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风貌趋于同质化,城市特色不断衰减。我国多数城镇忽略了城市风貌特色塑造,导致“千城一面”。2016年,国务院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城市特色和个性塑造,肯定城市设计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的重要作用。
2017年颁布的《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中明确城市设计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2类,进而提出了不同的设计要求和任务。从新明确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可看出,新时代总体城市设计工作更关注城市风貌特色把握和整体自然山水格局保护。目前,总体城市设计编制面临2个难点:①如何将总体的结构性表达落实到要素的控制和引导上;②如何突出城市特有风貌特色,深入探讨起关键作用的导控要素并对其进行切实、有效引导。
广州市花都区总体城市设计为片区级总体城市设计,范围覆盖花都区全域,面积为969km2。作为对广州市总体城市设计的有效传导和补充,落实广州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的“突出山体森林平缓、连绵起伏的生态风貌”“延续青山半入城的山城格局”“精细化、品质化打造公共空间”要求。花都区总体城市设计旨在塑造花都作为大湾区生态旅游门户、精致幸福宜居城区、岭南美丽乡村典范,同时也是从传统中心城区物质形态设计转向对全域风貌景观控制和引导的尝试,重点关注山体和山前地区的风貌格局维护和要素管控。
近年来,总体城市设计编制研究主要分3块,即侧重编制内容探讨、管控方法研究、对实施路径的探索。从编制内容来看,多数研究倾向从城市风貌特色、城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主要功能区域和重点项目等方面组织内容。规划层次包括宏观把握、中观控制、微观引导。
在管控方法方面,多数研究采用“分区、分类”要素管控体系,如上海市总体城市设计以“分区传导,专项协同”为理念,还有一些研究聚焦于城市设计的某些要素,如建筑高度控制、天际线、城市开发强度分区等。在实施路径方面,多数研究关注城市设计成果向规划管理条文的转译、系统性要素的分解和借助法定规划落实控制指标。
实践方面,传统城市设计关注中心城区和物质形态规划,对全域景观控制关注较少,近年来,少数城市开始新的探索,如杭州总体城市设计尝试建立系统性风貌管控体系,塑造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重庆山水规划侧重整体山水格局的把握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将规划意图落实到具体的管控指引是对传统城市设计体系内涵和管控方式的突破。
花都区城市设计在借鉴先进城市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城市设计管控的内涵和方法,关注对象由“城区”转向“城+乡+野”全域,设计方法由“三维形态设计”转向“大地景观管控”,成果管控由“条文式通则”转向“管控蓝图+管控细则”。
花都区位于广州市北部,背靠生态屏障王子山,具有“三山一水六平原”生态格局特征,其城市魅力在于拥有独特的山水资源、地域性的历史人文乡村、尺度宜人的中小城镇及重要的航空高铁门户枢纽。随着大广州空间拓展和结构优化,花都从城市边缘的生态涵养区到优化发展区再逐步升级为城市战略枢纽区,城市地位不断提升。
对花都区而言,城市景观既要保持广州北部山地森林保护屏障的生态格局,又要营造“远山成湾、近山入城、蓝脉链珠、廊道分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特色风貌。城市设计中整体景观格局控制的难点在于梳理城镇风貌、城乡共生、生态保护这3部分空间的关系,对“城-乡-野”三大空间进行清晰判定和有效景观管控。
规划通过对花都现状景观资源认知,结合“城-乡-野”空间原则,对全区景观进行梳理归类,以“点、线、面”方式建立管控体系,提出7类景观分区,覆盖城市建设用地及农林生态用地,构建覆盖全域的景观控制网络。
传统城市设计只关注城市建设区内,忽略外部区域生态空间与建设区的互动关系,使城市与区域景观结构脱节,这是导致城市特色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建筑师西蒙斯提出的大地景观整体规划思维是一种未来城市设计的探索方向,通过对森林、土壤、水生态安全、动物迁徙廊道及生态保护的分析,进行景观资源特征评估,结合花都区城市各功能片区发展需要,对风貌区进行复核和修正。通过叠加,构建山体及山前地区、水及临水地区、中心城区、镇区(组团)、乡村地区(含田)、空港枢纽区等6类景观风貌分区。
花都总体城市设计阶段划定的风貌分区边界可考虑与控规的规划单元衔接,各单元控规在编制时应按总体设计要求,细化管控要素和控制指标,指导下一步的地块开发和建筑单体设计。
在对现状风貌分区管控指引的基础上,将风貌特征突出、景观管控要求高的局部地区,包括重要的沿山和滨水地区、城市公共中心、城市枢纽门户地区、历史风貌地区及其他重要规划片区,划入重点风貌区进行管控。上述重点地区下一步需编制城市设计导则,针对特定要素开展专项城市设计,制定细化的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绿地广场、街道路径、广告招牌等实施细则,并将其纳入地块出让条件。
规划通过预控生态廊道、复兴古驿道、交通廊道3道系统,打造线型景观空间。对接上位规划,预控隔离城市组团的生态绿地、区域性生物廊道和水循环重要通廊等生态廊道,平均宽度1km,最小200m,管控廊道内建设用地使其不超过总面积的20%,各类绿地和非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80%。
缝合南粤古驿道、现状登山步道、城市绿道等慢行系统,提出连接线建设指引。按路径所在的地区风貌,提炼景观主题,打造景观节点,提出服务点建设指引。对花都区重要的对外高快速路交通廊道进行管控引导,选取观景区段,展现“远景望山,中景看野,近景看建筑”的景观之美。
花都区总体城市设计关注的重点风貌区位于王子山山体地区和旅游大道两侧的山前地区,该地区现状情况复杂,以产业发展为主的工业镇区和乡村交错混杂,缺乏统筹规划控制,导致临山景观体验不佳且存在一定生态风险。按空间划分,该景区主要分2个控制层次,分别适用2套管控方法:①山体部分 重点关注生态保护和眺望背景的体验,提出保障山体生态安全、提升林相林貌、展现山体开敞面、山内开发建设等管控要素;②山前地区重点关注山城互动关系和建设控制,提出管控通山视廊、建筑高度及体量、天际线、联系路径等要素(见图1)。
图1 山体和山前地区关系
4.1.1 明确生态控制红线,保护生态安全
在广州总体设计阶段就确立“北部突出生态山林风貌特色,形成连续性、开放性、景观性的自然界面”的总体要求,现阶段向下进行有效传导以落实具体管控要求。山体保护应树立生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结合《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首先对山体内的生态红线和省市一级审批确定的森林公园进行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区内除必要的科学试验、教学研究需要外,禁止城镇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改变区域生态系统现状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次提出在保护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以王子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花都森林公园品牌。
4.1.2 修复破损山林,提升林相林貌
花都区北部山脉雄伟,矿石资源丰富,是广州早期重要的采石基地,采石开矿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民国时期。长久采矿对山体植被破坏严重,形成大面积的山体消落带,岩石土壤裸露。对林相、林貌的提升先从复绿开始,采取“分区分类”方式进行景观提升。
对现状50处复绿点逐步实施山林修复和造景,结合水土流失情况对疏林地进行补植改造,利用生态自我修复技术密植树林,恢复原有山体风貌,采取加固边坡、铺装专用植被纤维毯等方式防止水土流失;在修复基础上划分北、中、南3区,进行针对性提升。北部生态维育区大力建设水源涵养林,保护水源并保持水土和生物多样性;中西部景观和环境保护林区避免违规占地毁林,鼓励一般商品林逐步调整为生态公益林,优化林种结构;南部城市林业生态区加强保护低丘地段景观优美的马尾松林和阔叶林,形成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景观。
4.1.3 管控山体内的建设区
山体内建设区位于王子山星罗棋布的大小水库周边,包括现状别墅区、村居、军事设施、水利与市政设施及其他构筑物等。管控山体内建设区不可避免涉及历史审批的合法用地,同时要兼顾刚弹性结合、分期实施。对现状违反水源保护和相关法规的无证违法建筑(主要是村物业)进行拆除搬迁。
避免管控一刀切,对少量规划新增建设区提出详细指引:严格控制山体内部的建设开发,提出建设类型准入负面清单;对已批新增建设区从建筑布局、道路及活动场地等方面提出管控指引。
山前地区是山体地区到城市地区的过渡地带,较山体地区有更大建设量和更多人为活动,现状存在一定违法建设,是景观控制最敏感的地区。花都区山前地区主要是王子山山前旅游大道北侧至山林用地之间1~3km的地带,广州总体设计中提出对山边500m范围内的新建及大面积改造区进行管控,规划需进一步明确管控边界和具体要素(见图2)。
图2 山前地区管控
1)建筑高度 山前一线地区建议控制在24m以下,山前二线地区建议控制在60m以下,临山首排建筑退界大于20m,建筑面宽建议小于60m,建议进行“平改坡”或屋顶绿化。
2)建立公共开敞的通山廊道 结合河涌、道路、绿地、田野,预留更多公共通山廊道,通山廊道间距不宜超过200m,宽度不宜小于30m;通山廊道场地宜错落有致,划分为通行区、商业活力区和景观区,营造活力廊道空间;通山廊道两侧建筑底层宜设置连续的裙楼界面。
3)强调生态肌理,体现大地景观 保护大地景观肌理及农田、果园、水塘等不同类型的生态肌理。强化地景形态,将自然与人工形态结合,体现韵律与变化。增强色彩,讲求色彩搭配,构建丰富的视觉效果。
随着我国陆续出台城市设计管理文件,规范城市设计编制和管理工作,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处于转型和探索阶段,从传统的关注中心城区、重点地区的形态设计逐步向全域景观设计扩展,提炼城市特色。临山地区是城区外围城市特色塑造和管控的重点地区,实践通过保护、修复和限制准入的逐步递进方式控制山体地区景观,加强山前地区与山体地区的景观廊道联系,采用构建整体大地景观的思路应对现状复杂的山前建设区,此套技术方法适用于管控和提升城乡混杂地区的景观风貌,增强临山地区的城市景观体验和特色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