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群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导致腰部及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致病的基本因素,而外力的损伤会加重退变程度;遗传因素和一些诱发因素,如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均会引发疼痛。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属于痹证范畴,与肾经亏损、劳损外伤、劳逸不当、情志不畅等有关,因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導致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间盘突出轻则出现从腰向臀部、下肢及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导致肢体麻木、行走不便;重则出现肌肉萎缩、肢体发凉、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活血化瘀益肝肾
方法1
取穴:肾俞穴、腰阳关穴、阴陵泉穴、委中穴。
肾俞穴位于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腰阳关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
委中穴位于膝后的腘窝正中处。
操作方法:拔罐法。可直接对穴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方法2
取穴:肾俞穴、大肠俞穴、次醪穴、承山穴。
肾俞穴位于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大肠俞穴位于腰部,在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次醪穴位于骶部,在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正中,在腓肠肌肌腹下尖角凹陷处。
操作方法:艾灸拔罐法。在拔罐之前,先用艾条温灸各穴15分钟,直至产生灼热感。之后将火罐直接吸附于艾灸的各穴位,留罐10分钟。隔天1次。
方法3
取穴:膈俞穴、次醪穴、承扶穴、血海穴。
膈俞穴位于背部,在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次醪穴位于骶部,在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
承扶穴位于大腿后侧,在臀下横纹的正中处。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在髌底上端2寸处。
操作方法:刺络拔罐法。患者取俯卧位,仔细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穴位,以皮肤发红为度,不必刺出血;然后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
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刮拭命门穴、肾俞穴循经通络
刮拭要穴:命门穴、肾俞穴、承扶穴、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
命门穴位于腰背部的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肾俞穴位于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承扶穴位于大腿后侧,在臀下横纹的正中处。
殷门穴位于大腿后侧,在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处。
委中穴位于膝后,在腘窝正中处。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正中,在腓肠肌肌腹下尖角凹陷处。
刮拭顺序:先用平刮法沿命门向左右两侧肾俞穴进行刮拭,再刮拭大腿,自上而下采用面刮法从承扶穴刮至殷门穴,然后用拍打法拍委中穴,最后刮拭承山穴。
刮拭力度:力度适中,感觉有轻微痛感为宜。
刮拭时间:10分钟。
注意事项:刮拭腰部及臀部时,因为属于病变部位,刮拭手法不宜过重,否则会加重患处的水肿症状。
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摩大肠俞、环跳穴
特效穴一:大肠俞穴
取穴:位于腰部,在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正坐或仰卧,用双手的拇指指腹按压两侧穴位,力度稍重,以感觉胀痛为宜;按压持续3秒再松手,做10~15次。每日早晚各做1次。
特效穴二:环跳穴
取穴:位于臀部外侧1/3凹陷处,即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按摩方法:坐直或站直,用左手拇指指端顺时针揉按左侧环跳穴,力度稍重,做10次;再换右手拇指指端顺时针揉按右侧环跳穴。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