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亚宏
“白头偕老,子孙满堂,夫妻恩爱,福寿绵长……”
1946年冬天,17岁的程桂兰嫁给了20岁的姜恩芳。东北农家,简陋的房舍,简单的仪式,这对普普通通的新人在邻里乡亲的祝福声中开启了他们的婚姻模式。如今,他们已牵手走过了73个年头,并肩迈进了90岁的门槛,5个儿女中最小的已经56岁,而他们依然身体康健,依然恩爱如初……他们把当年婚礼上的喜歌儿生生变成了现实。
春日的阳光里,对坐在沙发上,回忆起过往的时光,有甜蜜,有苦难,两个老人家时不时会相视一笑。
姜恩芳基本无话,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他都默默记在心里,他习惯于用行动去表达。整个采访中,他只是很郑重地给了妻子一个定义式的评价:她是中国式贤妻良母。然后就一直笑意盈盈地注视着妻子,听她把几十年的酸甜苦辣轻描淡写成一个个小故事。
程桂兰开朗健谈,90岁的老人家说起话来依旧快人快语,幽默风趣。她听力很好,记者的肺活量一般,音量偏小,但跟她的交谈却丝毫没有障碍。她说自己就是视力不太好了,有些白内障,不过,房间里飞进的一只苍蝇却没有逃过她的眼睛,在阳光里随意修剪指甲的动作也让记者很是吃惊。在她的记忆里,丈夫一直很优秀,“年轻时就很稳重懂事,又有文化”“他有工作,很忙很累,但只要在家,眼睛里就始终有活儿,我早起做饭他就哄孩子,但凡有空儿,家务活儿他不攀我”……
“她比我聪明,性格又好,跟家人跟邻居都相处得特别好。”在姜恩芳不多的话语里,记者感受到的都是他对妻子满满的爱意。刚结婚时,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小夫妻既要照顾年迈的奶奶,又要省吃俭用供弟弟读书,但妻子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从不抱怨。他在复县公安局工作的5年,几乎天天不着家,家里就是妻子跟着母亲、奶奶一起带着孩子,养鸡养猪,上海打蛎子……“她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啥好东西都先让着老人孩子。”后来妻子随他一起到华铜矿,在那里参加家属队劳动,每天在山上挖坑栽树、挑水挑粪,他说妻子现在膝盖不太好应该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儿。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姜恩芳已经在华铜矿走上了领导岗位,也是第一批被打倒的“反革命”。他记得自己刚刚在工地上骨折,腿肿得老高,就被抬去批斗。妻子知道后立刻跟去了现场,并且跑到台上为丈夫辩解,拼命护着。连着批斗了半个月,她每场都跟着,始终没让棍棒落在丈夫身上。每次批斗结束后,她就一个人默默把丈夫背回家。她还记得有一天晚上,一个路人过来说:我帮你背会儿吧。天黑,她看不清对方的脸,但那个温暖的声音她却一直记着。
姜恩芳的健康长寿,除了他不争不抢的性格因素外,还应该是有些遗传因素的,他的奶奶就是91岁过世,临终前一直身体不错,他的两个弟弟如今也都80多岁了。他年轻时因为工作原因胃病严重,妻子无论烹饪何种食材都坚持软软烂烂、热热乎乎,几十年下来居然慢慢好了。他现在的作息时间和年轻人差不多,晚上会看看国际新闻或者战争题材的老电影,10点钟就寝。一觉睡到早上6点多,起来洗漱,然后会在床上做36个“小燕飞”。上午在家陪着妻子看看电视,读读报纸,帮女儿做些家务,下午就自己坐公交车去丹东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打打桌球。饮食上,除了软烂热乎他不挑剔,每晚会喝上一小杯红酒。
程桂兰的牙齿一直很好,爱吃甜脆的苹果,喜欢看电视里的歌舞节目。因为膝盖骨质增生,她现在不怎么下楼活动,她笑称自己是“生命在于静止”,而丈夫是“生命在于运动”,虽然理念不同,但他们却一直并肩行进在长寿的大路上。她说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已经不在了,自己的长寿应该是得益于自己嫁了一个好人,有一份好的婚姻,有一群孝顺的子女吧。
老两口儿养育了4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是这唯一的“小棉袄”跟他们同住,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65岁的女儿告诉记者:爸爸妈妈生活都能自理,吃饭也不挑食,爸爸还能帮着做些简单家务,她甚至没感觉到他们已经是高龄老人了。而跟他们住在一起,这个已经当了奶奶的女儿依然是一副娴静的年轻女孩儿的样子。正午的阳光里,一家人安安静静吃饭聊天……这,就是幸福应该有的样子吧。
左为老两口的大女儿抱着她自己的小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