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4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治学严谨、学风浓厚、人才辈出,在省内外基础教育界享有盛名的省属一级一等完全中学,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求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做学问,不仅要学会,关键要会学”,做到“做人、求知、健体、办事”协调发展。建校以来,教学质量一直保持云南省领先地位,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材。恢复高考后,培养了40名云南省高考状元。
名师简介
鲍学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昆明市高新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现任云师大附中校办副主任,曾连续13年任校团委书记,多次荣获昆明市“优秀团干”光荣称号,多次受聘为云南师大国培项目主讲教师,多次荣获市、省、全国教学比赛的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比赛均有不俗成绩,尤其指导学生潘藤月在第十六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荣获“全国十佳小作家”提名奖,其现场作文荣获决赛一等奖。
命题原创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材料一:
我国的节日包括民间相传的纪念日、欢庆日和被国家承认的国际通用节日等。最近几年来,我国针对各个行业、历史纪念等新设立了多个重要节日。如:
2014年起,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的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6年起,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每年的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
2017年起,每年的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每年的5月30日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018年起,每年8月19日为中国医师节,每年的农历秋分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材料二:
近几年的5月20日,各地的民政局门庭若市,许多新人早早前往当地民政局排队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因“5·20”有着“我爱你”的谐音,被网友称为“网络情人节”,许多情侣纷纷选择在这天结婚,期望以有着美好寓意的日子来见证他们的爱情。除此之外,流行的网节中既有温情的“9·12示爱节”,也有喜感十足的“5·17吃货节”,甚至还有颇具戏谑意味的“8·18八卦节”“3·7女生节”“11·11光棍节”等。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点释疑 >>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试题所选的材料常常源自现实生活,抑或直接关注社会热点,极有现场感。这些材料有时会呈现整个事情的发生背景、发展始末,或者特别聚焦于某个事件的某些细节。
写作此类材料作文首先要认真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范围、理解材料的含意,从而体悟材料要揭示的中心。为避免离题,考生可以先在文题里找中心词、关键语句。其次,具体写作时,在审清材料、明确立意的基础上,选好、选准角度,拟定一个鲜亮的、态度明确的题目。文首最好用“文采句导入+概述材料+表态”的形式。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议论文展开议论思考的有效步骤。“提出问题”就是将材料里的社会生活或热点事件关注的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概括性阐述。“分析问题”时可以采用并列、递进、正反对比等论证结构。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梳理段落内部的论证层次,切忌“以例代证”。而“解决问题”就是针对“病症”开出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药方”“处方”,要么治病救人,要么正己劝人,要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其中,议论文的现实意义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写出来的议论文就会大为逊色。
这则材料体现的主要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更应该与时俱进,书写文化新篇章。节日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的,又会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上下五千年,曾经有无数节日在沉淀中延续,有的在延续中消失,我們继承着文化,也在创造着文化,比如创立节日。传统节日并非一成不变,其具体内涵可以也应该随时代而改变。民间新兴的网络节日多了不少娱乐性、趣味性,虽然容易被网友接受,但却少了几分传统节日的端庄肃穆,随便一个数字谐音就是一个节日,这并非参透了节日的内涵,也不是文化的创新。
考点延伸 >>
面对这则作文材料,可以延伸出其他的考点:坚守传统,尊重文化。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等早已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了不少人的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名师提示:材料呈现了三种节日:传统节日、外来节日、人造节日。针对年轻人对各类节日的不同态度,命题者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要求考生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经过认真分析,会发现材料涉及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也涉及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极具思辨性。写作时考生既可以全面分析,重点突破,也可以择其一端生发思考、发表议论;既可以侧重对传统的继承,亦可以侧重于中外文化的融合,或是侧重于文化的创造。
例文剖析 >>
予时光以生命
文/何劲敏
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传统节日,我能看到古人对于时光的心意考量,而在今日,我们不仅应继承这一“予时光以生命”的传统,还应活化“旧时光”的记忆,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①
自古而今,中国传统中,节日仪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犹如生命中一个个驻足的节点,我们能回望过去,憧憬未来。在循环往复的农耕时节,人们依靠二十四节气的提示,在周而复始的日子里有了生活的凭据;在井然有序的宗族社会,人们依靠清明节的到来,在代代相传的血脉中有了回望的时刻;而今,农耕已成为众多社会基础的一部分,宗族观念也逐渐被现代思潮所淡化,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与这些传统节日“断舍离”,转身拥抱现代节日呢?答案是否定的。②
一个民族,应适当地葆有其传统的习俗与节日,方能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立足现实,不忘初心,坚定地走向未来!③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时代意义也随之更迭,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予时光以生命?融时代荣光于时光便是最好的解答。砥砺前行,是民族血脉中不屈抵抗的体现:“抗战胜利日”“国家公祭日”便是矗立在新时代的一座和平纪念碑,“中国医师节”“科技工作者日”便是新时代创新精神的体现;“丰收节”“航天日”便是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的时代荣光……生活在新时代,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浪潮于此交汇,不忘昨日的历史,创造今日的荣光,时光自然能绽放出生命的灵动。④
一个时代,当有其独特的时代内涵与引领时代的精神。唯其如此,方能在世界之林的生长中,占有一席之地。⑤
时光,或许是夺人生命、带走流年的杀手,但当我们认真地凝望她时,时光就被赋予了生命。前人的心意与考量,穿越千年依旧透着微光;后人的创造与荣光,任时代更迭依旧有着勃勃生机。⑥
予旧时光以生命,予新时光以生命,而非赋旧时光于虚无、赋生命于流水。 ⑦
① 作者以富含节日文化的诗文名句开篇,以丰厚的积累带来雅致的情韵;接着迅速、高效、精准地切题、入题表态,可谓态度鲜明。
② 从历史的纵深角度,分析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排比句的使用,语言精练、内容饱满;结尾处的设问发人深思,启人思考。
③ 语言掷地有声,认知准确到位。
④ 勾连材料,对有正面引领的节日表达了充分的认可。
⑤ 见解独到,不容置辩。
⑥ 紧扣题目,总结论证,升华拓展。
⑦ 再次扣题点题,用对偶句的方式既带来结构整齐、音韵和谐的美感,又产生余味,与开篇的风格暗合。
守望中国节
文/李蓓蓓
作为赫赫文明的守望者,华夏儿女从中国节日的深处走来。一边是为各行业、历史纪念专门设立,以期守住文化之根;一边是因网络文化而“野蛮生长”,试图展望文化之兴。①
我认为,一守一望,方使中国节活色生香!②
何为节日?节日乃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仪式感,不仅是社会生活情感的载体,更是国家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倘若没有节日,何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之乐?何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愿?可见,守望中国节是吾辈之历史担当!③
中国节以历史沃土根植,方可守。④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养育我们的黄土地被渐渐淡忘。但正如泰戈尔所言:“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播种。”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我们应重新捧起这一抷黄土,去体味其中的历史温度。君可知,这黄土里汇聚着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古人创造的二十四节气、铁犁筒车的精巧设计、竺可桢的农业气候学、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梁思成先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十分准确,他说:“一个民族的自卑和自大都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让中国节根植于历史,才能产生民族自信,守住传统。⑤
中国节以今日源泉滋养,方可望。⑥
2018年11月11日,天猫仅用2分05秒交易额就冲破100亿,只因其实现了“光棍节”到“購物节”的精彩跳跃。或许有人认为,把节日商业化,便失其文化内涵。但你若采访世界各地人民,百分之八十的人会笃定地回答:“我知道,中国的‘双十一节!”
龙应台在《城市文化——在紫藤庐与星巴克之间》一文中谈道:“‘国际化是把自己敞开,让星巴克进来,进来之后又知道如何使紫藤庐的光泽更温润优美,知道如何让别人认识紫藤庐——‘我——的不一样。”切不可将别人的节日拿过来,变为空洞的消费;而应在“星巴克”越多时,能展望自己的“紫藤庐”。
从中国节日里走来,一路播种,也一路收获。
希望我们以历史沃土、今日源泉养育文明之花,守望一路芳香!⑦
① 开篇以准确的认知概述了作为华夏儿女,在传承和创新中国节日时所肩负的历史重担和文化责任。
② 快速清晰的表态,亮明观点的同时,对题目中的“守望”二字做了解构,扣紧任务加以精准论证。
③ 聚焦“节日”二字通过“乃”“不仅是”“更是”来阐述其内涵,环环相扣。
④ 分论点紧扣标题中的“守”字而来,让结构疏朗、层次清晰。
⑤ 引用恰当,有力,有深度,有内涵。
⑥ 分论点紧扣标题中的“望”字,使结构清晰,论证具体有力。
⑦ 首尾呼应,中心突出,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