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 王晓燕 刘爽 邓瑞 隋福荣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该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果 4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平均住院时间为(26.45±5.23)d,除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外,剩下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血淀粉酶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需要及时地对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CT、B超以及血脂、血糖等多项检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糖尿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5(a)-0033-02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致病原因为患者机体胰酶因多种因素于胰腺内被激活,从而造成胰腺组织出现自身消化或坏死,最终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恶心、腹痛或发热等[1]。糖尿病是临床上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紊乱所致,对人们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合并症,且两种疾病会相互影响,若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加重患者疾病。基于此,该次研究对象选取该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现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2.48±7.26)岁;糖尿病病程2~14年,平均糖尿病病程(7.15±2.26)年。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及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②所有空腹血糖TG值在11.3 mmol/L及以上,或TG值于5.65~11.3 mmol/L见但血清呈现为乳糜状;③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该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伴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精神障碍以及沟通障碍者;②处于哺乳期、妊娠期;③因胆道梗阻等因素导致的急性胰腺炎。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B超、CT、血脂、血糖、血常规以及电解质等检查毛巾血糖仪检测后所有患者的血糖值在5.01~22.38 mmol/L之间,平均血糖值为(16.23±7.01)mmol/L;血淀粉酶在137~2 057 U/L之间,平均血淀粉酶值为(1523.26±154.17)U/L;甘油三酯5.67~18.32 mmol/L,平均甘油三酯为(9.45±1.23)mmol/L。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均需禁食,采用置管抽气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然后根据患者实际血糖情况采取适量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并根据患者电解质情况予以适当的静脉补液治疗,旨在确保患者的电解质平衡,避免发生休克[3]。除此之外,对胰腺炎采用如加贝酯、抑肽酶等生长抑素以及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予以静脉注射治疗,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因患者胃酸过多分泌。在此基础上采取静脉注射方式予以其肠道营养支持,并采用广谱抗生素等予以静脉给药,旨在避免患者肠道感染。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体温、血糖、白细胞、电解质以及血淀粉酶等指标的监测,同时需要对患者腹部、X线、B超以及CT等检查,对患者病情发展进行观察[4]。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血淀粉酶以及甘油三酯等血糖水平。
1.4 疗效判定
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血淀粉酶、白细胞以及尿中胴体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经B超检查均为正常状况;②有效:临床症状与B超检查均有所好转,且尿中胴体减少,血淀粉酶与白细胞略高;③无效:上述症状均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经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4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治愈23例(57.50%),有效16例(40.00%),无效1例(2.50%),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住院时间为6~48 d,平均住院时间为(26.45±5.23)d,除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外,剩下患者均痊愈出院。
2.2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
患者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血淀粉酶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当患者血糖越高,则糖尿病酮症或者酮症酸中毒症状则越发明显,急性胰腺炎会造成患者胰腺组织的破坏,减少胰岛素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升高患者的胰高血糖素,从而加重糖尿病病症,并诱发酮症发生[5]。糖尿病患者处于急性应激状态时能够促使其代谢紊乱而迅速地严重恶化,由于糖尿病与急性胰腺炎两种疾病会相互影响,极其容易导致患者病情的恶变,因而为了挽救患者生命需要采取及时有效治疗。为了能够对糖尿病酮症予以纠正,患者在禁食时需每日予以静脉补充维生素与葡萄糖,旨在为患者补充每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从而抑制脂肪分解的发生[6]。除此之外,还需要联合降血糖、抗菌素、胃肠减压、生长抑素以及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同时还需要加强生长抑素对血糖影响的关注。对于空腹血糖在10.0 mmol/L以上或者合并酮症患者,在治疗中主要采用输液泵持续静脉泵入或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方式,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对用量及滴速进行及时调整。同时加强对患者血糖检测,4次以上/d,旨在避免发生低血糖。该次研究结果表明,4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平均住院时间为(26.45±5.23)d,除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外,剩下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血淀粉酶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患者予以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在临床上需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B超、CT检查、血、尿淀粉酶以及血脂等多项检查,防止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7]。而随着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糖尿病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胰腺功能造成了破坏,加重了糖尿病患者病情。因此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采取胰岛素血糖控制治疗,通过补液支持、抗生素、生长抑素与质子泵抑制剂等进行对症治疗,从而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需要及时地对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CT、B超以及血脂、血糖等多项检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瑶,王营.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2018,23(7):423-425.
[2] 吴超.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连续性血糖监测和整体性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研究[J].糖尿病天地,2018,15(7):271.
[3] 陈华珍,卢巧梅,高祥.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9):172-173.
[4] 魏荣龙,吴孟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1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0):51-52.
[5] 吴菲菲.对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3):255-256.
[6] 周娟,谢丽梅,王攀云,等.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147-148.
[7] 陈怡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7,7(36):111.
(收稿日期: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