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玲 赖武超 温志红 梁珍花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34591675@qq.com)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易侵犯冠状动脉而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目前川崎病病因尚不明确,诊断缺乏特异性,因此早期诊断困难,从而延误了对其并发的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防治。本文旨在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并发CAL的高危因素,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5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日本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研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2)住院患儿,有完整的病史、体检、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资料。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如败血症,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猩红热,过敏性、风湿性疾病以及由肠道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微小病毒、EB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感染等;(2)既往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3)不具备条件或家长不同意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者。58例患儿中,男性42例(72.4%),女性16例(27.6%);发病年龄4个月至8岁,其中年龄<1岁共17例(29.3%),<3岁共41例(70.7%),<5岁共54例(93.1%)。
1.2 治疗方法 确诊川崎病后,共55例患儿服用阿司匹林30~50 mg/(kg·d),热退后逐渐减为3~5 mg/(kg·d),其余3例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改用布洛芬30 mg/(kg·d);疗程为6~8周;对合并CAL者用阿司匹林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46例患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 g/(kg·d),应用时间1~2 d。血小板显著升高者或合并CAL者加用双嘧达莫等治疗。
1.3 收集资料 所有资料均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获取并记录。(1)临床表现,包括川崎病相关临床表现、其他系统表现及并发症。(2)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及炎症指标等。(3)CAL发生情况,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诊断标准为[2-3]:① 冠状动脉内膜回声增强;② 冠状动脉扩张:0~3岁冠状动脉≥2.5 mm,>3~9岁冠状动脉≥3.0 mm,>9~14岁冠状动脉≥3.5 mm;③ 冠状动脉瘤:不同形状的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内径为4~7 mm;④ 巨大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内径≥8 mm。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表现 (1)川崎病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58/58)、口唇潮红皲裂(51/58)、球结膜充血(37/58)、皮疹(37/58)、指(趾)端脱皮(37/58)、杨梅舌(29/58)、颈部淋巴结肿大(27/58)、手足硬肿或红斑(24/58)等。其中发热多为弛张热,少数呈稽留热、不规则热,体温峰值为38.3℃~41.0℃,热程4~22 d;双侧结膜充血均于病初出现,无脓性分泌物;皮疹以面部、躯干及四肢为主,呈多形性,表现为麻疹样、荨麻疹样、斑丘疹样及猩红热样皮疹,无疱疹及结痂,不留色素沉着。(2)其他系统表现:咳嗽44例(75.9%);胃肠道症状15例(25.9%);黄疸5例(8.6%),肝脏肿大11例(19.0%);抽搐1例(1.7%)。(3)并发症:病程中伴有呼吸道感染41例(70.7%),肝功能损害9例(15.5%),无菌性脑膜炎2例(3.4%)。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1)血常规:白细胞增高(>10×109/L)47例(81.0%),其中(10~20)×109/L 共31例,>20×109/L共16例;中性粒细胞升高40例(69.0%);贫血28例(48.3%);血细胞比容比降低40例(69.0%);血小板计数升高者(>300×109/L)46例(79.3%),最高达1 595×109/L。(2)生化指标:AST升高4例(6.9%),总蛋白降低20例(34.5%),白蛋白降低34例(58.6%),丙种球蛋白升高17例(29.3%);C反应蛋白增高52例(89.6%),血沉升高53例(91.4%);肌酸激酶升高10例(17.2%),乳酸脱氢酶升高33例(56.9%)。
2.3 CAL发生情况 共18例(31.0%)患儿出现CAL,包括2例(3.4%)冠状动脉瘤以及16例(27.6%)冠状动脉扩张,其中左冠状动脉扩张6例,右侧冠状动脉扩张1例,双侧冠状动脉同时扩张9例。
2.4 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的年龄及治疗前发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性别、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AST、ALB、C反应蛋白、血沉与CAL的发生无关,见表1~2。将年龄(≥3岁=1,<3岁=2)、治疗前发热时间(<14 d=1,≥14 d=2)作为自变量,CAL作为因变量(否=1,是=2),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及治疗前发热时间≥14 d是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3。
表1 CAL阳性组与CAL阴性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n(%)]
表2 CAL阳性组与CAL阴性组患儿实验室指标比较(x±s)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也均缺乏特异性,早期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可导致机体血管免疫炎性反应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从而增加了冠状动脉受损的风险。
川崎病多见于5岁以下男性患儿,张伟等[4]报告5岁以内发病者占86.7%,男女比例为1.8∶1;段泓宇等[5]报告5岁以内患儿占全部川崎病病例的94.7%,男女比例为1.7 ∶1。本组川崎病患儿中,5岁以下者占93.1%,男女比例2.63∶1,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中,发热是川崎病患儿最常见的症状,其次是口唇潮红皲裂,且两者在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伴有红细胞圧积、血清ALB降低,这与阿依古丽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对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伴有口唇潮红皲裂者,尤其是抗生素治疗无效的5岁以下男性患儿,要重点考虑川崎病的可能,应积极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白蛋白等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性疾病,其中冠状动脉最易受累,可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我国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2]。本研究中,58例川崎病患儿CAL的发生率为31.0%,与相关文献报告的发生率[5,7]相似。尽早采取措施预防或治疗CAL是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3岁,延迟治疗(治疗前发热时间≥14 d)与CAL的发生密切相关(均P<0.05)。3岁以下的川崎病患儿更易出现CAL的可能原因是:(1)该年龄段的患儿冠状动脉易受炎症影响而出现损害;(2)婴幼儿川崎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从而延误了治疗,导致体内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可发生明显的血管免疫炎性反应,包括细胞因子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和血管通透性增高,最终导致CAL的发生[8]。川崎病高峰期在起病第10~18 d,冠状动脉的损害多在病程的第2周,因此延迟治疗(≥14 d)的川崎病患儿更易出现CAL。因此川崎病患儿一旦确诊,尤其是对于<3岁的患儿,应给予早期治疗,及时控制血管炎症反应;对治疗前发热时间≥14 d的川崎病患儿,应尽早行心脏彩超检查了解冠状动脉情况,并注意跟踪随访观察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及转归。
综上所述,川崎病常见于5岁以下男童,发热、唇红皲裂为常见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3岁、延迟治疗(治疗前发热时间≥14 d)的川崎病患儿发生CAL风险增高,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儿应予以高度重视,早期、积极的治疗对减轻或减少CAL的发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