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涛1,杨海玉1,杨忠奇,段 骄
研究资料表明,中国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约400万人,发病率约0.9%[1]。慢性心力衰竭死亡率居高不下[2],已成为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研究指出,运动训练成为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的重要部分,不仅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耐量,还能明显降低病死率[3-4]。太极拳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健身运动,相关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是安全、可行且具有较好的依从性[5]。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太极拳合适运动时间方案在慢性心力衰竭康复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本研究探讨不同训练时间太极拳运动康复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自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心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120例,男73例,女47例;年龄18~75(59.5±11.9)岁;合并冠心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短时间组(太极拳S组)、长时间组(太极拳L组),各40例。
1.1.2 纳入标准 明确诊断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6];过去2年内左室射血分数(LVEF)≤45%;指南推荐的最佳药物治疗,3个月内药物治疗方案固定;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或Ⅲ级。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3个月内发生过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3个月内进行心脏外科大手术;6个月内发生过心脏骤停病人;3个月内曾行双心室起搏治疗;合并中重度肝肾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大于正常上限3倍,血肌酐>221 μmol/L);心脏瓣膜病;6个月内发生过围生期心肌病;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肌肉骨关节疾病影响运动能力及严重认知障碍;长期进行太极拳运动病人;同时参与其他试验研究。
1.2 研究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首先进行2周筛选期。太极拳S组和太极拳L组,分别给予30 min短时间太极拳训练和60 min长时间太极拳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脏健康教育干预计划及30 min步行锻炼。所有病人每周至少进行5次康复训练,疗程24周。所有病人均按照指南指导标准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建议[6-7]:药物治疗无禁忌证情况下予以利尿剂为基础加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螺内酯;常规康复建议:包括低盐饮食、称体重、了解心力衰竭常见症状、检查血压和心率、康复运动注意事项及建议。太极拳运动练习方法:采用24式简化杨氏太极拳康复锻炼,每周至少5次,每次时间30 min、60 min。若达到目标靶心率则终止本次练习。
1.3 疗效评价指标 分别于干预12周、24周观察3组疗效评价指标。①血浆脑钠肽(BNP)水平。②彩超心功能参数:选用PHILIPS 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仪,由同一名专业医师操作,病人取左侧卧位,测定左室舒张末直径、二尖瓣反流程度、LVEF等。③6 min步行试验(6MWT)[7]:病人进食2 h后进行,步行过程实行限制性运动,即监测人员发现病人发生心绞痛、呼吸困难、头晕、肌肉疼痛等立刻让其停止并休息;若病人体力难支,可暂时休息或中止研究。
2.1 3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2.2 3组BNP、LVEF水平和6MWT比较 治疗12周后,太极拳S组和太极拳L组6MWT长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S组和太极拳L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太极拳S组和太极拳L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太极拳L组6MWT长于太极拳S组,太极拳L组LVEF高于太极拳S组,BNP水平低于太极拳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3组临床资料比较
注:3组各项比较,P>0.05
表2 3组BNP、LVEF水平和6MWT比较(±s)
注:差值1为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的差值;差值2为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的差值。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1)P<0.05;与太极拳S组同时间比较,2)P<0.05
本研究采用太极拳康复方案能较好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状态和运动耐量,且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采用长时间组太极拳运动方案同时坚持锻炼,改善运动耐量方面获益更大。治疗12周后,太极拳S组和太极拳L组6MW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S组和太极拳L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既往研究结果[8-9]基本一致,提示本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方案均有效,能较好地改善病人心功能状态和运动耐量。治疗24周后,太极拳L组6MWT长于太极拳S组,太极拳L组LVEF高于太极拳S组,BNP水平低于太极拳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采用太极拳运动康复方案治疗是一项重要运动方法。太极拳通过运动和精神两方面协调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康复[10]。部分研究表明,太极拳可改善血压、心率及左室充盈压,改善外周肌肉力量和精神情绪,提高病人运动耐量[11-12]。
本研究结果可见,太极拳运动方案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治疗是较安全的运动方案,未发现不良事件,这与既往研究[13]基本一致。由于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观察心力衰竭住院率和死亡率等临床终点事件,尚需大规模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