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花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翟王镇卫生院,山东 滨州 251808)
脑梗死作为临床一种危重症,近些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在经急性期治疗后,虽然脑梗死患者病情多会趋于稳定、度过危险期,但因受到脑部神经的损伤,患者会伴随有语言不利、四肢偏瘫等后遗症[1]。针对性康复护理便是针对脑梗死后言语不利、四肢偏瘫等症状提出的对症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观察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成一般组、护理组两组。一般组患者总计有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50~83岁,平均66.4±5.5岁,病程1个月~6个月,平均3.2±0.4个月。护理组患者总计有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51~84岁,平均66.9±5.6岁,病程1个月~5个月,平均2.8±0.3个月。两组间患者各项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般组按常规护理方法施以护理,具体有: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保持患肢功能位、预防坠床和跌倒、口腔清洁、皮肤评估等。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组患者针对性康复护理:
1.2.1 语言训练
对能理解他人话语的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看图说话、指字说字、复述句子等方法从简单的字、逐渐训练词句的方法;对有话语能力却无法理解他人话语的感觉性失语患者,采取肢体、语言和视觉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像是在盛饭时教说吃饭、洗脸动作时说洗脸;对看到物品却无法说出名字的命名性失语患者,便需要从随处可见的物品开始教导训练。语言训练过程应耐心,尊重患者,并对患者所取得的进步给予奖励。
1.2.2 肢体训练
四肢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尽量扩大关节活动度,指导患者做双手交叉上举、下肢桥式锻炼的方法;帮助患者移动到床边,进行坐起/坐位平衡训练,具体方法是:于患腿下垫上健侧退,患腿保持自然屈曲,向患侧方向旋转身体,由此来不断掌握身体的活动度,同时健侧手握住球、持续摆放,实现坐姿下对平衡度的训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肢体康复后,当患肢能够承担一定的负重能力,便可指导患者做迈步训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从步行开始、逐渐过渡到上下楼梯的训练。
1.2.3 心理疏导
受到肢体、语言的限制,患者很容易产生失望、悲观感受,自己又没有自理能力,所以可能会自暴自弃放弃治疗。对于这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在护理工作上要及时与患者取得沟通,对其不良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并消除其不良情绪,分析其不良心理原因所在,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其中解开患者心结,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Barthel)评分和综合功能评定量表(FCA)作出对患者生活质量、综合功能的评价[2]。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有关两组护理干预效果,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相应的以(±s)的模式阐述。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 19.0,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由表1数据可知:护理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康复护理后,其Barthel、FCA评分评价皆要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一般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Barthel、FCA评分评价(±s,分)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Barthel、FCA评分评价(±s,分)
分组 Barthel FCA一般组 52.6±4.1 56.7±4.2护理组 72.4±5.3 74.5±5.5 t 13.215 11.503 P<0.05 <0.05
针对性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是对伤、病、残患者康复治疗使用的重要手段。大量医学研究表示,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采取积极的针对性康复护理,有利于使其回归社会[3]。本文收集实验对象的护理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康复护理后,其Barthel、FCA评分评价皆要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一般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采用针对性康复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其康复效果、促进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