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干预对脑卒中照顾者心理及照顾能力的影响

2019-07-29 00:42李晓艺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7期

李晓艺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家庭干预后,脑卒中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及照顾能力情况。方法:将我院2018.3~2019.3接受治疗并病情好转出院的150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研究组(75例,实施家庭干预)。对两组的SAS、SDS、照顾能力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接受家庭干预后,实验组的SAS评分、SDS评分、照顾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除了可以改善脑卒中照顾者心理能力(SDS、SAS),还能提高其照顾患者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照顾者;家庭干预;SDS;SAS;照顾能力

【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7-025-01

脑卒中是一种由脑血管破裂或者脑血管堵塞而导致的脑组织损伤的急性病。我国每年大约有200万左右的发病人数,甚至高于心脏病发作率,其中,有超过一大半的患者在治疗以后仍会存在着身体不协调,不能动弹,思维能力受损等问题。出院以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要漫长的时间,不仅对患者家庭造成难以承受的经历灾难,对患者照顾者的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家属被认为是卒中的第二受害者[1] 。在研究与探讨中发现,家庭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和照顾者的心理状况,照顾能力均有良好的效益,本文就家庭干预对脑卒中照顾者的心理和照顾能力的影响展开讨论,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8.3~2019.3,1年内接受治疗并好转出院的患者照顾者150例。所有患者都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并已好转出院,照顾者和患者必须符合同吃同住的情况。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男35例,女40例,平均52.45±12.85岁)和研究组(75例,男31例,女44例,平均51.87±10.91岁)。经过数据分析,两组数据均不存在较大差距,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病情较为稳定,已经好转出院回家静养,仅需按照医嘱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在这种前提下,对照组仅需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除了常规的护理还要进行家庭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在研究期间进行常规的护理。照顾者根据医嘱、自身水平进行护理,关注患者病情,注意其需求,自行进行调整,接近常见的常规护理。

(1)饮食用药。根据医嘱,卒中照顾者给予患者少盐少油的饮食,控制患者饮食情况,并保持患者处于无烟无酒的环境。按照医嘱进行服药,不能因此耽误病情。

(2)康复训练。卒中患者康复过程缓慢,但仍有康复几率,需要照顾者悉心照顾,帮助患者进行语言、肢体动作、思维的康复训练,还有相关的预防并发症等。

(3)卫生护理。有些卒中患者情况比较严峻,处于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况,照顾者一定要注意保持患者清洁卫生,为其提供干净整洁的疗养环境。

1.2.1 家庭干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成立家庭干预小组。每个家庭干预小组至少具有主管护师、副主任、主任等人员。主任负责要具有丰富的护理知识,能对护理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调节控制,并确立总的护理方针。 副主任帮助协调主任,在主任缺席的情况下及时补上,使得护理小组避免无领导场面。主管护师要耐心,细心,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负责实际的护理操作,帮助卒中照顾者解决护理问题,并提升照顾者护理能力。

(2)建立患者档案。干预小组在执行正式的家庭干预之前应该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需包括患者的基本病情状况,如患者的发语能力,思维能力,肢体动作能力,心理状况等。此外,还需要建立详细准确的患者照顾者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人数,年龄,心理状况,对护理知识了解程度,有无护理经验等。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以后才开始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计划,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家庭干预过程中也要随时把进展记录档案里,以便最后进行比较分析。

(3)具体干预方法。护理小组通过家访、远程指导、知识教学,问题解答等方法帮助照顾者,进行家庭干预。家访:互助小组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患者家里进行实地观察,面对面观察患者情况,和照顾者交流患者情况,给予患者照顾者护理指导,实时调整护理方针。远程指导:护理小组建立讨论群组,24小时在线解决照顾者问题,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消息软件进行远程指导,必要时甚至需要开启视频进行教学。知识教学:除了让照顾者了解基础的护理知识,还要教授照顾者其他护理知识,比如一些康复知识,心理护理,还要教授照顾者锻炼患者的自理能力,并发症预防等。

1.3 观察指标

在研究中,记录分析两组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和照顾能力。心理状况主要是通过SAS、SDS来表现,而照顾能力在此则主要采用FCTI进行测评,FCTI是由Clark编制,主要包含了25个评价项目,有适应照顾角色、处理个人情绪等 [2] 。评分的规则是分数越高则照顾能力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x±s ”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照顾者SDS、SAS比较

实行家庭干预以后,观察两组SDS、SAS数据,可以看到,研究组的SDS评分、SA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00万例,是一种比心脏病发作几率还要高的疾病,属于属于难治性疾病[3],这种急性病对患者和患者的家庭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治疗脑卒中这種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好转出院以后也需要有人照顾,进行悉心呵护。脑卒中疾病随着症状的轻重不同,常常伴有行动受限,肢体不协调,思维受损,发语困难等不同的症状,对于患者和家庭来说会造成想不到的挫折,会降低病人及家庭成员的家庭功能水平[ 4] 。

脑卒中不仅使患者心情失落,对照顾者的心里情绪也有很大的影响。有研究发现,患者的症状越严重,对照顾者的负担就越大,焦虑及抑郁评分越高。目前脑卒中患者出院以后的主要场所是家庭。而一般采取的也是常规护理,但由于患者照顾者多为患者亲属,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等原因患者往往不能得到适合的护理。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在不同的康复阶段有着不同需求,而实际上,患者的这些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事实上,脑卒中患者需要的护理比较细致,需要具备较专业的护理知识,它不仅是身体的护理,还有心理上、思维上的护理,后者在康复过程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这些对照顾者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针对常规护理的弊端,有研究者开始讨论新型护理方式。

家庭干预就是一种新型的更高级,更能契合患者和照顾者心理和身理需求的护理方式,具有更专业更细致周到的特点。不仅可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更快康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也能改善,重点是对患者照顾者也有重要的意义,能缓解改善照顾者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还能提高照顾者照顾水平。本文通过对我院病情能好转出院回家康复的病例进行分组研究,通过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家庭干预对脑卒中照顾者的心理和照顾能力有极大的改善作用,值得在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琳.探讨家庭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及照顾能力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88-89.

[2] 陈琳.探讨家庭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及照顾能力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88-89.

[3] 李林艳,曹欢欢,郜娜,张雪莹,王宁.家庭延伸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出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01):124-125.

[4] 李静,张艳伟,刘纯纯.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抑郁状态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21):2637-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