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
841000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心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状动脉急性以及持续性缺氧、缺血等症状导致心肌坏死,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该疾病合并症相对较多,其室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多以连续性早搏为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与控制,易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现阶段,以利多卡因、胺碘酮为常用治疗药物,可有效缓解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促进疾病康复。据临床相关研究表明,采取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减轻疾病痛苦,相比于利多卡因效果更满意[2]。为此,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的效果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比组男22例(51.16%),女21例(48.84%),年龄51~68岁,平均(57.68±3.29)岁。试验组男20例(46.51%),女23例(53.49%),年龄52~70岁,平均(57.71±3.0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全部患者给予心电图检查,并检测血压和血糖。对比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以静脉滴注的形式给药,第1次药物剂量为1.5 mg/kg。然后再给予静脉泵入,2 mg/min,观察患者实际情况,若在药物治疗10 min以内,症状无改善,可再次行静脉注射,剂量为1.5 mg/kg。试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静脉推注,第1次用药剂量为3 mg/kg,需将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其次再给予静脉泵入,药物剂量为1 mg/min,1 d内药物剂量不能高于1 000 mg。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室性心动过速全部消失,且室性早搏降低范围>85%;②好转:心动过速有所缓解,且室性早搏降低范围低于85%,但高于50%;③无效:室性早搏降低范围低于50%,病情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含呕吐、低血压以及头晕症状。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试验组呕吐1例(2.33%),头晕1例(2.33%),低血压1例(2.33%),不良反应率为6.98%。对比组呕吐4例(9.30%),头晕2例(4.65%),低血压3例(6.98%),不良反应率为20.93%。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3,P=0.004,P<0.05)。
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率及发病率相对较高,受情绪变化、便秘、大量饮酒、劳累过度等因素,导致疾病诱发,以发热、出汗、休克以及心力衰竭为临床症状。若患者病发后,会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等情况,导致心脏起搏点和传导通路之间异常改变,最终诱发心律失常。而在心律失常中尤其常见的属于室性心律失常,会使心肌缺氧程度明显加重,对心功能造成损伤[3]。因此,为了有效降低疾病致死率,减轻患者痛苦,需对室性心律失常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胺碘酮等,且不同药物在其治疗效果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利多卡因其本质上属于膜稳定剂,可对K+外流起到阻碍作用,但由于该药物浓度相对较高,易引起心律失常,并且对于疾病致残率、病死率影响较小,使其整体质量效果欠佳。而胺碘酮属于抗心律药物,在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疗效。其药物具有较高安全性,且药效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有助于确保内环境稳定,能够对Na+内流起到抑制作用,使其动作电位得以延长,有助于延缓患者心房肌纤维。同时,该药物能够对血管平滑肌直接发挥作用,便于控制电流传递速度,进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最终减少心肌耗氧量。此外,胺碘酮药物对于心脏可起到保护作用,使心室电稳定性得以明显提高,避免心室、心房缺血以及缺氧等情况,有助于扩张冠状动脉,起到缓解冠状动脉血流量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胺碘酮药物能够有效扩张冠状动脉,使患者心率趋于平稳状态,与利多卡因相比较,安全性更高,疗效更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将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获取满意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对于疾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