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刚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贵州 黔西南 562400)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急性心肌坏死或损伤及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该病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所以提高急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是相关学者目前重点研究的话题。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详情叙述如下。
本次80例分析对象,是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包括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9岁,平均(62.0±3.1)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包括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3.0)岁。经计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采取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扩血管、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Ⅱ受体拮抗剂等临床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左西孟旦注射液,初始负荷量为12 μg/kg,在10分钟内完成静脉注射,然后每分钟静脉滴注0.1 g/kg,1小时后改为每分钟0.2 μg/kg,24小时静脉滴注。
两组用药安全性: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判定标准包括显效=治疗后经检测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未出现不良反应;有效=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心功能改善显著;无效=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较差,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最终显效+有效病例数/病例总数×100%将是确定总有效治疗率的标准。
用SPSS 18.0软件分析两组数据,用n(%)描述两组计数数据。行x2检验,当比较数据的差异达到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85.0%、20.0%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高,其数据结果达到了97.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的比较情况 [n(%)]
急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该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患病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急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临床以往针对该病主要采取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扩血管、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Ⅱ受体拮抗剂等,虽然可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然而,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并不理想[2]。因此,近年来,临床研究学者已将左西孟旦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疾病。左西孟旦是目前一种特效正性肌力药,该药为钙离子增敏剂,其具有改变钙结合信息传递、与肌钙蛋白相结合及稳定心肌纤维蛋白构型的作用,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时配合临床常规治疗,可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帮助患者尽早改善临床症状。
这在本次分析结果中也已再次证明,同采用临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高,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将左西孟旦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当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将其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