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你做完了吗?

2019-07-31 02:03李言
课外语文·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录取率科举白居易

李言

6月,即将来临的高考牵动无数人的心弦。如果要用八个字描述高三,很多人都会想起这八个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也许你现在想起这八个字还头疼:

如果生命还剩8年,我们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如果生命还剩5年,我们做《三年高考两年模拟》;

如果生命还剩1个月,我们做《考前一个月》;

如果生命还剩1天,我们做《突破天天练》;

如果生命还剩45分钟,我们做《一课三练》;

如果生命还剩10秒,我们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6月7日上午9点一年一度的高考可比一部史诗级大片在全国同步上映,但比起古代“高考”——也就是科举考试,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将1000多年间的读书人、政治家、学者贯穿起来的,只有科举。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科举,与今天的高考在某些方面相似,故亦有“古代‘高考”之称。作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办法,古代“高考”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过钢丝绳。

教育史研究统计,晚清时全国每次参加乡试考生16万—18万人,从中选拔5000—6000人成为举人,录取率约3%,而目前高考录取率有75%,是古代的25倍。乡试、会试竞争之激烈远超高考,明朝秀才中举比例多为30‥1,举人中进士比例多为20‥1,可见金榜题名之难。

一说到高考,不少学生都抱怨:“高考考这么多门科目真累,还是穿越到古代好,就考一门写作文,多简单!”其实,古代“高考”远没有我们想象中容易,说比今天难上10倍也一点不假。就算是苏轼、王阳明这样的大才子,也要使盡浑身解数,才能挨过“高考”。

古代“高考”有多难

相较今天考生们就近考试、交通便利,从隋朝正式启动科举到清末废除科举,1300多年间进京赶考的交通方式并没有发生过实质改变。一路风尘仆仆,不仅非常烧钱,还极为艰险。“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一个“赶考”的“赶”字,让考生们备受煎熬。

除了基本功,考的更是意志力。科举的第一个难关不是试卷,而是考场环境。进场为防止作弊,考生们必须排队脱光衣服验身,查清楚有没有带小字条,平均一个考生就要耗上大半个小时。进去之后是一个个小黑屋,叫“号房”,带着笔墨蜡烛和干粮进去一坐就是一天,中途睡觉连床都没有,只能拿两块木板拼起来凑合用。房间严密,夏不透风,冬不生炉,《聊斋》作者蒲松龄写过考试完后的感觉:“神情惝恍,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

古代考试难度令人发指,行文每段必须有两段对偶排比句,第一场先一口气写7篇论文;第二场写1篇政论、5篇判词,再加1篇公文;第三场再写5篇时政评论……“鼋鼍蛟龙鱼鳖生焉”总共八个字,要写出上千字合乎题意的论述来,还要引经据典。

平素书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且全部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以及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书籍。另外还要毛笔字漂亮,但那可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修出来的功夫。身体不好的考生都熬不过去考试,就更别提考中了。

那时也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白居易应试时曾闭关数月,潜心钻研时务,拟策(考题)七十五道,还不忘把成果分享给好友元稹。考试结果出来,白居易考了第二名,第一名是元稹……这心机BOY。

白居易并不在意,又将自己的应试心得并七十五道策目编录为《策林》出版,为在题海中苦苦挣扎的芸芸学子照亮了道路。当时将这种专门为了应对策论考试而出的参考书称为“策括”。集以上之大成者,便是“时文”,就是为科举考试而作的文章,因其文集的封面多用黄色,所以称“黄被书”——宋代版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像当今考生人手一本的教辅书,当时的应考士子人手一本黄册子。

明朝已算是科举兴盛时期,每年全国录取举进士只有300多人,除了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再招30人左右的庶吉士,相当于全国只有三十来个人能上重点本科。这难度堪称地狱级别。所以才有了连考九天六夜,有人考到99岁的经典段子。

高考40年来,录取人数翻了近30倍,和古人相比现在学子很幸福。

多年苦读着实不容易,既然有心一搏,就像前辈们一样,勇猛精进,全力以赴吧。

猜你喜欢
录取率科举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早春(节选)
小小花钱看科举
即事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6所美国常春藤盟校本科录取率降低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科举文献《唐摭言》词语考释
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