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2019-07-29 09:56:40朱孝玉
关键词:交接班沟通模式神经外科

朱孝玉

(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400)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变化速度快,交接班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能够清晰的陈列出患者的临床问题,并指出未来待完成的任务,方可使患者得到妥善的治疗。常规交接班模式下,漏项、信息传递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等问题极其常见,对患者病情的康复不利。有研究指出,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到护理过程中,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于本院神经外科的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4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方法,观察了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观察组性别:男1名,女20名,年龄(34.51±3.70)岁,工龄(4.15±1.45)年。对照组性别:男2名,女19名;年龄(35.13±2.97)岁,工龄(4.38±1.60)年。两组护理人员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交接班,观察组应用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方法如下:(1)事情(Situation,S):交接班护理人员,应对“事情”进行核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床位号等。核对后,交班护理人员还需向接班护理人员传达患者的需求。(2)背景(Background,B):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应首先阐述“背景”,具体包括患者的临床资料、目前病情、治疗情况、阳性体征、检查结果等。使接班的护理人员,能够了解患者过去疾病的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护理方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3)评估(Assessment,A):交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当前的病情进行评估,详细阐述护理期间所观察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病情的改变情况,使接班护理人员能够参考以上数据,对患者进行护理。(4)建议(Recommendation,R):交班护理人员应根据过去的护理情况,以及患者的病情,给予接班护理人员护理建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事情”交接(94.58±1.20)分、“背景”交接(93.77±1.28)分、病情评估(93.64±1.85)分、交接建议(95.32±1.60)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交接班质量评分(±s)

表1 交接班质量评分(±s)

组别 事情(分) 背景(分) 评估(分) 建议(分)观察组(n=21) 94.58±1.20 93.77±1.28 93.64±1.85 95.32±1.60对照组(n=21) 80.19±2.74 82.79±3.26 80.33±1.66 81.25±1.47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神经外科的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缺乏固定的流程,交接班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极易遗漏相应的事项,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开展不利[1]。

SBAR沟通模式,包括“事情”、“背景”、“评估”、“建议”四大流程,要求护理人员以该流程为依据,补充交接班内容。将该模式应用到交接班的过程中,可避免出现事项遗漏的问题,且可使沟通内容清晰、明确、完善,有助于为未来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本文研究发现,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与采用常规方法交接班相比,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各项得分更高,提示交接班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与实施常规护理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到神经外科护理交接班中,能够有效提高交接班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交接班沟通模式神经外科
SBAR沟通模式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8:00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你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吗?
文苑(2015年11期)2015-11-09 11:20:33
你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吗?
文苑·感悟(2015年11期)2015-07-05 15:24:44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