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男
[寄生植物连载·八]
蛇菰科( Balanophoraceae)的一些寄生植物,与上期介绍的锁阳,多少都会有一些关系。现在的分类系统主张把锁阳属归到蛇菰科里面,无论是形态特征还是分子方面,锁阳属都和蛇菰科的种类有很多的相似性。
在药用方面,蛇菰科的种类也作为药用植物被人们使用,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常都能看到各种蛇菰科的植物在街上售卖。因为其药用价值,蛇菰有很多诸如鹿仙草、土苁蓉、文王一支笔、通天蜡烛等的名称。有人还会将蛇菰作为锁阳的代用品使用,少部分人将蛇菰抵充锁阳来售卖,虽然从价格上有很大差异,但蛇菰类的药用价值也不可低估。
蛇菰科据最新的《Flora ofChina》记载,中国一共有2属13种,其中盾片蛇菰属(Rhopalocnemis)只有盾片蛇菰(Rhopalocnemis phalloides)1种,蛇菰属(Balanophora)就比较多,一共有12种,是国内除了列当属(25种)之外种类最多的全寄生植物。
蛇菰这类植物,是全寄生植物中最容易被人们误认为菌类的。特别是一些雌雄异株(异序)的种类,雌花序中的雌花非常小,让人看不冉花的样子,和红蘑菇刚长出子实体的样子非常相似。简直就是长着蘑菇的嘴脸,其实是实打实的高等植物。
前面有一期有说过“菰”字以前是同“菇”的,至于为什么叫蛇菰,没有找到确切的说法,不过基本上含有“蛇”字的植物都可以人药,蛇菰也一样,蛇菰属药用植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化学成分有三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和甾体类等,具有抗炎镇痛、解酒保肝等药理活性,其深入开发及利用备受关注。
不同种类蛇菰属植物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较大的差异,比如红冬蛇菰(Balanophora harlandii)的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亚硝化作用,因此在抗氧化剂的研究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筒鞘蛇菰(Balanophorainvolucrata)中乙酸乙酯类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蛇菰科是一个在形态结构上比较特别的类群,种之间的形态差异比较大,这也让我们能比较容易区分不同的种类。盾片蛇菰属的花序上有盾状的鳞片,很容易和蛇菰属区分开。蛇菰属的种类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雌雄花序异株(序)的,比如疏花蛇菰(Balanophoralaxiflora)多蕊蛇菰(Balanophora polyandra)和印度蛇菰(Balanophora indica),两种花序有明显的差别。另一类就是雌雄同序的了,比如川藏蛇菰(Balanophora fargesii和杯茎蛇菰(Balanophorasubcupularis),雄花数量很少,长在花序的下部,上部是雌花。同一个大类的种类又可以根据雄花的组成数量,鳞片叶的生长方式来区分,比如川藏蛇菰雄花3数,而杯茎蛇菰的雄花4数。
虽然蛇菰属各个种之问的形态比较好区分,但关于它们的生存方式却报道的比较少,就连最基本的寄主植物信息也很少。已知的几个是筒鞘蛇菰寄主为粉背南蛇藤(Celastrushypoleucus)、 山桂花( Bennettiodendron leprosipes)和杜鹃花属(Rhododendronsp.)植物。 红冬蛇菰(Balanophora harlandii)的寄主为大麻属(Cannabis sp.)和葛属(Pueraria sp.)植物,所以它又被叫做做葛菌。还有鸟黐( chi)蛇菰(Balanophora tobiracola)的寄主为海桐花属(Pittosporumsp.)和石斑木属(Raphiolepissp.)的植物。除此之外,其它的种类的寄主就没有相关的研究和报道。
除了寄主植物,蛇菰科植物的传粉方式和种子传播方式也是少有研究的。笔者曾观察到膜翅目(Hymenoptera)的蜂类和蚂蚁有在疏花蛇菰雌雄花序上访花的现象。除了膜翅目,鳞翅目(Lepidoptera)的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偏爱白色、淡红色或红色;双翅目(Diptera)的蝇类偏爱暗色、褐色或绿色,这些昆冲都可能是蛇菰潜在的传粉者,可以大致断定,蛇菰科植物主要是靠昆虫来传播花粉。
关于蛇菰种子的传播,也很少有报道。早年问曾有国外的研究者假设,由于蛇菰果实非常小,应该是靠风力传播的,后来有人提出了蛇菰的果实可能靠水流来传播。也有研究者观察发现红冬蛇菰被啮齿动物啃食的现象,推断蛇菰像菌类的特征吸引这些食菌的啮齿动物啃食,啮齿动物有搬运和储存食物的习性,这样蛇菰就达到传播种子的目的。
蛇菰的生长方式是很有智慧的,它们没有自己的叶绿体及根,完全依赖于寄主植物而存活。当蛇菰种子萌发接触到寄主植物时,首先和寄主植物建立营养关系,进而分泌化学物质诱使寄生根局部肿大,同时刺激根部长出更多密集的小根系吸收营养,以满足蛇菰和寄主自身的生长需要。蛇菰自身也膨大形成块状根茎,等时机合适时,花茎就从这些根茎顶端或大或小的凹陷中长出来,最终开花结果。
等种子散布下来,新的植株又很容易从原先密集生长的小根系中生长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的蛇菰,往往是多个根茎密集聚成一团,将寄主的根部完全融合在里面,密不可分。当蛇菰死亡腐烂后,其能量物质可以很快地被寄主的根部吸收。所以不同于其它的一些寄生植物,蛇菰科的植物对寄主基本是无害的。
蛇菰的种子很难传播出去,更不容易准确地落在寄主植物的根部,所以只有极少量蛇菰种子能够顺利萌芽成长。蛇菰科植物的药用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其野生资源稀缺、植株矮小、生长期短、又必须依赖寄主植物生存,如果被大量采挖,很容易變得濒危,希望得到合理可持续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