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心内科患者强化气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2019-07-29 09:56:44
关键词:心内科高龄死亡率

王 茹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安徽 合肥 230011)

心内科在临床中又称为心血管疾病,主要针对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早搏、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实施诊断和治疗,临床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为老年群体[1]。机体随年龄不断增长,其生理机能及免疫能力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衰退,一旦发病不仅会影响其正常生活,也会对其重要脏器造成损伤,故而在其治疗中应辅以护理干预,以最大程度上对其健康提供保障。本院围绕高龄心内科患者护理开展研究,就42例高龄心内科患者采用强化气道护理干预,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高龄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1)患者均为心内科疾病,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早搏、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2)均收治于我院心内科室;(3)自愿参与研究并配合护理工作开展;(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合并严重肢体残缺;(3)抗拒或抵触研究开展;(4)参与其他研究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与组和研究组,各42例。研究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74~88岁,平均(82.4±1.1)岁;参与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74~88岁,平均(82.3±1.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对比结果显示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与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实施常规气道护理,合理控制患者病房环境,包括室温及空气质量,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系统情况,根据其需求协助其开展翻身及排痰处理;研究组采用强化气道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严格执行并制定探视制度,确保患者正常休息时间,将病房内温度控制在21℃~24℃,湿度控制在50%~60%,并确保空气的流通;定时对室内进行消毒,侧重于针对患者经常触摸的物品;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辅以支持,结合病情及身体状态制定运动干预计划,诸如慢走、太极、瑜伽等;对于病情不佳患者,应协助患者开展翻身、扣背等处理,并定时按摩患者四肢,避免长期卧床引起压疮风险。

1.3 研究指标

干预2个月观察效果,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及干预后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呼吸流量峰值(PEF)、第1 s用力肺活量(FEV1)等肺功能指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计量数据的处理,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的处理,检验采取卡方x2;当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2/42),参与组并发症发生率23.81%(10/4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

2.2 死亡率对比

研究组死亡率2.38%(1/42),参与组死亡率16.67%(7/42),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参与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4.974,P=0.026)。

2.3 PCO2、PO2、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对比

研究组PCO2、PO2、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参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PCO2、PO2、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PCO2、PO2、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PCO2(mmHg) PO2(mmHg) PEF(L/s) FEV1(%)研究组 42 41.65±4.26 84.45±10.28 4.84±1.11 86.79±2.34参与组 42 34.39±4.22 74.15±10.22 3.21±1.16 80.41±2.21 t 7.846 4.605 6.580 12.846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心内科患者大多存在呼吸困难症状,部分严重者甚至需要建立给氧或气道插管以维持期正常呼吸需求[3]。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年龄较大、病情易发展、并发症发生风险高等特点,使其在治疗中极易受外在因素影响而导致病情恶化,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死亡。以往临床在针对高龄心内科患者实施治疗时多辅以常规护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呼吸状态,但整体干预效果不佳,无法对患者及临床需求进行满足。强化气道护理是临床针对呼吸困难或心肺疾病患者实施的干预,护理人员进一步分析气道护理工作内容,严格掌握气囊充气量,正确固定以确保氧气正常供给;在吸痰处理时,应了解患者气道损伤情况,尽可能结合其实际情况调整吸力大小,可有限将吸痰管方式到无菌盐水中,负压应控制在80~120 mmHg;同时吸痰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痰液的颜色、气味及性质等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从而确保患者呼吸通畅[4]。本研究结果,研究组经强化气道护理干预后,其并发症发生及死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发生率(4.76%)、(2.38%),低于参与组的(23.81%)、(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患者PCO2、PO2、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增强,证实强化气道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在高龄心内科患者中采用强化气道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同时,使患者PCO2、PO2、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得到增强,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内科高龄死亡率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02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8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科学之谜(2020年6期)2020-08-11 07:37:21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56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10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