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

2019-07-30 09:27
关键词:阿托硬化脑梗死

李 林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中医医院,陕西 汉中 723500)

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且患病机制复杂。有研究指出[1],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脑梗死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故尽早治疗至关重要。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可靠,不及能使血脂水平得到有效调节,还可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本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月90例患者均证实患有急性脑梗死,均分成A组与B组,A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0~80岁,平均(60.25±8.49)岁。B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1~79岁,平均(60.81±8.73)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病情确诊,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有关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2周;(3)患者享有知情权,自愿参与研究;(4)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2)近期有手术史;(3)严重肾、肝、心等功能不全;(4)严重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A组:给予常规治疗:行抗血小板、降压、溶栓和抗凝等基础治疗。

B组:在上述治疗前提下,采用阿托伐他汀(生产企业:天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054)口服治疗,每次20 mg,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30 d。

1.4 评价与观察指标

(1)参考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2]评估疗效:NIHSS评分减少100~91%,病残程度0级为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46%,病残程度1~2级为显效;NIHSS评分减少45~18%为有效;NIHSS评分减少低于17%或者增加为无效。(2)观察指标:过敏、头晕、恶心和心悸。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分析

A组基本痊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疗效为82.22%;B组基本痊愈17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疗效为95.56%。A组总疗效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00,P=0.0442)。

2.2 不良反应分析

B组不良反应与A组对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相比(n,%)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因血管管腔变窄,外加管壁僵硬、增厚,血管活性物质受损,功能重构,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诱发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脑血管疾病,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他汀类药物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血脂作用明显。阿托伐他汀是一种使用广泛的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使其转化过程受阻,进而使甲羟戊酸酶生成受到阻碍,最终达到降低脂蛋白和胆固醇的目的。阿托伐他汀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线药物,能积极预防与减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另外,这种药物还可使平滑肌收缩、胆固醇合成、动脉粥样硬化受到抑制,进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研究结果提示,B组总疗效高达95.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与A组的82.22%、8.89%对比有明显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提高患者的用药耐受性,进而增强整体疗效,推动康复进程。

总之,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实用性强,可靠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于临床中。

猜你喜欢
阿托硬化脑梗死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