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梓滢
摘要:公共艺术是新兴的艺术门类,与其他艺术一样,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视觉形式。观者在公共艺术中,从传统的审美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艺术参与者。城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发生场所,随着当代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赖于建筑雕塑和广场存在的空间,图像赋予了城市空间更多的内涵。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本里的一种视觉文本,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将从公共艺术与城市文本的概念出发,论述公共艺术如何通过地域精神对城市文本重塑。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本;地域精神
一、城市文本的概念
要理解城市文本,就得先了解文本的概念。“文本”可以理解为被文字记录的话语,也可以表示作品的表层结构。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从能指所指的概念上对文本做出定义:能指即语言符号所构成的词语、语句、章节;所指则是确定的和单一的意思,为表达这种意思的正确性所限定[1]。
《城市文本》(The Urban Text)一书中,作者定义“城市文本”为:城市空间形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叙述性”;通过对“城市文本”的考察,可以挖掘出隐藏在城市形态背后的深层结构[2]。罗兰·巴特则是这样描述城市文本的:城市文本就是那些不稳定的、暂时性的意指不断转换为意符的场所。他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了城市景观与城市文本的内在联系,把处于城市空间中的建筑和纪念碑等一系列的城市景观概念化为一种文本,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阐释人们对城市的感官体验。
二、公共艺术与地域精神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本”中的图像符號,是包含集体记忆的物质形态,它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从有形的符号话语逐渐潜移默化为空间行为话语。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与观者之间的对话发生了后现代主义的转向,艺术作品与观者间不再是“观”的凝视距离,作为阅读者的观众,也可以参与到艺术作品中,与艺术互动,这种互动性强调了交流的价值,对比起原来创造符号的审美价值而言,这种的对话,更能反映出当代艺术中隐含的话语解构与重塑。
公共艺术影响它所存在的空间,这里的空间不局限于物理意空间,还可以延伸为行为空间、交往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等。公共艺术对城市文本的重塑,不光表现在视觉上作为城市符号的表层重塑,还包含更深层面的在地精神重构。城市的日常生活,在商业和资本推动所带来的“消费主义”中,日益同质化和简单化,公共艺术对城市本文的重塑主要是从地域性角度为公共艺术提供导向,把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以及传统的风俗,作为艺术创作的现实基础,赋予作品更多的在地精神。
三、公共艺术孕育城市精神
位于智利的瓦尔帕莱索的壁画,很好地反映了在地精神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例如当地艺术家INTI利用kusillo的形象创造的大型壁画,包含了很多智利传统文化中的象形符号,kusillo本身是来自于玻利维亚高地的小丑,常常是玛雅人的装扮出现在壁画中,他把辣椒、玉米、头骨、娃娃、铃铛和乐器装饰于身,象征丰收、肥沃和幸福[3]。
日本艺术家北泽润在德岛、北秋田、北本、冲绳四个城市开展了名为《客厅》的艺术项目,把闲置的商业街店铺作为区域内的公共“客厅”展示出来,店铺内展示了周围住户提供的家具和生活用品,这些用品是以物换物的形式呈现在“客厅”这个公共场所中的。出现在客厅中的居民,是主人也是客人,在物品不断交换的过程中,“客厅”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场所,随着物品的聚集和交换活动的持续,创造出了另一种日常生活形态,物品记录了主人的生活痕迹,同时也能表现出当地居民隐含的地理文化特性。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象棋公园》结合当地特色,创造了一个真正引导大众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它是象棋社区与艺术家们合作建造的,位于一个火车站附近的立交桥之下,艺术家们将这里打造成一个为象棋爱好者提供活动场所的积极空间,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艺术家与当地居民沟通交流了一个月左右,充分纳入民众的意见,通过公众参与艺术创造,恢复立交桥下被遗忘的失落空间,让公共空间共享的观念在项目的实施中充分体现出来。
这三个地方的公共艺术作品都通过对城市特有文化背景,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的挖掘,创造出来真正符合那个城市的地域精神,并且以艺术的方式影响民众的生活,让沉沦得到解救,幸福得以延伸,艺术形式也在公共的互动交流中变得更加多元。用艺术化的手段重塑城市的视觉文本,能将公共福祉与公众互动带到日常行为活动中,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四、结语
公共艺术逐步打破艺术的边界,让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大众,它不再是只强调审美性,被置于话语权利场域与观者有距离感的艺术品,公共艺术带着社会学隐喻,将自己的双手伸向大众,在互动交流中,与公众一起思考艺术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好。城市作为大量公众聚集的生活空间,为公共艺术和民众提供了对话的场所。当公共艺术越来越渗入到城市居民的角落中时,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公共艺术与宗教、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交汇时,它可以成为拯救人们情感的有利工具。
城市文本在居民的持续活动中不断地被再造和重塑,作为文本中的符号,公共艺术串联起公众的感情,将有形的视觉意向装换为无形的空间体验,在这场交流互动中,城市精神与公众记忆一起被创造出来,城市也被赋予了更具有文化性的文本内涵。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9-63.
[2]Mario Gandelsonas.The Urban Text[M].Boston:The MIT Press,1991:185.
[3]总策划:汪大伟,主编:章莉莉.地方重塑——首届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会议论文集[D].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