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9-07-27 10:40嵇士友
职业·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合作分组分层

嵇士友

摘要:“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质上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该种资源,组织学生形成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兴趣。因此,本文对“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具体论述,以优化技工院校机械加工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知识水平。

关键词:机械加工教学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技能培养

针对目前技工院校实际教学状况,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由于技工院校中学生之间存在很=人的差异性,应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能缩短学困生和学优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对“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实际应用的途径和建议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此完善和改进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简介

1.“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学模式逐渐多样化,“分层、分组、合作”形式主要针对班级中在能力、知识方面有差异的学生实施科学的分组,这不仅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利用了差异性资源形成合作形式的一种学习方式。

笔者认为,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之间具有的差异性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而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在较短的时问内拉近学困生和优等生之间的距离,这对学生的个人的成长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

另外,“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灵活定和实用性,该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保障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平均分配,并按照这种多元化的层次予以分组,将“合作”和“分层”充分结合,创新了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升以及个体能力的锻炼。

2.“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教育领域中存在一种重要的教学理论一一教学形式最优化,该理论强调个别指导、分组学习与集体讲授教学模式的充分结合。就教学形式而言,“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形式的最优化。“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能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更适应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进而保障了教学和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适应性。“分层、分组、合作”一方面照顾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有效提高了实际教学的效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的理论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对学习经验进行相互的交流,进而增强学习的效率。对同样的知识和理论,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的角度存在差异性。冈此,只有合作学习才能相互促进。从这个角度来说,“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二、“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教學前的准备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要对技工院校班级巾学生的状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合作精神以及价值观等因素对他们的影响重大,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能为教师在分层、分组阶段提供可靠的依据。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实际调查,例如分发集体调查问卷、个别访谈以及观察等,而后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为“分层、分组、合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还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例如,在实施“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前,邀请资深教学名师和学者为技工院校的教师做前沿报告,使教师能充分了解“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对“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学习,进而熟练的运用该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教学服务。

2.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分层和分组

在了解每位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后,对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后,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层和分组。

实施分层的环节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的保护。因此,在对各个小组进行命名时,分别命名为A、B、C三个层次,即基础、普通以及提高层。但是对学生进行分组是显性的,根据班级中实际的人数和每个学生自身的能力,达到“班内有组,组组同质、组内有层、层层异质”的效果。

教师在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机械式的按照成绩高低来分层和分组,应采用综合分析与动态分析法,对心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影响学生的冈素予以重视,在对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同时,还注重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3.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理念实际应用中,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组,还要对将要学习的机械加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分组。

一方面要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分层,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实际能力水平作为重点考虑条件,进而来确定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对学牛开展教学活动时,C层学生主要以模仿性的学习为主,通过简单的模仿使一些学困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基础知识;B层学生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并强化机械加工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基本方法;要为A层学生制定具有创造性的教学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层,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进步情况对学期大纲中的内容进行分解,并考虑到每个小组中优等生和学困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把机械加工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地讲解给学生。

三:技工院校机械加工教学中应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教学策略方面

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尤其是为学困生的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学牛的实际学习状况及时进行调整,并让学生为自己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让不同组间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复习,这有助于学牛全面掌握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并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网,进而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

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予以尊重,并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知识的总结,尤其是对学困生的课程辅导,使学困生能完成对机械加工课程的深入学习。

2.充分运用互动性教学

“分层、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困生的学习,利用的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学优生能在理解教师讲授的课程后帮助学困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强化课堂的互动性,动静结合,让班级中各个小组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对技工院校的学生实施分层和分组,主要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合作学习。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中实施的所有教学策略主要是服务于合作学习。在机械加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提出相应的问题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实现小组成员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和结果达到统一,并进行班级讨论,最终实现对机械加工知识的深入学习。所以,在技工院校机械加工学科中实施分层、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应充分运用互动性教学。

3.构建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效果,对技工院校机械加工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在实施“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后,应定期对学生学习机械加工课程的效果进行教学评价。

通常情况下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学习成绩的评价,但实际上的教学效果评价更全面。不仅要对学生一段期间内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更要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对“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的优劣予以全面的掌握。

构建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能对新型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评价,另一方面能为改善机械加工课程教学模式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在实施“分层、分組、合作”的教学模式时,应深入探究并构建优质的教学评价体系。

四、小结

在技工院校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文化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使得机械加工学科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主要优势是能充分的利用学生差异性,进而开展互动性极强的教学活动。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在应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和分组,同样要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分层,并按照学生学习的状况及时进行调整,进而为中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丁恩安.科学进行分层分组教学提高中职数学学习效能[J].教育教学论坛,2015(3).

[2]李建英.中职机电专业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

[3]胡玉才.高职机电专业“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5(8).

猜你喜欢
合作分组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分组搭配
雨林的分层
怎么分组
分组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