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书被历史隐藏起来的奇女子

2019-07-25 01:18刘理
乐活老年 2019年5期
关键词:原子弹

文/刘理

她的名字,少为人知。

她的故事,流传不广。

她原本是物理学界耀眼的新星,轰动全世界,被喻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却一度消失在国际学术舞台上,隐姓埋名30年之久,离开人间20多年也无人提起。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在上海一个家境殷实的读书人家。父亲早年中进士,后被清政府送往日本留学,民国初年曾任内务部警政司司长兼警官高等学校教授。

他按照诗、书、礼、易的次序,给这个排行第二的女儿取名为王承书。

彼时的中国,封建政权刚刚瓦解,社会动荡不安,资本主义在西方世界大举兴起,科学知识也逐渐传入中国。因为出身于书香门第,王承书自小便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对知识有着浓烈的喜好,而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也强烈撞击着她的幼小心灵。即便曾因病休学一年,她也从未落下半点功课。

她相继在北京培元小学、贝满中学读书,成绩遥遥领先,小学和初中,她都以格外优异的成绩毕业,而所有学科中,她最擅长数学。她对数字有着天生的敏感,以至于家里人经常夸她——

“二小姐的算账能力可真强啊。”

王承书非常擅长理科,虽然年纪不大,但那时起她就非常清楚地知道,曾饱受战乱迫害的中国,极度需要科学支撑,而她的兴趣,很有可能变成日后拯救国家的武器。

一个女孩,能有这样的胸怀和见解,在当时社会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以后,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燕京大学。在那里,她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物理学,成为班级13个入学新生中唯一的女性。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她成为物理系唯一以连续三年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女生,荣获“斐托斐”金钥匙奖。

1936年,王承书获燕京大学硕士学位。她成了燕大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打破了世人对“女子学不好理科”的偏见。

名动燕京的她,也在这时遇到了一生挚爱——张文裕,他是燕大教授,也是她的导师。

张文裕来自福建的一个小渔村,是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他们的爱情并不被看好,但二人共同的信念与爱好,使他们越走越近。1939年,他们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不久,王承书得知,美国有一个老太太留下一笔遗产,专门支持亚洲未婚妇女去美国学习。当时的王承书已经结婚了,不符合条件,但她很不服气,坚定地说:“女子能否干事业,绝不是靠已婚与未婚来裁定。”

据说当时的密歇根大学,从未接收过已婚妇女,因为王承书太优秀了,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教授破例把她录取。

1941年,她争取到“巴尔博”奖学金,和丈夫一起赴美深造。从此两人开启了一段共同为祖国物理事业打拼的奋斗史。

在密歇根大学,王承书跟随国际物理学权威乌伦贝克教授,进行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理论研究,1944年获博士学位。

1951年,她和导师创建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一经发表便轰动世界,这个在高空物理学和气体动力学领域极有价值的公式,至今仍被科学界沿用。

这个中国女孩凭着自己过人的才能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让全世界刮目相看!虽然取得了让人骄傲的成绩,但这只是开始,王承书的科研之路还在继续。

1952年,王承书又一次引起国际学术界巨大轰动——她第一个证明了索南多项式,并求出它的本征值的谱。这项研究同样为后来的实际应用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乌伦贝克教授更对她高度评价:“她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所有人都认为王承书的前途不可限量,如果在美国继续研究下去,假以时日,她将会有极大的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然而,她却拒绝了这样光明无限的未来。虽然诺贝尔奖对于王承书来说很具有吸引力,但是另一件事对王承书的吸引力更大,那就是回国效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王承书和张文裕决定,回到自己的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但当时美国政府有一条禁令:凡是在美国从事理工、农学、医学的中国科学家都不允许出境。

因为王承书夫妇科研能力过于优秀,美国政府把他们列入了潜在的原子弹制造者名单。

因为美国政府阻挠,像钱学森一样,王承书夫妇回国的过程也不是十分顺利,无论美方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她都不为所动,最后甚至还受到了联邦调查局的监控。

在美国待的时间越长,王承书心里就越不舒服,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英语说得比国语还流利,夫妇二人心急如焚。她一次次申请回国,却一次次失败,甚至有很多教授这样劝她:“以你的能力,拿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为什么非要回科研水平差劲的中国呢?”可是,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回报给祖国,就算拿了诺贝尔奖又有什么用?就算被禁锢了脚步,王承书也一直在为回国做准备。所以面对威逼利诱,王承书没有丝毫的动摇,在这段时间,她将自己认为回国能用到的研究材料与刊物分成了数百份邮寄回了祖国。

后来,经过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努力,美国解除了对中国科学家的禁令,1956年,44岁的王承书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阔别15年的祖国。

回国后不久,就有人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能去搞热核聚变技术,而这项尖端技术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片空白,这个领域对于王承书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1958年,中国组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王承书被送往苏联学习培训。她用了七天七夜把美国最新出版的关于热核聚变的书籍翻译了出来,为中国热核聚变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她不光成为了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顶尖专家,更是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科学人才。

后来,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带走了所有的技术资料和设备,并讽刺地说:“你们的这个厂看来只能卖破铜烂铁了。”而在这个危难关头,王承书又一次站了出来。

1961年3月,钱三强来找她说:“国家正在研制原子弹,准备交给你一项秘密任务——分离铀同位素。”

在后来小学课文《隐姓埋名三十年》一文中,就有描写王承书参加原子弹工程的经过——

1961年春季的一天,国家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把年近50的女科学家王承书请到自己办公室,神情庄重地说:“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子弹。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你愿意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我愿意!”王承书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三个字,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而分离铀同位素,这又是一项她从未涉足的难中至难的尖端技术。

“我愿意!”三个字,意味着她又不顾一切地从零开始,甚至要放弃在国际上所有的功成名就!她的名字,彻底从物理学界悄然无声“消失”了。

说实话,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难以做出选择的决定,但王承书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原子弹爆炸需要提取浓度为90%以上的铀235,这是一项极其艰深的技术,当时中国没有任何理论指导,为了研究铀同位素分离,国家在原子能研究院建立了一个模拟车间,先搞试验,等试验成功了,再在兰州的504厂运行。

告别了家人后,她独自一人悄然来到504厂进行项目科研。放眼整个504厂,她是唯一一名女性科学家。

1964年1月,504厂终于成功提取出合格的高浓铀,为原子弹的爆炸提供了燃料基础。同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硕大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腾空而起,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终于被中国打破,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王承书的贡献依旧是不为世界所知,但她的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王承书不仅在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后几十年,她依旧隐姓埋名,一直是铀同位素分离研究的领导者和理论界导师,参与研制了国产新型气体扩散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理论人才。

王承书对待工作全力以赴,但对待自己却“很不认真”,虽贵为科学家,但在生活中她是淡泊名利,她家极其简朴,旧沙发、旧柜子、硬板床……

几十年来,她没换过一件新大衣,没有新鞋子,每顿就吃一两米饭,除了点水果,没有任何营养品。长年不倦地工作,使她积劳成疾,但却很少去医院治疗,因为她既怕影响工作,也不愿多花国家的钱。

一生奉献,一生贫苦,中国在进步,她却因病倒下。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临终时她说,教育是根本,一个培养不出人才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把毕生积蓄近10万元捐给“希望工程”。

斯人已逝。铭记,或许是对这位为国家默默奉献一生的王承书先生最好的致敬。我们,记住她的好,或记住她就好……

猜你喜欢
原子弹
中国第一枚原子弹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名字?
徒手“撕开”原子弹
一道计算题改变世界历史
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在中国引发原子图书出版热
一道计算题改变世界历史
英国才是原子弹第一制造者?
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枚氢弹爆炸成功
长崎原子弹爆炸生还者与死亡擦肩而过,在病痛中挣扎终生
两次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去世
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