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探析

2019-07-30 02:07张璐罗彬
视听 2019年7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网络媒体负面

□张璐 罗彬

过去,人们眼中的女大学生都是知识的化身,是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媒介形象,传统媒体在报道女大学生的事迹时,也大多是赞美女大学生勤学好问、积极向上。然而在今天情况却大不相同,笔者不定期地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女大学生”这一关键词,所显示出的内容80%以上为负面信息,主要报道诸如“女大学生深陷裸贷危机”“女大学生深夜出行后失联”“女大学生为情所困投湖自尽”等,而那些关于女大学生阳光积极、勤奋好学的报道仅占不到20%。可以看到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形成了一种负面化倾向的报道框架,与现实中的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偏差,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呈现负面化的发展态势。

负面化是指遭受负面评价愈加严重的一种趋势。女大学生媒介形象负面化是指媒介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能够吸引注意力的女大学生群体的大众形象,逐渐得到受众消极否定和评价的一种趋势①。

根据格伯纳的培养理论,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了偏颇的描述,就会歪曲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②。当下,媒体大规模对女大学生群体进行负面化报道,将其贴上“物质”“受骗”“弱者”的标签,歪曲了客观世界中的女大学生群体形象。这种对女大学生过度的负面报道一方面会对女大学生舆论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得受众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非常不利。

一、女大学生媒介形象负面化表现

一直以来,大学生群体都是各家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这群安逸地生活在校园中的“天之骄子”,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由于女性自身所带的话题性,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关注程度更甚,任何新闻贴上了“女大学生”的标签便变得有了看点。女大学生这一群体虽然历来经常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但是在未进入网络时代之前对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还未形成井喷式的报道。

然而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关于女大学生负面事件的报道非常多,各类负面报道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关于女大学生群体的报道被过度呈现。这种现象在网络媒体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新浪网为例,笔者选取了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新浪网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 9月 1月至 2019年 1月 31日新浪网关于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共计2444 篇,其中正面报道292 篇,中性报道报道563 篇,负面报道多达1589篇,负面报道占全部报道的65%。负面报道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女大学生+性、女大学生+被害、女大学生+被骗、女大学生+情感。按报道角度划分可将负面报道分为色情化、弱者化及低情商化。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女大学生弱者化的角度,41%的负面报道皆选取了女大学生弱者化的报道题材,将女大学生与被害被骗紧密联系起来,32%的报道选取了低情商化的报道题材,27%的报道选取了色情化的报道题材。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新浪网在对女大学生的报道中呈现负面化的发展态势,那么这样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对社会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媒体从业者又应当以何种角度进行自律?这都是我们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女大学生媒介形象负面化成因分析

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的负面报道愈演愈烈,研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也就变得非常必要。

(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乱象

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即讯息。新媒体时代,多样化的媒介形态给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新兴的时代媒体的报道依然存在着诸多乱象。也正是由于新媒体时代这种追求流量和速度的特性,使得媒体在报道女大学生的新闻时所采用的框架有失偏颇。

新媒体时代,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过度追求经济价值,而忽略了新闻事件本身所包含的社会价值。众多网络媒体只追求高点击量,标题党现象变得前所未有的猖獗。许多有关女大学生的报道常常是文不对题,例如新浪网在2018年12月24日的一篇报道,新闻的标题是《穷游的女大学生,真的会为了搭车而没有底线吗?看看老司机怎么说》,实际的内容却是介绍学生群体穷游的意义以及穷游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单看标题受众会认为这是一则偏负面性的消息,可实际上却是一篇中性化的报道,为了吸引受众点击这篇报道,网络媒体再次将女大学生标签化,将其与性绑在一起,标题采用朦胧化的敏感词语,令人浮想联翩。

网络媒体现已形成固化的报道框架,而随后的新闻报道也很难突破这种固化的新闻框架。

(二)刻板印象的作用

媒体固化的报道框架久而久之会造成受众对女大学生的刻板形象,与此同时,一些受众本身对女大学生的刻板印象也会影响媒体的报道角度,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为了更加具体化地了解目前媒介环境下受众对网络媒介中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的看法,笔者发布了“网络媒介中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构建研究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 216 份。

被调查者对于网络媒介塑造的女大学生形象的第一印象为“物质”“拜金”,占比高达70.37%。此外,“愚昧无知”“低俗堕落”这样的负面词汇所占比重也较大。而对于自己身边的女大学生的形象,被调查者的选择多为“自立自强”“心地善良”“学识渊博”这类正面词汇。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网络媒介所塑造的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与现实中女大学生的形象存在较大偏差。

与此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8.88%的被调查者感受到自己对女大学生的群体印象受到网络媒体对女大学生报道的影响。刻板印象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媒体的报道角度,同样也进一步加深了受众对女大学生群体的偏见。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社会生态效益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因此,要解决秸秆焚烧的难题,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必不可少。一方面,各级政府加强对秸秆禁烧工作的宣传,在财政预算方面优先安排资金支持秸秆禁烧,尤其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争取省级、益阳市本级安排专项资金。按照国家确定的粮食补贴面积,经县、镇、村和受益户4方确认无露天焚烧后,设置奖励资金直达农民账户,由“不得不烧”变为“不想烧”。另一方面,农户购买农机补贴方面,要优先补贴秸秆综合利用机具,对加装粉碎装置给予适当补贴。在产业发展方面,优先扶持建立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秸秆加工企业,发挥好示范作用。

(三)媒介操守的失范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的事件,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亲临现场见证每一件事情的发生,记者就在这众多的事件中选取其认为最有价值的事件呈现在受众面前。现实世界经过了层层过滤、层层把关,我们在媒体中所看到的是一个拟态环境。返回主题,世界上的女大学生每天在做着千千万万的事情,或平凡或伟大,媒体却只选取了部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大篇幅的报道,更有甚者加入了自己主观性的言语,长此以往,女大学生的报道开始固化、便签化。

这种报道方式是媒介操守失范的表现,有失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这一方面是新闻的高时效性导致的,媒体记者在刚拿到一个报道题材时,为了追求快速发布,在还未清楚了解事实的前提下就进行报道,以之前固有的能够引起话题的角度进行报道。以2018年11月引起受众广泛关注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事件发生之初,拥有高权威性的《人民日报》新媒体跟风报道了这件事情,所选取的角度是谴责女司机逆向行驶,而事件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这样的抢先报道完全颠倒了事实。另一方面,媒体过度迎合了受众需求。报道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表现,但是新闻报道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不能曲解事实,更不能凭空捏造。媒体在报道关于女大学生的新闻事件时,过度迎合受众的窥探心理,受制于受众框架的影响,产生这样的现象最应该反思的是媒体从业者。

三、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治理策略

一直以来,女性群体、老年群体、未成年群体都较容易被过度消费以及负面化呈现,特别是女性群体。为了减少这类现象,我们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提高新闻工作者专业素养

对于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的负面化呈现现象,最应当反思的是媒体从业人员。新媒体时代,媒体从业人员行业准入门槛降低,许多没有经过专业教育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新闻报道时在很多层面上没有做到客观中立,同时也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

而那些正在学习中的新闻学专业学生也应当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加强训练,积极参与实践,不要空谈新闻,要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当今媒介环境的媒体人生存之道。

(二)加强伦理道德建设

媒体大批量报道关于女大学生的负面信息,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而受众的这种需求源于复杂的心理因素,在这里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社会性心理与窥视欲,这种复杂的心理诉求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改变,只有在社会伦理道德层面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与建设,在时间的作用力下才有可能发生改变③。

(三)完善新闻法建设

(四)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

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应当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这是一个信息时代,当今青少年成长于数字媒体的环境中,相对于在电视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以及在纸质媒体中成长起来的父辈,这些成长中的孩子所受到的诱惑更多。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是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的行之有效之策。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在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呈现出负面化的态势,为了扭转这样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国家、媒体从业人员还是受众都应当有所反思,并且在反思中有所改进。只有这样,网络环境所呈现的乱象才能有所改进,网络空间才能更加清朗。

注释:

①朱雅倩,宋万林.女大学生媒介形象负面化分析与治理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7(09).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04-206.

③赵璐娅.我国网络新闻中女大学生媒介形象污名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网络媒体负面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网络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研究
网络媒体“四力”提升进程中的“圈人计划”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试论新时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特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