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仁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阳春市中医院,广东 阳春 5296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临床常见功能性肠病,反复性腹痛是其主要病症,伴随排便习惯改变或与排便有关。腹泻与便秘交替、腹泻、便秘等是其典型排便习惯,部分患者伴随腹部膨胀、腹胀等[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肠道炎症反应、饮食习惯、应激、内脏敏感性、肠道动力、脑肠轴和脑肠肽等有关[2]。本病临床治疗困难,症状反复,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临床疗效不显著。目前,临床上应用中医药干预治疗本病越来越广泛。笔者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疏肝健脾养心法及中药四黄散外敷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1.1.1诊断标准 参照罗马Ⅲ标准[3]和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
1.1.2纳入标准 ①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肝郁脾虚辨证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 ①排除其他证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②所有患者进行检查,血液生化、尿、大便,潜血试验、B 超等检查,排除感染性腹泻、寄生虫感染、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吸收不良综合征、乳糖不耐受者以及全身性疾病等引起的腹泻;③患有其他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或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腹痛、腹部不适者;④精神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⑤妊娠或准备妊娠、哺乳期妇女;⑥对本药物过敏的患者;⑦近2周内使用了治疗IBS的药物。
1.1.4参考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选取我院门诊2016 年1 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腹泻型IB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治疗组: 患者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9.46± 8.85) 岁; 男20例,女16例; 病程时间6个月~10年,平均病程(4.93±3.28)年;中医症状总积分(29.53±3.34)分。对照组:患者年龄19 ~ 56岁,平均年龄(42.35±8.52)岁;男性18例,女性18例;病程时间7个月~10 年,平均病程( 4.96±3.08) 年;中医症状总积分(28.85±3.68)分。观察对比两组入选者中医症状总积分、病程时间、年龄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切勿过饥或过饱,鼓励患者加强有氧运动,治疗上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患者心理疗法,使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1.2.2治疗组予疏肝健脾养心法加减治疗,主方:柴胡10 g,白芍15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苍术15 g,炙甘草6 g,合欢皮15 g,酸枣仁30 g,夜交藤30 g。加减:大便稀烂者,加炒薏苡仁30 g,益智仁10 g;胃纳差,腹部胀满者,加麦芽30 g,厚朴15 g,郁金15 g;腹痛者加延胡索10 g,徐长卿15 g等;同时予中药四黄散外敷脐部,日1次。(注:四黄散是由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按1∶1∶1∶1量打粉,由蜂蜜调匀制成)。对照组予耐特安(匹维溴铵片,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20133036,规格为每片 50 mg)口服,每次 50 mg,每天 3 次,治疗4周。
1.3疗效判定标准及评价指标
1.3.1根据大便性状、次数及腹胀、腹痛发作次数、程度等综合评估IBS治疗效果。
1.3.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指标参考文献[4]:对主要症状进行评分。(1) 腹痛和腹胀程度评分:无症状为0 分;轻度: 经提示后有症状为1分;中度: 不经提示而有症状为2分;重度: 患者主诉为主要症状为3分。(2) 腹泻的次数评分:无症状为0 分;轻度:< 3 次/d 为1 分;中度:3~5 次/d为2 分;重度:>6次/d 为3 分。
1.4疗效判定
1.4.1IBS疗效判 显效:经治疗后,相比与治疗前患者腹胀积分、腹痛、性状、大便次数等改善70%以上,且腹部症状消失,排便1~2次/d,大便成形。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各种病症改善相比于治疗前,减轻30~70%,且排便次数3~4次/d,大便基本成行,腹痛、腹部不适明显改善。无效: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腹胀积分下降不足30%、且大便性状、次数、腹痛等病症无明显改善。
1.4.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证候积分下降70%以上,体征、病症等均明显好转;有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70%,相比于治疗前,患者体征、病症开始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证候积分下降不足30%,且症状、体征等无明显变化。
2.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按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统计,见表 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治疗组及对照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分)
2.3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安全性良好。
IBS发病机制复杂,西医对本病主要以解痉止痛、止泻、调节肠道菌群、抗焦虑等治疗为主,但不良反应较多,患者依存性较差,往往较难取得长远的临床疗效。大量研究表明,IBS患者易伴有抑郁、焦虑情绪,对肠道正常生理功能有损害,心理因素往往和肠道功能紊乱互为因果,焦虑、抑郁常导致胃肠道症状加重,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常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5-6]。
目前,中医药干预治疗本病,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因其副作用少、价格廉价,受到多数患者的青睐。本病属于中医“腹痛”“泄泻”“肠郁”等范畴,大量文献研究认为本病病因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感邪气、思虑、劳倦过度等有关,病变部位在肠,与肝、脾、肾、心有密切关系,本病病程一般较长,病变反复,病理性质一般虚实夹杂。如明代医家吴昆《医方考》曰:“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又如宋代医家陈无择《三因方》曰:“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表明病变与肝脾密切相关。明代医家张介宾《景岳全书·泄渴》曰:“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浑痢作矣。”表明饮食与腹泻的发作密切相关。《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清代医家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曰:“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干之,何自成泄”。因此,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夹湿。治疗上以疏肝健脾化湿为主要治疗大法。本研究基础方选用柴胡、白芍疏肝养肝阴,同时白芍有柔肝缓急止痛作用;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苍术健脾益气兼化湿邪;合欢皮安神解郁,调畅情志;酸枣仁、夜交藤养心血,宁心安神,与夜交藤三者合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在此基础上,大便稀烂者,加炒薏苡仁、益智仁加强健脾化湿;胃纳差、腹胀者加麦芽、厚朴、郁金化食行气消胀;腹痛者加延胡索、徐长卿行气止痛。同时配合四黄散外敷脐部,有清热燥湿,行气活血功效,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应用疏肝健脾养心法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佳,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