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在金融领域的优势也在不断凸显,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协作性以及平等性等特征,互联网很好地实现了工作的协调发展。金融领域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再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遇与挑战。我们针对互联网金融强化政策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通过深入挖掘互联网金融强化的策略,以此推进互联网金融向前不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管理;经济
互联网金融这种金融形式是传统金融形式的一种补充和创新。他给我们金融监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也为我们金融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常见形式
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网络银行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性金融模式。首先,第三方支付是指依托于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消费者在选购完商品以后,利用第三方平台所提供的账户进行交易。同时并完成购买商品的过程。其次,大数据金融主要指的是将大量的数据集中起来,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判断。将客户的消费模式加以分析。依靠这些数据可以准确的预测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最后,网络银行主要依靠于互联网而存在。依托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然后将其保存在网站上,这种金融模式打破了时空间上的限制,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类增值服务。通常这种网络银行没有柜台和分支机构,仅仅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和办公场所。
二、互联网金融管理的基本原则
互联网金融管理应该坚持适当的原则。主要通过充分尊重金融市场价值规律的调整为前提。从而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管和调整。我们作为一名金融监管人员,应该充分尊重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尊重市场价值规律,不能违背客观市场的客观规律。我们应该避免个别企业的垄断现象出现,应该充分保证行业协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等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目前,在我国对互联网金融进行适当监管,已是当前互联网金融管理的发展趋势。其实作为金融行业,已经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到了金融创新的一种模式,我们从这里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适度性原则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我们在实际的监管过程当中应该避免出现监管过早或监管过严的现象。过度的金融监管会导致互联网金融举步不前,严重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如何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落实到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第一,互联网金融形式多种多样,其风险高低也存在差异。我们可以将这些多样化的互联网金融方式,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根据对相关金融数据的采集分析对其形式进行有效观察。第二,采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态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管理,同时对一些风险可控的互联网金融项目给予关注和指导。
我们应该进一步确保互联网金融监管一致,这一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所从事的金融业务具有一致性,其监管的目的和最终效果也是一样的。第二,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分为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两种。我们在平时的监考过程当中,将会对这两种业务方式进行线上线下的监管。努力做到监管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市场竞争不公平的现象。
三、互联网金融强化管理的策略
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强化互联网金融管理,就需要不断推进互联网的宏观调控。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到社会融资总量当中,同时可以要求网络融资平台向其报送相关的金融数据,进而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善的金融管理系统。还可以采取动态监控的方式对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监控,以此强化贷款利率的监管工作。同时,针对网络虚拟货币教育进行跟踪监测。在我国目前很多网络货币都处于封闭状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货币还会瘦到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这类市场需求,推动着互联网金融进行全面的升级。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网络货币的发展和影响進行有效的跟踪监管。特别是要对网络货币的使用范围进行不间断检测。
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完善工作。很多企业的融资都是通过信托银行机构来实现的银行体系薄弱,会给整个社会的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银行监管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风险。这些年来我国的很多银行都开始进行商业化的运作。但这儿,银行的运作模式并没有从本质上整合产权问题,可以有效避免金融风险。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模式作为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相结合的创新产物。从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在整体上已经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其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并在对传统金融行业进行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创新,对于我国的金融行业发展来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金融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管理的策略,不断从实际的工作当中探索出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互联网金融工作管理的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燕.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265.
[2]陈颖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金融经济,2018(20):13-16.
作者简介:李丰玉(1971.01.11)女,汉族,吉林延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敦化市支行,公司金融业务,客户经理,经济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