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研究

2019-07-29 04:36赵一璇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长期高校辅导员新时代

【摘 要】本文论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模式构建的内在逻辑,阐述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的对象及目标,分别从新手期辅导员培养、成长期辅导员培养、经验期辅导员培养探索高校辅导员的分层培养,并分析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辅导员  分层培养  成长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C-0081-03

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培养层次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训项目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方式相对单一、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辅导员专业培训作了新的部署,《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据和工作方向。因此,新时代高校要更加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培养培训工作,而对高校辅导员的分层培养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模式构建的内在逻辑

(一)基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划分培养对象的层次。《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将高校辅导员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标准》的出台,为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也发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存在层次差异。有的辅导员已经具备了处理日常事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迫切需要进行教学科研能力方面的提升;有的辅导员则在日常管理事务中分身乏术,甚至在教学管理、院系宣传、行政管理等其他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对本职工作力不从心,欠缺工作的方式方法;有的辅导员还无法适应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受社会、家庭、自身多重因素影响,职业认同感不足,在工作上比较被动;有的辅导员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是缺乏工作热情,出现了职业倦怠等。基于《标准》,将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能够解决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提升辅导员培养的针对性,充分激发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引导处于不同层次的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笔者将高校辅导员培养对象进行分层划分为:新手期辅导员、成长期辅导员、经验期辅导员。这样的划分,一方面体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辅导员培养进行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分层培养目标和内容,提升培养适切性和实效性。

(二)基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培养目标和内容的价值导向。具体如下:

1.阶段性原则。《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提出,本规定制定的目的是“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由此看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发展目标就是实现专业化职业化,深入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论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过程性,是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新手期辅导员、成长期辅导员、经验期辅导员在培养目标和内容上的需求不同,每个辅导员的年龄、个性、社会支持、专业背景、综合素质也不同,必须充分考虑工作的需要和其个人发展的需求。因此,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内容的建构、培养方法的选择、培养过程的设计和培养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应该遵循阶段性的原则,以构建分层培养的机制,明确培养目标和内容,全面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

2.实践性原则。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观点来看,辅导员培养的根本目標是不断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使其获得一般性知识,同时获得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已完成好社会角色。因此,辅导员培养要充分贯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专业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价值导向。

3.综合性原则。《规定》中再次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职责,新时代背景也要求高校辅导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多学科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实践能力。有学者认为:“思想素质起先导性作用,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大方向;知识素质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深度,是其素质结构的主体支撑;能力素质则直接决定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和效用性。”因此,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应该围绕切实提升其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展开,设定有针对性的培养项目,全面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其职业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促进优秀辅导员骨干脱颖而出。

(三)基于新时代高校全员育人体系构建一体化的辅导员培养模式。辅导员培养应融入新时代高校教学综合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背景中系统推进,建立和健全一体化的辅导员培养模式。积极改革创新,树立一体化的工作理念,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合力优化辅导员培养的配置。

学校可以成立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心,统筹制定学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和培养规划,形成辅导员分类指导方案,帮助不同层次的辅导员制定和落实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建立个人职业成长档案,明确辅导员培养目标,建立系统化分层分类,涵盖职前、入职和职后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另外,学校学工部、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应当协力优化辅导员培养的政策和相关制度,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辅导员职务晋升机制和职级评聘机制,全面构建高校辅导员培养一体化格局。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模式的构建初探

(一)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的对象及目标。辅导员分层培养的宗旨是基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明确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路径,提供辅导员职业发展保障,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根据辅导员年龄结构和工作年限,培养对象的层次应该按照其职业生涯阶段进行划分,具体为新手期辅导员、成长期辅导员、经验期辅导员。针对不同层次的辅导员,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对于新手期辅导员,着重满足其待遇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做好职前、入职培训,鼓励其走上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尊重个人选择,体现发展的差异性,培养其成为教师和干部的后备力量。此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胜任型辅导员”。具体培养目标应设定为:内化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认同;熟悉岗位职责,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具备一定的处理学生日常管理事务的能力;能够制定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成长期辅导员,重点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参加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论文评比,考取多种职业资格证等,全面提升其职业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其提炼工作经验,形成教学科研成果,激发职业认同,培育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此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骨干型辅导员”。具体培养目标应设定为: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及辅导员工作所需要的法律法规;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独立开展学生辅导,能够有效应对学生突发事件,能够独立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具备教学科研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团队协作能力。

对于经验期辅导员,应当着重为其提供科研平台,通过建立辅导员个人工作室,打造品牌活动等,培育辅导员连续向更高层次人才队伍跃进。此阶段性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成为“专家型辅导员”。具体目标应设定为: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能力;具备深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指导年轻辅导员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和学生突发事件;具备团队领导力。

(二)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的项目和实施。高校辅导员的培养主要依托辅导员职业发展中心开展工作。同时,协同教师发展中心、青年工作委员会等机构,有针对性地实施培养培训。

1.新手期辅导员培养。新手期辅导员应参加由自治区统一组织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及学校组织的校内新入职教师培训,承担不少于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且考核合格,熟悉辅导员工作实务。

思想素质提升项目:以师德教育为主要抓手,加强辅导员对自身岗位工作职责、基本要求和工作内容的认识。主要形式包括高校教师师德教育专题讲座、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等。

知识素质提升项目:主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辅导员工作相关政策法规。主要形式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书目研读;党和国家关于辅导员工作、高校宣传、党建、团建等文件专题解读等。

能力素质提升项目: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工作方法和能力提升为主线,奠定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能力。主要形式包括教学观摩,组织新入职辅导员观摩校内外优秀辅导员授课,独立完成两门课程备课;定期举办辅导员工作沙龙,定期举办校本培训,外送参加以职业能力提升为主题的研讨班及各类短期专题研讨。

2.成长期辅导员培养。成长期辅导员应进入一线带班,使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并为其配备成长导师,助推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思想素质提升项目:加强对当今社会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增强对社会热点、难点及政治敏感问题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带领学生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文化侵袭。主要形式包括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相关学科书目研读;举办党员党性提升培训班;意识形态专题讲座等。

知识素质提升项目:鼓励辅导员提升学历,对考取博士的辅导员按照学校相关办法奖励,培育其扎实掌握党的理论和新成果,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主要形式包括选派辅导员到国内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参观考察;外送参加心理咨询师、職业规划师、职业指导师等专门培训,考取资格证等。

能力素质提升项目:注重其教学能力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帮助辅导员掌握主题教育、谈心谈话、团辅活动、党团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尤其注重提升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主要形式包括学校定期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选派取得校级以上奖励荣誉的辅导员参加学术访问、业务考察、访学研修,拓宽其对外交流平台;举办学生党建、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等专题学习班;选派参加全区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

3.经验期辅导员培养。具体培养举措如下:

思想素质提升项目: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培育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夯实职业理想。主要形式包括组织辅导员职业理想培育团辅活动、举办新时代党的理论主题宣讲等。

知识素质提升项目:进一步提升其理论素养,学习辅导员工作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和高等教育相关政策法规。主要形式包括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中外近现代史等相关书目研读;思想政治研究方法提升专题讲座等。

能力素质提升项目: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能力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帮助辅导员掌握团队管理、创新创业等工作的方式方法,尤其注重提升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水平。主要形式包括助推其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撰写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著作、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举办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团建党建等专题式的高级研修班;选派取得区级以上奖励荣誉的辅导员参加学术访问、业务考察、访学研修,拓宽其对外交流平台等。

(三)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的效果考察。辅导员职业发展具有内在的发展规律,后一层次的能力需要以前一层次的能力为基础,如果前一层次的能力欠缺,就会导致后一层次能力的形成。如果初级培养目标未能达成,可能导致辅导员职业能力基础薄弱,缺乏自身职业认同,欠缺开展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影响高校育人的效果,严重的可能直接引起辅导员离职辞职等职业生涯的中断。如果中级培养目标未能达成,可能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个人发展受到局限,无法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出的育人目标,创新动力不足等。因此,及时有效地考察培养效果,是辅导员分层培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应从制度上约束辅导员参加培训是职称评聘和职级晋升的必备条件,将培训培养的形式内化为辅导员自我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注重辅导员个人的反思和提升。引导其通过工作记录、经验总结、案例撰写、论文撰写、课题申报等方式,加强工作反思,不断调整个人职业发展的路径,找到适合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方法。

总之,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分层培养能够有效提升新手期辅导员、成长期辅导员、经验期辅导员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同时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充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为辅导员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切实培养好这支队伍,帮助其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自身也应该牢记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增强自身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和定位,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方兵.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自身发展与使命担当——基于教育部43号令的文本诠释视角[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3)

[2]孔祥慧.时论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面临的挑战与基本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3]李永山.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分层培训体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4)

[4]符成彦.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8)

[5]杨向东,马建红,邵捷.中学教师分层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5(12)

【作者简介】赵一璇(1988— ),黑龙江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学生科科长,讲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成长期高校辅导员新时代
碳会计或将开启“成长期”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微企业在成长期最容易忽略的8个财务管理问题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初创及成长期企业财务支持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