生的认知进入“约定性阶段”后,他们会认识到对事物的判定应该由简单的“对”、“错”引入自我价值概念,即认为对事物的某种判定之于本人而言是否正确。因此,大学生的认知行为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它经历了从简单定性到相对性分析再到以自我为定位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批判特点。

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表明,该群体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强烈的创新意愿,反感空洞说教和单向度灌输。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避免“满堂灌”、“一言堂”,而采用灵活多样且喜闻乐见的形式。

2.兴趣爱好方面的特点。兴趣是指个体在对待特定活动或事物的过程中,在选择爱好倾向时所表现出的情绪紧张程度。高校大学生的广泛兴趣,使得其求知欲强,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但由于兴趣多变,也可能导致做事半途而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而荒废学业等后果。

3.情感方面的特点。情感是人们针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求的契合度而产生的一种对人的行为有重要影响的态度和心理体验。青年大学生由于受心理、生理方面的影响,表现出重情感而轻理性、情绪易激发难控制的特点。他们一方面展现出热情豪放、敢想敢做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冲动、偏执也是这一群体的情感特征。

大學生心理不成熟、遇事容易钻牛角尖,受挫能力差,如遇情感问题不能及时调节,有可能引发心理疾病。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辅导员教师、心理咨询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学生外显型行为的特点

1.学习行为特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存在专业性、探索性、自主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题设置,都要以专业需求为准,大学学科课程的设置也要围绕专业特点安排。因此,专业性是大学生学习行为首要的特点。其次,大学的教学活动,除了阐述教材上要求的知识外,还需要关注学术争鸣以及最新学术动态等。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包括课堂教学、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学科研讨会、社会调研等,体现出明显的探索性和自主性的特点。还有,大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性活动,其课程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等,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就某一专业课程而言,也是一个整体。对其课程安排,也遵循大学生的学习规律——由简到难,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性工程。

2.社会实践行为特点。实践性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行为最明显的特征。大学生所处环境较单一,对社会缺乏真实的了解,社会实践活动可帮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情,进一步唤起大学生的历史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通过义教支教、科技下乡、社会调研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收获社会称赞,感悟价值人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极端主义思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性体现在他们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可以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引起对知识学习的重视。拓展性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又一显著特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遇到不同于大学校园的各类问题和困难,需要他们团结协作、机智应变,开拓创新。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锻炼中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使自身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拓展。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特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依靠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各类科技学术活动。随着高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导师制、学分制管理的开展,“班内”与“班外”、“系内”与“系外”、“院内”与“院外”,甚至“校内”与“校外”的界限已模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它既要满足学生多层次的知识需求,又要遵循科学规律,并且受到高校教学、科研、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需要确立高效的管理运行模式。

4.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新媒体时代给当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大学生的行为自由度增加,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网络服务内容,导致许多学生过分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并且由于传统道德的约束力下降,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社会责任意识减弱。网络行为的随意性和信息获取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可以与高校教育工作者一起平等、同步地通过互联网得到各类公开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教育的权威。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虽然大学生依赖网络,但面对海量且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其提高见识、获取知识的愿望模糊,逐渐形成群体性倾向减弱、个性化特征明显的虚拟个体。

5.求职行为特点。大学生的求职行为是大学生真正走入社会的开始,需要面对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社会舆论以及就业形式等多方面因素,他们通过网络、电话、人才市场等求职方法,给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庞大的人才库。另一方面,大学生受多元思想的影响,其角色意识和职业评价逐步“市场化”,形成个性的求职愿望与社会有效供需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一项体现社会性、群体性、专业性的民生工程。

6.大学生社交行为特点。处于18—22周岁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生理成熟但心存依赖,自信满满却缺乏社交经验。因此,强烈的交往动机催生出宿舍卧谈会、班级集体游、同乡会等众多交流方式。这些交流多建立在兴趣、爱好、认同的基础上,情感成分浓。他们更容易主动跨年级、跨学院展开交流,在交往过程中追求平等,重视自身交往能力的提升。同时,他们的性心理已成熟,渴望与异性交往,但在交往中很难区分友情与爱情,容易产生矛盾隔阂。

7.大学生恋爱行为特点。由于受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受校园恬静生活环境的影响,恋爱更注重精神需求。处于青春懵懂期的他们在恋爱中很难处理感情纠葛,恋爱关系变化无常,很不稳定。

8.大学生消费行为。在校大学生还处于学习阶段,很少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他们的物质消费主要依附于父母的供给,其消费行为、生活方式带有明显的家庭痕迹。其精神方面的消费与校园优越的文化环境相关,青睐独特又能彰显个性的商品,并且他们的消费又带有强烈的情感因素,只要认为喜欢的商品,很少会综合经济实力和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冲动购买。这些消费行为具有“传染”性,它会在大学生群体间蔓延,大家争相购买某一商品,事后又常常悔恨想“剁手”。

9.大学生的越轨行为特点。本文提到的“轨”指一定的社会规范。大学生越轨行为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触犯法律行为,即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违纪行为,主要指违反校规校纪行为;三是违德行为,即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等。大学生的越轨行为从人数上看有逐步增多的趋势,从范围看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如违德行为不仅出现在高年级群体,也在低年级学生中时有发生;如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行为,除了发生在部分成绩差、修养低的学生身上外,也传染到部分优秀学生身上。近年来,大学生对某些越轨行为逐渐持接受态度,如在公共场所拥抱接吻、穿戴奇装异服等行为,越来越多地被大学生效仿。

三、大学生行为引导对策分析

根据以上对诸多大学生行为的分析可知,其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由于大学生过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思辨、反省力量增强,集体观念、协作精神不强,导致其存在一定的理想信念模糊、行为过于务实的情况。因此,高校应该从创新理念、调整教育模式等方面来适应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

1.通过契约管理方式来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自律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已成为人们维权的重要武器。我国高等教育的校生、师生关系也由以前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关系转变为包括学生利用教育公共资源、享受高等教育服务在内的多种法律关系。所以崇尚平等、注重权利、体现责任、尊重法律等观念的契约管理势必需要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推行。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职能部门,应根据大学生在新时代的行为特点,采取行政契约范式,制定出科学、规范、人性化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学生在认真、系统、全面学习《学生手册》的基础上,签订学生行为自律承诺书,引导大学生依法参与到学校和自身事务的管理与服务上,要求学校与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有约可依、有约必依、违约必究”的契约规则。在高校中引入契约管理方式,是建立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原则下的现代大学管理理论创新,可以有效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自律意识。

2.通过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在现代高校教学管理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这与民主化、多元化、信息化为主要特点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矛盾。因此,逐渐削弱“传统权威”、变教师由强制学习的施压者为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实现师生平等是破题的关键。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者要勇于放下“架子”,降低“身段”,从“权威教师”走向“首席学生”,与学生一起探寻真理,共享成长。

3.通过生活德育范式探索提升大学生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文化的冲击,大学生身上也出现种种道德失范现象。高校要扭转这种教育困局,就必须从学生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力和归因出发,改变依赖权威单向度向学生灌输知性德育的做法,探索道德回归生活的途径,使大学生在生活中养成道德习惯。正确引导大学生崇尚健康、道德的网络生活。高校的道德教育应尊重学生道德需求选择,引导提升学生的道德需求层次,充分激发大学生道德主体性,进一步培养理性的道德判断力和选择力,不断积累人生成长财富。

4.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侵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也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占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入手,在充分尊重校园文化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使新时代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定信念、建功立业。

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是指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包括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規划的能力等。大学生自我意识成熟的关键期在大学,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全体教师的心理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多学科渗透教育,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生命教育、挫折教育、人格教育、情绪教育等,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定位、科学分析、悦纳自我。

参考文献:

[1]陈定国.大学生行为学[M].南京人民出版社,2004:5.

[2]李化树.大学生行为学构想[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5,(2):52.

[3]李明,余靖.互联网+时代下“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方法创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2):77-78.

[4]万美容,夏博艺,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52-56.

[5]石祥.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江苏高教,2013,(1):142-143.

[6]张爵宁.基于90后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的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的培养[J].学术探索,2012,(12):177-179.

猜你喜欢
特点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