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张天旭
贵阳市观山湖区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从基础设施、核心产品、融合发展等方面出发,着力打造城乡联动、多元发展的生态休闲、康养度假、特色民宿等高质量旅游产品,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
2019贵阳市观山湖区春节灯会庙市活动历时12天,共吸引219万人次赏灯逛庙会,成为广大市民、游客寻找年味的“目的地”;历时两个多月的第三届“爱心观山湖”旅游文化节开展了泥浆足球赛、粉滑全城滑水节、环球嘉年华等时尚文化活动;“舞动新时代 唱响观山湖”、2018年观山湖国际标准舞全国公开赛等系列文艺文化活动;“云游观山湖”等旅游推荐活动……展示了山川秀丽、时尚活力、文化多元的“多面观山湖”,为市民带来了精彩难忘的文化体验。
据初步测算,2018年贵阳市观山湖区实现旅游总收入98亿元,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观山湖的答案是: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从基础设施、核心产品、融合发展等方面出发,着力打造城乡联动、多元发展的生态休闲、康养度假、特色民宿等高质量旅游产品,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
“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同学到观山湖公园的‘悦读观山湖’书店,或看书,或点上一杯咖啡,静静地坐着欣赏着窗外的美景。”正在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读大二的陈淼向记者介绍,在观山湖区读书的大学生业余活动非常充实,夏天可以邀上好友参与“爱心观山湖”旅游文化节,每年数博会及生态文明会议期间可以报名成为志愿者参加会议,有机会见到“大佬”级的人物,听到他们的激情演讲,开拓自己的眼界……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观山湖区就像是一名新青年,虽然阅历尚浅,但朝气无限、活力澎湃,能极大地满足年轻人对现代生活品质的追求。
近年来,立足于“现代都市·滨湖花城”的城市形象定位,观山湖区以打造“爱心文化、民族文化、时尚文化、公共文化”为重点,以春节灯会庙市和“爱心观山湖”旅游文化节两大品牌活动为载体,大力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特色文化品牌日益成形、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逐渐提升、文化生命力得到延续、文明城市创建得以助推,极大地提升了观山湖区的对外形象。
春风拂面,万象更新。
观山湖区文旅融合发展的“种子”破土而出,逐渐成长为撬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支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文旅项目建设及推动,结合贵州文化资源禀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突出观山湖特色,把文化寄托于旅游之中,给旅游注入文化精髓。”观山湖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吴兴科说。
一直以来,优越的生态环境都是观山湖区百花湖镇的亮丽标签,但由于受交通条件、发展模式的制约,当地的生态优势始终没能更好地彰显出来。
穷则思变,百花湖镇充分结合镇情实际,全力规划建设现代高效茶叶基地,走出一条将“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让“造血式”扶贫从“小打小闹”向“整体连片”式发展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春耕时节,在百花湖镇温水村白泥坡现代高效茶叶基地建设点,80余名茶农正在抢种茶苗,现场热火朝天。
“以前在外打工到处‘找饭碗’,总有种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感觉。”忙着将茶苗分类的茶农罗志萍告诉记者,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务工,一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日子越过越好。
据了解,百花湖镇现代高效茶叶基地建设项目总面积1万亩,总投资10亿元,由核心区和拓展区组成,分别位于温水村和杨庄村、哪嘎村、石操村、坪山村。从2017年开始,温水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计划把全村4300亩土地都改种茶叶,截至目前已种植3800亩,占百花湖镇万亩茶叶种植面积的43%。
“温水村正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村民种植水平和茶叶生产能力。”温水村村主任赵荣贵说,下一步全村将继续完成剩下的一千多亩茶园种植,全面打造精品茶叶示范园,形成茶旅产业互动,实现既绿了山头也富了村民。
茶园绿了,乡村美了,旅游也就活了。“我们预计在2021年初步建成茶园基地,到时游客们可以来基地参与茶叶采摘、生产加工等环节,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百花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祥介绍。
随着茶旅一体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当地农户的致富路子也多了起来。除了土地流转分红和采茶收入,开办农家乐、农家客栈,销售特色农产品等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这边农家乐做的食用菌真好吃,周末只要天气好又有时间,我都会带着家人来吃,干净又健康。”游客张照娣一边吃着农家菜一边向记者推荐。
贵阳市观山湖区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关键环节,全力推进旅游环境提升、酒店住宿建设与智慧旅游区级平台搭建。图为秀美观山湖。(杨彤 / 摄)
全域旅游是观山湖区建设以生态为特色的旅游名城的重要抓手,而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环节。为此,观山湖区全力推进旅游环境提升、酒店住宿建设与智慧旅游区级平台的搭建。
“这几年,观山湖区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越修越宽、公园越来越美、空气越来越好、生活在这里越来越方便。”家住美的林城时代小区的王志贵老人说。
从道路泥泞、路网不完善到基本完成6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300公里长的道路建设,再随着贵阳火车北站、贵阳客运西站、贵阳地铁一号线等一批省、市重大功能设施的建成,观山湖区在西南三省的“交通枢纽之城”优势已经显现。在这样的区位优势下,观山湖区把“大旅游”作为“六大一制”产业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之一,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扩容旅游市场。
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全面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已组织辖区旅游从业人员开展4次培训,培训人数500余人;完善旅游执法,组织市场监管、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出动旅游行业执法人员135人次,对景点、旅馆、车站等场所开展联合检查,切实提高旅游服务整体水平。
下一步,观山湖区将继续打造以观山湖公园为中心,联动贵阳国际会展中心、贵州省博物馆、喀斯特公园、贵阳奥体公园的大型旅游项目,加快建设高档星级酒店、经济实用型酒店,形成旅游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产品组合优化、配套设施完善的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旅游核心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