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芳
[摘 要]打工作家王十月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为背景,在《大哥》这部作品中描写了城乡变化给农村中的大哥以及我(王红兵)、刘小手、西狗、阿标带来的身体与精神上的冲击。这一过程中无论是生存状态还是情感寄托,均在这一往无前的经济大潮中翻涌沉浮。从强者的符号和象征问题、身份认同问题以及城乡碰撞中的矛盾与焦虑问题这三个方面,通过内容分析法来展示一代年轻人在理想与现实碰撞后所带来的困窘与迷惘,折射出弱势群体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来自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以及传达出的矛盾与孤独。据此了解作家对自己血与泪的抒写以及对底层弱势群体的关怀,展示那个时代下人们的状态与情感。
[关 键 词]矛盾;孤独;强者符号;身份认同;城乡碰撞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深圳涌现出一批由在大城市谋求生活的打工群体书写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描写自己及他人打工生活的艰辛,身处改革开放浪潮中的情感变化以及在现实生活冲击下变换的理想追求。对打工文学极早给予关注的是研究者杨宏海,他所界定的打工文学在现今看来有着时代的局限性。我认为的打工文学是:改革开放后在遍及全国的创作范围里,由下层打工者自己书写的,描写打工生活、打工生活的来源以及打工生活的结果等,进而来展现作家即打工者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打工文学的价值在于创作者与参与者是一体的,是打工者基于自身经历和情感诉求去主动地发出声音。
打工文学的“打工”两个字说明创作者与参与者均是被隔离的一部分,是创作者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由于身份、情感的异化,投射在其思想、精神上的反映。因此,作品中的人物既是文学环境中的游离者,又是现实生活的映照者;既是一种自我关怀,又是一种社会关怀。但打工者仅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什么,他们的身份导致了学问、眼界、情感等的局限,进而与其所处的背景格格不入,陷入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矛盾之中。而这些矛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打工者自身很难去设法消解,于是陷入无尽的孤独之中。
王十月被奉为打工文学的作家代表,但由于他身份的转变使人们对他质疑,他还是打工文学作家吗?我认为这只是由于阅历和经验导致的“入与出”的问题,一方面是沉浸在过去而无意识地夸大或缩小回忆,另一方面是清醒地跳出回忆圈子去有意识地审视过去或现在。但由于后者不是打工生活的即时体验和情感倾诉,所以他的作品开始与严格意义上的打工文学拉开了距离。从具有记录底层打工生活的作品来看,他笔下的文字无情地剖开都市社会的灰色地带,记录挣扎于底层的人们与生活艰难对抗的特殊过程,由此我们更清楚地发现来自底层苦难的生活情状和尖锐体验。其中《国家订单》《纹身》等作品颇引人关注研究,但我认为他的《大哥》中所隐含的孤独性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从以下三对矛盾来分析解读作品内蕴含的孤独性。
一、不断更新中的强者符号
《大哥》中代表强者的符号不断变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者象征。但这些强者符号在当时世俗的眼中是不务正业,于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将这一似乎无解的矛盾无限放大直至最终破灭,表面上是解脱,但实际上是矛盾无解后的孤独与荒凉。
(一)最有希望的哥哥的觉醒
《大哥》这部作品中总是习惯于将强者符号化,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我们有不同的追求,这种追求就是我们认为的强者,但大多时候这种意义上的强者是不被认同的。二者似乎从没有达到势均力敌,而总是一方压倒另一方,抑或是逐渐被同化而不自知。
作为父亲眼中的“强者”就是哥哥考上中专。其实,这在当时较为保守的乡村是相当进步的,但父亲仅是以一种简单化的符号将他认为的强者全部包罗,这是由于父亲知识和眼界的局限,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村中有名的才子,“我”的哥哥在這模糊的强者笼罩下逐渐滋生一种叫作反叛和觉醒的东西,这是他所认为的强者。因为“我”没有揭发哥哥所画的裸体画,而导致后来哥哥命运的转变,“我”对此一直感到愧疚和后悔。但这是哥哥对于传统的一种拨动和挑战,是在思想出现松动的农村中的现代化幼芽萌发的结果,更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变动对农村文化心理冲击的结果。至于之后一系列命运的转折则是现代化给在城乡对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带来的阵痛。
哥哥终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踏上了父辈的老路。此时的知与不知似乎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份逃不开而渐渐沉沦的责任。哥哥心中不再有强者的定义,直到现代化的进程又向他迈进一步。城里的打工生活刺激着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而哥哥则被迫卷入这场追逐中,成为时代巨轮下的牺牲品。
(二)受人鄙弃的“我们”的反叛
“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在理想与现实、城市与乡村对立又融合的过程中寻找自己心中的强者。在贫穷而压抑的农村生活中,以西狗为首的问题少年们敢于反抗家长的权威,宣布自己的反叛和独立。懦弱的四毛顶着父亲的毒打去向传统生活方式挑战,但最终死于自己构筑的英雄情结中。赵大伟逐渐被耕读传家的生活理想而浸染,成为处于转型期的乡村社会中延续传统的坚守者。这也产生了一种困惑:在城市对乡村浸透的过程中常与变究竟哪一种才是正解?每一个人都在城市的狂轰滥炸下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强者,先将其缩小成一个可以使自己反叛而独立的符号,然后再将其放大而浸润到自己的思想观念中,表现了一种挣脱乡土社会的束缚而靠近城市生活的张力。
在强者的认识问题上,我们和父辈有着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我们眼中的强者是改革开放给农村社会带来冲击的表征,这与乡村家园的农耕状态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我们心中的强者又与都市文明相去甚远。因此,我们既是乡村的反叛者,又是城市边缘的游离者,在逃与困的矛盾中努力寻找一个平衡,这种矛盾使我们在孤独中迷惘。
二、逃离与困守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打工文学及其底层意识的表现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艰难进程和社会改革的阵痛联系在一起的,其中虽有对愚昧的鞭笞和文明的启蒙,但更多的是将笔触深入到对社会转型期阶层的分化与身份的转移、社会改革带来的生存困惑和道德困扰以及许多还难以一时做出好坏对错判断的难题上。在身份认同这一问题上,我们面临两个困境,一是在农村中的身份挣脱,另一个是处于城市中的身份融入。但二者均未给我们留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成为城乡之间探索和徘徊的双重边缘人物。
(一)奋力逃离农村的中间人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城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也渗透到农村,开始扭转和改变传统的农业文明所带来的保守的思想观念,而这些思想难以撼动老一辈的人,于是在我们这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身上生效。
西狗带领下的我们有着一个又一个炽热的想法,我们向往外界的生活,却被困守在贫穷而落后的农村。我们反抗父亲的权威,反抗包办婚姻,通过告状去反抗村干部的威胁,强迫别人理发,追求美好爱情。我们不愿意一辈子窝在农村,想要去干一番大事业,但这些努力在表面看来全是一番恶作剧。于是,我们在自我和外在环境的双重煎熬中徘徊,在进与退的抉择中摇摆,当找不到出口时就会陷入迷惘和孤独之中。
(二)挣扎在城市的边缘人
进入城市的打工仔面临两方面的考验:一方面是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地位的农村打工者因为工龄等原因会产生一种优越感,他们企图在打工者身上找到一种心理平衡来弥补自己的空缺,抱着一种看客的心理去嘲笑。作为村中闻名的才子,我(王红兵)并没有在城市中如鱼得水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怀着希望向老乡求助时,老乡将自己的坎坷在他身上重演。当打工者在城市中得不到关怀时,企图在与自己同根的老乡身上得到慰藉时,故乡则变成了他们不可依附的枯藤,于是只能在城市中徘徊。
另一方面则是城市派发给他们全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自己的传统认知和文化局限相互碰撞时的焦虑和困惑。打工者受过一定教育但没能借考学跳出农门,当进入城市后这种缺陷被尽可能地放大。因为没有高学历和技术,我(王红兵)只能每天重复机械的工作,还要面对拉帮结伙的技术工人的欺負。城市接纳了打工者的身体,他们的身体会认同城市的物质和欲望;但是城市不接纳他们的精神,这就造成他们身首分离。因此,他们焦虑而孤独地在城市的入口探索,在农村的边缘张望。
三、城乡碰撞过程中的矛盾与焦虑
改革开放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也受其影响开始转型,但农村固有的局限导致这一进程是缓慢而艰难的。当城市的现代化文明开始打破这种封闭时,必然会产生站队的问题,而处于弱势的农村必然会受伤,然后转变、趋同。在这一过程中,有人被乡土社会强大的生命力禁锢,有人怀揣着梦想进入城市。但传统人格的强烈惯性和现代人格的巨大魅力将他们置于城市的边缘。同时,他们由于价值理念等的更新而不愿意回农村,这就切断了从小生长起来的根。因此,打工者面临着身份冲突与焦虑的精神困境,在城乡之间游走。
王十月的《大哥》在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城乡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将农村青年遭遇巨变后的身心痛苦传达出来。两重矛盾横亘在这些打工者面前:一是不断更新的强者符号与农村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冲击,二是打工生活带给他们身份上的焦虑与困惑,使他们的生存和心理状态处在逃与困的城乡双重边缘。这两重矛盾使打工者困守在理想与现实中,彷徨、困惑接踵而至,而这些复杂的情感终归于一种难以表达的孤独之中。这为我们关照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提供了一面镜子,也为打工文学的主题做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华金余. 论打工文学的创作困境与美学建构 [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15(5):63-69.
[2]柳冬妩.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67-74.
[3]冯涛.王十月小说创作论[J].小说评论,2017(2):148-152.
[4]贺邵俊.意义、价值和蜕变:关于打工文学以及王十月的写作[J].扬子江评论,2007,(6):1-6.
[5]胡传吉.未知肉身的痛,焉知精神的苦:王十月小说论[J].当代文坛,2009(5).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