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 关伟 孙丛
摘 要:气象服务工作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气象服务工作在农业生产过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够将气象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能够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生产;作用
农业生产需要气象服务的支持,我国是重要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天气气候条件依赖性较大。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较为严重,频繁出现极端天气,农业病虫害的出现也越来越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土壤荒漠化等盐碱地等,我国农业生产也存在有巨大的风险。
一、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比较大,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随着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防灾减灾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评估,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可以提前预测,并做好及时的跟踪,这也是目前和未来农业气象灾害预防的重点。气象部门需要对农林牧病虫害出现的气象条件进行及时预警,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对海洋渔业防台风气象服务进行重视,从根本上保障海洋渔业的安全;对森林的火险气象监测进行预警保证生态安全;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确保农业生产的周期;针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要求,建立在精细化天气预报的基础之上,对各类气象信息进行整合,联系农业生产过程作物生长情况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气象条件的不同要求,拓宽服务途径,提升服务质量,为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创造条件。
二、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农业受全球氣候变暖的影响比较大,作为农业气象部门,需要对农业生产以及粮食安全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加大研究力度,要从根本上提升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从根本上保证粮食安全。要重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的研究力度,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以及安全的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要积极的应对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尽可能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要对极端天气进行预测,完善国内主要农作物产量的预报,突发性异常天气的准确性要有效提升,制定健全完善的产业管理机制,为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奠定坚实基础,为国家粮食安全预警提供合理依据,并且联系农业结构的需求,对各类大型商品粮基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重视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是气象服务和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气象部门需要重视农业气象观察、试验等工作,要积极推动业务建设的健康发展,要构建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完善气象观测体系以及农业气象预报机制;重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机制的设施设备建设,对观测站网的整体布局进行优化;完善观测手段,提升农业气象的整体水平;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拓宽气象信息传播的途径,重点解决气象信息发布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重视农业气象科技创新,提升气象监测的技术,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在农业气象科技建设中予以突破;宣传和普及关于气象科技和气象灾害的防御机制,加大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实现农业气象业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气象在农业服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点
1.提升气象信息的准确性
第一,需要聘请整体素质较高的气象工作人员,充分的利用气象技术,对气象数据和卫星云图能够准确获取,第二,整合数据,提升技术,在不断的完善后,方可将数据发布给大众,务必保证获取的信息的准确性,能够帮助农民更好的开展农业建设。
2.注意拓宽信息宣传途径
气象信息对农民指导农业生产具有着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农民要想提升作物产量,需要尽可能的拓宽气象信息的多元化。目前,很多地区都开始拓宽该渠道,确保每一户家庭都能获取准确的气象信息。比如说,可以在村口的配置大喇叭,实时向村民播报气象信息,或者直接通过发短信的方式,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得以拓宽,获取信息的准确性也能得到根本保证。
3.重视农村抵抗气象灾害的能力
要构建和完善农村抵抗气象灾害的机制,重视农村预防气象灾害的建设。很多地区频繁的发生旱涝、雪灾等,所以需要重视加强监测、预报工作,并建立起科学的预警体系。加大宣传的力度,要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提升气象灾害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够积极的投身于气象灾害的预警工作中。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气象于农业服务而言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将气象作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推动农业服务工作顺利开展。虽然目前我国气象为农业服务还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只要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式和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加强抵抗气象灾害的能力,有效弥补气象为农服务过程中的缺陷。未来,气象部门应该对气象观测中加以重视,才有有效的途径,提升气象观测水平,提高气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为农气象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童彬,陈柏富. 农业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问题与对策[J]. 绿色科技,2018(08):151-152.
[2]赵娜. 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J]. 北京农业,2013(33):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