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型”产业有声色 绿色经济蓬勃兴

2019-07-26 02:55袁航刘骏娇方亚丽
当代贵州 2019年17期
关键词:油茶贵州省新能源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袁航 刘骏娇 方亚丽

贵州持续培育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产业,推动乡村旅游、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以及再生资源产业或节能环保服务业的发展。

乡村旅游“璀璨绽放”

“今年清明节,北京、上海、广州的游客都来踏青、赏花、吃农家菜,3 天接待了2 万多人。”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彭龙芬告诉记者,水果采摘、陶艺品制作、喝花茂酒、听花茂故事,是花茂村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

4月10日,记者走进花茂村,村里的樱花开满枝头,春意盎然。

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乡村旅游鼓了村民的腰包。2018年,花茂村接待游客量达1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0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7456元。

幢幢青瓦白墙的黔北特色民居,平坦干净的柏油路蜿蜒交错,满目苍翠间,小桥流水人家。曾几何时,花茂村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困难,生活窘迫。

2 0 1 4 年,花茂村被列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试点,打响了集产业、生态、文化为一体的乡村建设持久战。四年多时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支持下,花茂借助生态优势,走绿色经济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亲们的生活富裕起来。

“花茂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及水果、蔬菜等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的价值得以凸显。”彭龙芬说。

2016年,花茂村与山东寿光九丰公司合作,成立村社合一的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基地的番茄、黄瓜、茄子等有机蔬菜,除供当地农家乐餐桌,还远销山东、重庆等地。

流转土地种植精品水果既有经济价值,也能丰富植被美化环境。在花茂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将自家土地流转出来,发展绿色产业。今年,全村退耕还林种植1421亩脆红李、210亩提子,将来,花茂乡村旅游的内涵将得到极大充实。

欣欣向荣的花茂村,吸引了许多在外村民返乡创业,“苟坝印象”民宿餐馆的创始人陈义兵便是其中一员。“花茂村乡村旅游火起来了,回来创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去年,“苟坝印象”营业额超过了260万。今年清明节,“苟坝印象”客人络绎不绝,房间很早就被订满了。

利用文化支撑,形成地方特色,乡村旅游更有吸引力。近年来,花茂村不断挖掘历史文化,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拓宽产业链,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花茂人家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茂人家)产品展示台上,放满了手工桐油伞、竹简笔记本、手工构皮纸等融合当地艺术特色的工艺产品,吸引无数游人的目光,游客爱不释手。

2015年,花茂村乡村旅游渐渐有了起色,花茂人家创始人张胜迪回到家乡,决心把当地古法造纸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活”,传播花茂村乡村文化。

“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的手工艺品收入有四五千元。”张胜迪说,在古法造纸的基础上,花茂人家还研发出纸浆压花,所用的鲜花、树叶等原生态材料可实现就地取材。

为传播当地的陶艺文化,花茂村还打造了集旅游休闲、陶艺展示于一体的陶艺一条街。

村民母先才在陶艺一条街开了一家陶艺馆。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就有300多名游客来到陶艺馆参观,这3天,母先才收入了10000元。

当前,贵州各地持续拓宽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让百姓有景看、村民有钱赚。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赏花、吃农家饭、体验陶艺制作等项目受到游客热捧。图为枫香镇花茂村种植向日葵基地。(枫香镇花茂村供图)

油茶树结出“金果果”

在石阡县聚凤乡,当地老百姓“靠山吃山”,吃出了两种不同的内涵。

聚凤乡是石阡县西南部的一个偏远乡村,独特的气温、光照、水土等自然条件,催生了漫山遍野的野生油茶树。在聚凤1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野生油茶资源达1 0 万余亩,占聚凤乡国土面积的42%以上。

从实现包产到户到2010年,聚凤油茶长时间处于“天生天养”的状态,油茶林变为残次林。同时,大面积的野生油茶树被老百姓当成柴薪乱砍,竭泽而渔式的“坐吃山空”没有发挥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导致了资源的闲置浪费。

2010年以来,聚凤乡逐步完成野生油茶林改造,并充分利用特有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野生油茶资源优势,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在环境可承载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靠山吃山”,让山地野生油茶树变成了如今的“摇钱树”。

从“坐吃山空”到真正意义上的“靠山吃山”,聚凤乡转变的背后,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方面,我们因地制宜,充分挖掘野生油茶的资源潜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价值,带动全镇老百姓致富增收。”聚凤乡党委书记黄晋告诉记者,全镇5 0 0 0 多户老百姓中,涉及油茶产业的农户达4 0 0 0多户。

另一方面,通过这几年的引导和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已经逐渐根植于老百姓生产生活全过程,群众依托野生油茶吃上了“生态饭”。

在聚凤乡1 0 多万亩野生油茶中,已经改造并投产的有5.8万亩。黄晋算了一笔账:若5.8万亩全部盛产,按照每亩产量1000公斤,2元/公斤生果计算,生果产值可达1.2亿元;按照出油量3300吨,120元/公斤计算,产值可达2亿元。聚凤乡群众仅出售生果,人均纯收入可增加5400余元。

要实现这些预估前景,聚凤乡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缺乏市场意识是第一头“拦路虎”,聚凤乡仅有两家油茶加工企业,其余皆为农户开设的小作坊或自主经营,单打独斗现象普遍。没有统一的品牌也制约着全镇油茶产业的发展,虽然是原生态产品,但很难大规模打开市场。

让黄晋思考更多的,是油茶的深加工问题,“农户通过传统方法提炼茶油,量少质不高,一直卖不出好价格。两家企业虽然都建立起集油茶果脱壳、烘干、压榨、精炼、灌装、包装为一体的全自动生产线,但仍然处于粗加工阶段,没有完全激活油茶的经济价值。”

野生油茶提炼出的茶油中90%以上是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明显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动物油脂,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同时,提炼过程中产生的油枯还可以用于香皂、洗发露等产品开发。

油茶产业既是绿色产业,又是富民产业,如何充分发挥油茶的经济价值,为全镇经济发展赋能?聚凤乡将着力点放在了全产业链打造上。

全产业链打造,产业延伸是关键。

在聚凤乡油茶产业链的版图上,形成了以油茶为原料的地方特色商品不断涌现、林下养殖渐成规模、旅游产业渐入佳境的三条发展主线。其中,以“仡家”牌茶油为代表的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石阡县聚凤乡油茶产业示范园区正在申报3A级景区。

全产业链打造,技术支撑是核心。目前,聚凤乡油茶产业之一的企业——贵州石阡佛顶山野生油茶油业有限公司正在和省农科院合作,依托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支持,深度开发油茶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从粗加工向深加工迈进。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

2 月下旬,贵州省工商联等机构发布2018年度“贵州省十大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名单,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CEO先越上榜。先越是贵州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唯一入选代表。

先越获得认可,源于他的新特新能源汽车制造。

380位合作伙伴,10321项测试,1271道工序,44000个订单,总回款超过3亿元……2018年,运营仅482天的贵安新区新特电动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特电动车),完成年度4000台量产目标,跻身造车新势力交付速度前三名。

量产4000台,放在汽车行业微不足道,但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却有着深层次的内涵。

“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真正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的车企屈指可数。”先越认为,从市场机会的角度看,前期通过量产交付占据消费者认知的品牌,更容易获得市场主动权,同时,量产交付某种意义上能使企业进入正向循环阶段,不仅可获得稳定现金流,还可以提振信心,获得更多融资机会。

成立于2017年9月的新特汽车,短短一年多时间,先后迈出首款车型DEV1发布、上市、批量交付等重要步伐,4.4万台的销售订单也让新特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先越认为,“行业洗牌将加速,有量就有未来,新造车将从故事回归商业本质”。目前,新特汽车每天交付量达150台左右,打开了全国70多个城市的市场大门。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创新是新特汽车快速崛起的核心力量。

“我们的车型研发,摒弃了传统车企的‘唯性能论’,更加注重其个性化设计及功能开发,使汽车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先越说,新特汽车还创新构建了独特的会员生态模式“特饭”,通过线下与线上结合,为消费者打造了一站式的售后服务。同时,积极部署新零售、汽车租赁、共享出行等领域,打造独特的生态服务链,建成泛汽车行业的综合服务商业体。

尽管成绩不俗,新特汽车仍然面临着资金短缺和缺乏生产线的重大挑战。

“做新能源汽车,研发成本特别高,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率低,导致资金回笼慢。”新特汽车智能车联中心总经理肖华东坦言,更为关键的是,除了研发,新特汽车并没有自己的生产线,目前所有汽车都在一汽公司完成生产,无法控制成本和实现自主管理。

肖华东介绍,下一步,为顺应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新特汽车在打造生产线的同时,将大力发展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应用等创新技术,并依托贵州大数据产业优势,与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深层次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用实际行动推动贵州省绿色产业的发展,助推贵州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贵州省孵化。

贵州省“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以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和电机制造技术,充电装备、加气设备及充电充气终端产品的安全配套和能量存储系统技术等新能源汽车技术为主导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工程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专用车以及配套设施,推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等共享经济新业态加快发展,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新模式,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根据规划,到2020年,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实现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互联网+”环境治理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经之路。

4月7日,记者来到龙里县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这里,平均每天要处理80吨的生活垃圾。

“每一辆垃圾车在经过填埋场进出口时,‘在线计量系统’会自动抓取车辆入场次数、垃圾重量等相关数据,并及时上传到贵州省住建厅的‘住建云’平台,以便提高政府部门实时掌握垃圾处理的准确性。”作为“在线计量系统”的技术支持,云上米度(贵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周晓刚说,这套系统目前已覆盖全省79个垃圾处理场,每天采集生活垃圾实时计量相关数据超过2万条。

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基础上,“在线计量系统”将互联网与环卫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手段,助推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信息动态监测管理方式的升级转型,现已成为贵州省通过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又一重要举措。

目前,通过系统平台的多级联网监管功能,已实现贵州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信息的一站式管理和查询。

“在做到提升效率,节约办公成本的同时,为大数据分析奠定扎实的数据基础。”周晓刚说。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全面小康创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测评的重要指标。在过去由于无法获取精准的处理数据,这项指标的真实性存在疑问。

为提高相关数据统计质量,2 0 1 7 年底组织开发了“贵州省生活垃圾收运在线实时计量系统(一期)”即“在线计量系统”,获取的数据将作为测算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依据,原则上不再接受人工报送。

“这个数据是人为不可更改的,更具备有效性和真实性。”周晓刚说,在过去人工手填垃圾处理信息单时,难免存在虚报的情况,环境治理遗留不少隐患。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背景下,垃圾的处理对生态保护尤为重要。”周晓刚说,接下来他们将把北斗卫星的精准定位系统嫁接到贵州省的垃圾车上,实现垃圾车线路、作业时间等数据采集,为相关部门提升监督管理能力。

根据《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到2020年底,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将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达24010吨/日,贵阳市、贵安新区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 0 0%,其他设市城市达95%、县城达80%、建制镇达70%,建立较为完善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

为此,贵州省结合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积极构建“互联网+资源回收”新模式,打通生活垃圾回收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通道,整合回收队伍和设施,努力实现“两网融合”。

贵州以改善环境卫生质量为核心,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最大限度挖掘“北斗+物联网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应用”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贵州省“十三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实现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图为铜仁市万山区万仁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岳振 / 摄)

猜你喜欢
油茶贵州省新能源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