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瑜 孙文扬
通过对大学生目前使用手机基本情况的了解,分析出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主要是由于好奇心的趋势、自制力低下、孤独感诱发以及外界管控不严等原因造成,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化解策略用于改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如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能力、拓展课余活动、做好心理疏导和提升课堂质量这几种方式。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成都表示:要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水课的存在在一定程度将大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来,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出现,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日益严重。本着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想法,我们开展了有关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化解策略的调研。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问卷》对大学生依赖现状进行问卷调研,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性别、手机使用情况、手机使用影响、如何看待手机使用、过度手机使用危害、测谎等6个方面,共17题。通过网络发放问卷对南京地区部分高校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164份,无效问卷36份,有效率为82%;在164份有效问卷中女生占比51.22%,男生占比48.78%。随后,由小组成员对部分填写问卷的学生进行随机的、不记名的实地访谈,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主要体现在时间、功能、沟通三个方面。首先,从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来看,受调查大学生当中有超过62.2%的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了三个小时,而只有1.22%的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其次,从大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娱乐交际来看,近九成的大学生表示现阶段手机在这一方面功能还需要改进,剩余的一成大学生则表示手机该功能不需改进。最后,在调查大学生如何看待手机对于沟通交流的影响时,有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表示手机的使用影响到了现实生活的交往,四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不会影响和他人的交往。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分析
(一)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
在对大学生手机功能使用的調查中,几乎所有被使用频率很高的软件都与网络有关(或者说这些应用软件必须联网使用)。大学生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较高,也渴望接受大量的新信息,而手机因为使用简便快捷就成了学生们的首选工具,手机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生活、查询最新资讯,长此以往手机对于大学生越来越重要,手机依赖逐渐形成。
(二)对于诱惑的抵制力低下
自制力是指自我控制和约束的一种能力,是意志的品质之一,它支配意识、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对人的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经过问卷调查,仅有极少数人可以控制自己不在上课过程中使用手机以及不熬夜玩手机,这就是自制力低下造成的。当出现类似过度使用手机行为及时悬崖勒马,不使得手机依赖严重发展下去可以有效锻炼一个人的自制力。
(三)孤独自闭感诱发
在本次问卷调研之前的几次预调研中,我们通过对于已经确定手机依赖被访者的深入了解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孤独。经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孤独感是青年情感体验中一种独特的情绪。孤独是人的社交动机和好群行为得不到满足时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正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性格特点的外部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出现渴望交往与孤独的矛盾。而大学生文饰性的心理使他们往往不会简单直白的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再加之不能正确评价自身,容易造成自我认知的误差,产生内向自卑、害羞敏感的情感体验,给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困难,在各种社交软件保护下的“手机”,便成为这类大学生释放压力、排遣孤独、满足交往愿望的首选,他们为摆脱孤独感而逐渐融入到手机提供的虚拟世界中去。
(四)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
通过实地走访和视频访谈,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学校在手机管理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只是某些责任心强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口头上对学生提出要求,但这种约束力不强,效果不佳。而对学生的采访中可知,因为所处院校没有相关的手机管理制度,任课老师对于处理上课中过度使用手机相对缺乏依据,面对学生上课沉迷于手机的状态,大多数任课老师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过度使用手机的不良风气,使得‘低头族遍布校园各个角落。
三、缓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
(一)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调查是否知晓手机依赖危害的数据反馈中,有45.12%的大学生表示不怎么甚至不知晓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有很一部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当一个人这种能力低下,会对身边的新鲜事物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在这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信息监控和过滤,减少手机使用过程中不良信息(游戏、资讯)的传播,同时也要通过提供实际案例警示大学生合理的使用手机,避开手机的弊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拓展校园课余文化活动
提及拓展校园课余文化活动就不得不提及党中央的‘三走活动,该活动的的目的就是在于丰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鼓励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这与我们利用课余活动来规避手机使用有着相似的目的。学校应多多重视社联单位建设,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质量的情况下积极建设属于学生自己的兴趣社团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倡大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更多地与人面对面交流
(三)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
学校应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活动,选派从事有关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士聆听大学生心里话,及时的对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同时通过宣讲活动将人际关系处理的知识传授给大学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游刃有余,从根源上杜绝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提升课堂质量开放沟通平台
在课堂上由任课老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采用形式多样诸如:视频、动画、虚拟实验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水课变成‘金课。同时学校可以顺应时代发展建立属于本校的微博、微信平台QQ群等,鼓励在校大学生发挥手机互联共通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发畅所欲言尽情吐槽的平台,就如何改善手机依赖的状况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建议和想办法。(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项目来源: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手机心里依赖现状瑜化解策略研究)(XYB201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