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明
【摘要】“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开辟了我国全面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新路径。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就能在未来的征途中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关键词】“八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历史使命、社会主要矛盾、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问题。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真正把握这一新思想的精神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导向,既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立场,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
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代都像一位考官,向处于时代中的
人们提出如何开启时代大门的问题。无论是古希腊智者提出的“理想之国”,还是东方哲人梦想的“大同世界”,都是对“人类向何处去”这一“终极之问”的回答。而近代以来,无论是发端于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成熟于18世纪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还是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对时代之问的回应。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问题,而每一时代的思想都是时代问题的“回声”,又引领时代发展的方向。
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是在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实现的,也必定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并对“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最初的探索,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索,科学地回答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根本任务、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领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进入21世纪,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时代课题不断进行探索与思考,相继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是我们这一时代的主题。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与过去相比,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具体问题上,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战略步骤、发展方向、外部条件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作出新的回答。
正是以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态度和原则,习近平总书记以“八个明确”主要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以“十四个坚持”主要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以此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八个明确”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性地理论概括,构架起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梁八柱”,清晰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基本内涵上的确定性。
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从国家总体层面阐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以及“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将原定于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2035年,并在此基础上“升级”为到205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战略目标和历史使命,成为引领中国进步发展的鲜明旗帜。
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指明了当前制约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问题就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注重包容性發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这两大“布局”统筹联动、协同推进,是党中央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站在时代前沿作出的战略运筹,旨在通过将作为“面”的总体布局和作为“线”的战略布局融为一体、相互渗透,从而为解决主要矛盾谋篇布局,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建设路径和战略重点,为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提供坚实基础。
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为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
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和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使我国全体人民的法治意识、法治素养乃至法治信仰进一步提升和坚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法治环境和法律保证。
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首次明确“能打胜仗”是军队建设的核心目标,为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把“强国梦”和“强军梦”统一起来,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保驾护航。
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在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各种国际矛盾日益尖锐的大背景下,以博大的中国智慧和高屋建瓴的宏大格局,深刻阐明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变革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展现了我国走和平崛起之路的坚定决心,是具有高度创新的中国大国外交的新主张。
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概括,突出了“讲政治”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政治标准是衡量党组织和每一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政治保证,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党学说的创新和发展。
“八个明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凸显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时代本色。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具体要求和保障条件三个层面提出“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形成了一个有序排列、环环相扣的实践要求。
第一个层面,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总体要求,处于统领全局的地位,以确保“十四个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个层面,包括“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十四个坚持”的主要举措。
第三个层面,包括“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条件,是“十四个坚持”的战略依托。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在行动纲领层面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这就充分说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概括,也是作为实践层面的行动纲领。
“八个明确”侧重于思想性和理论性,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发展规律、宏伟蓝图,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十四个坚持”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实践性、针对性,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揭示了实现新目标、新使命、新蓝图的具体方略。概括而言,“八个明确”是源头,是旗帜,是方向;“十四个坚持”是承接,是展开,是具体实践。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辩证地统一起来,既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和使命,又明确了实现目标任务的方法和路径。它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根本立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演绎为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展现了最深切的人民情怀。它以博大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哲学思考,蕴含着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的自觉自信。它以抓铁有痕、从严从细、敢于碰硬的鲜明具体的各项举措,体现了无畏的担当精神。它以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解决好中国发展的各个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凸显了鲜明的问题导向。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們就能在未来的征途中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教育部重大专项课题研究(课题编号:19JZDZ01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