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佑建 郭玉琨
(1 四川宝石花医院肛肠疝血管外科 四川 成都 610213)
(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 四川 成都 610213)
近几年肛肠科中肛瘘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也引起了广大医学研究者的重视。其致病原因主要是肛肠周围的皮肤组织与直肠相互连接的管道由于感染发生异常改变。临床上有效救治手段是手术治疗[1];主要使用合理的操作解决肛管直肠环与肛门括约肌之间的这一管道是保护肛门生理功能的关键。最佳的肛痿手术,要求治愈肛痿,尽量减少肛门畸形和术后功能障碍等治疗缺陷,加快治疗恢复时间[2]。随着临床医学发展,LIFT术的发展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次着重探讨使用LIFT术对肛瘘患者进行救治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12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肛瘘患者共计80例,按不同术式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选人群男女比例为1:1,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需要进行身体基本情况的检查,保证患者在良好的状况下进行手术。主要包括肛门指检,使用探针对肛门内环境进行仔细分析,找到病变主要位置[3]。
1.2.1 对照组
实施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局部麻醉后,处于最佳姿势即侧卧位。首先确定病变位置,然后进行常规手术[4]。手术完成后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宜食用液体食物,同时注意营养的补充。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进行LIFT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经内外括约肌间沟入路。患者行腰麻或全麻后,常规消毒,取左侧位,通过探针探查瘘管走向。经瘘管上方于探针引导下沿肛缘括约肌间沟作一大小约1.5~2.0cm的弧形切口。②外口注水辨别内口。经外口注入生理盐水,以此来辨别内口。③止血钳挑起括约肌间瘘道。经切口处沿内外括约肌间将瘘道分离,止血钳将完整分离的瘘管挑起[5]。④结扎缝合括约肌间瘘在内括约肌处的内口,经瘘管进入内括约肌下缘,以3~0可吸收缝线贯穿缝扎括约肌间瘘在内括约肌处的内口。⑤搔刮瘘道。用刮匙彻底将内外括约肌间的瘘道内的坏死组织搜刮干净。⑥探察见瘘管走形明确;⑦缝合外括约肌处的缺损。
评判标准是根据治疗后患者的愈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患者愈后临床症状消失,切口恢复良好,为痊愈[6];患者相关疾病症状有所改善,但是切口没有完全恢复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是创口没有愈合迹象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没有改善,且创口有脓液流出,症状有所加重为治疗无效;对术后两组患者1、2个月的肛门功能进行比较,采取肛门失禁严重性指数(FISI)[7]评定,其分成排粪频率、失禁类型两方面,0~61分,评分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成反比。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治疗疗效要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FISI评分差距显著,实验组的术后1个月和2个月的FISI评分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要低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 FISI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 FISI 评分比较(±s,分)
组别n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实验组40 0.65±0.190.46±0.12对照组404.76±1.1 42.71±0.72
肛瘘属于肛肠科常见一种难治性疾病,一般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8]。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进行根治,近几年临床应用LIFT术进行治疗取得了突出的疗效。本次使用LIFT术治疗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优于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7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中手术术后1个月和2个月的FISI评分都很低,而对照组中患者的FISI评分比实验组高,意味着实验组患者肛门恢复情况要好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赵云[9]的研究结果一致,主要是因为采用LIFT术治疗肛瘘,手术切口沿肌纤维方向,取沿肛缘的弧形切口,内、外括约肌间分离时肛门括约肌不会出现断裂受损情况,在切口愈合后,不会发生肛门缺损;切开瘘管内口,使得感染源得到完全控制,术后不易复发[10]。
综上所述,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肛瘘患者经改良LIFT术治疗后疗效显著,治疗有效率提高,肛门功能不受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