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的判断性评价意义分析

2019-07-29 06:09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谋士东吴刘备

杨 明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

在马丁提出的评价系统中,判断性成分是态度系统的三个范畴之一,涉及对行为的评判,表达作者或说话者对行为的态度。[1]判断是伦理性的,依据一定的社会准则对人类行为作出褒贬评价。判断可以分为社会评判(包括态势性、能力性、可靠性)和社会约束(真诚性、恰当性)两类。

本质上,“舌战群儒”仅仅是一次辩论,话题并未涉及是否联合抗曹这一政治目的。结合上下文可以得知,这场辩论的结果对东吴最终决策的确定并未起到明显作用,甚至不如诸葛亮以《铜雀赋》游说周瑜有效果。因此,本文并不试图深究小说和历史真实性方面的差异,也不对小说作者的创作目的或潜在评价主旨作主观臆测,而仅从文本角度分析判断性态度成分对文本评价意义构建所起的作用。

一、判断性成分对构建评价主旨的贡献

“舌战群儒”这一片段中共出现264个体现态度意义的评价成分,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态度系统各评价类型分布

显然,判断成分远高于情感和鉴赏成分。能否依此断定判断成分在整个文本评价意义的构建中起关键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证明。例如,文本中有关辩论起因和结果的表述包括:

(1)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2)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

(3)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4)虞翻不能对。

(5)步骘默然无语。

(6)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7)陆绩语塞。

(8)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9)程德枢不能对。

(10)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可以看出,辩论因东吴谋士认为诸葛亮前来“游说”[判断:恰当性-]而“以言挑之”[判断:恰当性-],诸葛亮意图“难倒”[判断:恰当性-],张昭进而“说得孙权”而起。辩论中,双方均从社会规范和伦理方面对对方的行为和能力作出评判。最终,诸葛亮“对答如流”[判断:能力性+],而东吴谋士或“无一言回答”[判断:能力性-],或“不能对”[判断:能力性-],或“无语”[判断:能力性-]、“语塞”[判断:能力性-],或“羞愧”[情感:安全性-]、“低头丧气”[情感:愉悦性-],全都“失色”[情感:安全性-]。整个过程中,体现判断意义的成分占了多数。

在读过文本之后,读者或多或少会对诸葛亮和东吴谋士作出能力和道德上的评价,这些评价往往与判断成分体现的评价意义一致。因此,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作用上,“舌战群儒”中判断成分占优势是必然的。

二、判断系统内部范畴的选择与评价主旨的构建

文本中包括206个判断性态度成分。经过细分后,各内部范畴的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判断意义内部范畴分布

依据表2数据,很容易得出“能力性和恰当性成分判断意义内部范畴分布中比重最大”的结论,但是单纯的数字对分析文本评价意义的构建意义不大。因此,本节将区分判断成分的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对比分析各判断范畴的分布规律,发现评价主旨构建与判断范畴选择之间的关系。

1.东吴谋士和诸葛亮对对方的评价

作为直接参与者,东吴众谋士和诸葛亮之间的辩论大部分是直接针对对方展开的。例如:

(11)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

(12)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

例(11)中,虞翻评价诸葛亮“军败”[判断:能力性-]、“计穷”[判断:能力性-],由此质疑诸葛亮的能力性;例(12)中,诸葛亮认为薛综“以天数归之”[判断:恰当性-]、“无父无君”[判断:恰当性-],是对其道德,即恰当性的评判。

在几组针锋相对的对话中,诸葛亮与陆绩的辩论尤为特殊。首先,陆绩关注的是刘备的出身,并未针对诸葛亮本人;诸葛亮的回应却夹带了对陆绩能力的评价。例如:

(13)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

(14)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在诸葛亮看来,陆绩是“小儿”[判断:能力性-]见解,“不足”[判断:能力性-]与自己这位“高士”[判断:能力性+]对话。此外,陆绩“怀橘遗亲”的故事作为宣扬孝道的经典而传世,自元代起还被列入《二十四孝》,但诸葛亮却是笑着提及此事。在“舌战群儒”过程中,除了回应张昭的“哑然而笑”,这是诸葛亮唯一一处笑着应答。虽无法确定是不是讥笑,但诸葛亮应该并不认可陆绩的行为。

经过整理和分类,文本中双方互相评价的判断成分分布如表3、表4所示。

表3 诸葛亮评价东吴谋士的判断成分分布

表4 东吴谋士评价诸葛亮的判断成分分布

可以看出,双方在评价对方时均大量使用消极性成分,而且双方互相评价的关注点不同。东吴谋士看到诸葛亮的风采后(全部为积极态势性成分),将辩论的重心放在质疑诸葛亮的能力上,大量使用消极能力性成分,这让诸葛亮显得并不可靠(全部为消极可靠性成分);而诸葛亮选择从道德角度反驳,使用大量消极恰当性成分。结合上下文可知,诸葛亮一直享有“得一可安天下”的名声,出山后却屡遭败绩;东吴当时国力并不弱,朝中文臣却主张投降。因此,双方所选择的评价重点是符合这一背景的,与试图构建的评价意义一致。

2.东吴谋士和诸葛亮对曹操和刘备的评价

舌战过程中,双方都用大量篇幅对刘备和曹操两个未在现场的人物进行了评价。涉及这两人的判断成分共47个,具体分布如表5、表6所示。

表5 双方对刘备评价的判断成分分布

表6 双方对曹操评价的判断成分分布

这些数据显示:东吴谋士对刘备的评判多是消极性的,对曹操的评价则全是积极的,显示出他们对刘备能力、出身的质疑和对曹操的忌惮,这与当时文官中存在的投降倾向吻合。诸葛亮多从行为的恰当性方面评价刘备,并谴责曹操,从而强调了刘备“大仁大义”[判断:恰当性+]和曹操“乱臣”[判断:恰当性-]、“贼子”[判断:恰当性-]的人物形象,这与诸葛亮的政治立场是一致的。

需要指出,双方对刘备的评价中都出现了看似与评价意义主体相矛盾的情况,例如:

(15)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

(16)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

例(15)中,张昭认为刘备“纵横寰宇”[判断:能力性+]、“割据城池”[判断:能力性+],是对其能力的积极性评价;例(16)中,诸葛亮坦陈刘备“军败”[判断:能力性-]、“寄迹”[判断:能力性-]、“兵不满千”[判断:能力性-]和“将止关、张、赵云”[判断:能力性-]等能力不足的事实。那么,这些判断成分所体现的是否就是这些直接的评价意义呢?这个问题需要结合上下文来解决,请看例(17)(18):

(17)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

(18)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

对比例(15)(17)可以发现:在“未得先生之前”和“先生自归”之后,刘备经历了从“割据城池”[判断:能力性+]到“弃甲抛戈”[判断:能力性-]的变化。张昭提出了“反不如其初也”的疑问,对诸葛亮的能力性进行了消极性评价。同样,例(16)中的消极能力性评价,是为了衬托例(18)“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的成就,间接对诸葛亮的能力性作了积极评价。因此,这两处判断成分所体现的评价意义与评价主旨并不冲突。

对评价意义的分析和判定,应当以文本和文化语境为基础,避免对文本作者意图的过度解读。例如,诸葛亮对刘备多是积极的真诚性和恰当性判断,而对曹操都是消极判断。对此,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判断意义的构建与诸葛亮的政治立场和劝说孙权“联合抗曹”的目的吻合。至于这种设定是否暗含作者尊刘贬操的情感态度,我们无从得知,至少仅从“舌战群儒”中无法充分证实。“但语义也不是因人而异的:各自的解读的确可能出现差别,但一般不会彼此错位到离奇的地步”[2]。

三、结论

在语言评价系统框架内,本文分析了“舌战群儒”中的判断性态度成分。这些成分贯穿“舌战”全过程,体现了三个特点,即与情感和鉴赏成分相比,判断成分占绝对优势,并对构建文本评价意义起关键作用;判断成分内部范畴的分布与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评价主旨有关,并基本保持一致;情感、鉴赏成分可能会体现判断意义,判断成分也可同时体现情感、鉴赏意义。结论证明,依托评价意义分析文体能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提供有益的辅助,帮助读者从多个角度赏析文本。

猜你喜欢
谋士东吴刘备
东吴·名家
读懂刘备
三国谋士贾诩:“跳槽”是个技术活儿
诸葛亮治蜀思想研究
扣子里的智慧
刘备与徐州
东吴为何没有五虎将
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成语巧连线
刘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