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各种抗日剧就会发现,在所有的抗日剧当中,都会出现一种人物,那就是鬼子的翻译官,而且这个职位在抗战时期还特别的多,这可能是抗日神剧中唯一还有点合理性的设定了。
比如,华北日军的很多部队都是以中队、小队为单位分散驻扎在各个乡镇和炮楼。从理论上来说,日军每一个分散驻扎的中队和小队,就必须都有专职翻译官。会外语的前提是多少得有点文化,但是据《民国教育史》等材料的记载,1949年中国的文盲率大约是80%,而那些被视为识字的20%的人当中,还包括了那些只认识几百个中国汉字,在今天只能列为半文盲的人。
《地道战》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在当时文盲率那么高、留洋会日语的人也寥寥无几的情况下,日军是怎么实现几乎一个村就有一个懂日语的翻译的呢?
总体来说,日军翻译官有几种,日本人、朝鲜人和中国人。有懂得汉语的日本人,这个不奇怪,还有大批既懂日语,又懂得中文的朝鲜人,他们的数量要大得多。因为朝鲜历史上一直使用汉字,自从日本吞并了朝鲜以后,日本就开始在整个半岛推行日语教育,许多朝鲜人成了“双语人才”。因此,懂得日语和汉语的朝鲜人翻译官,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但是,懂中文的日本人和朝鲜人,数量再多也不可能达到“每村一个”的水平,所以这里再来说说最传统的鬼子翻译官,就是那种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在华北大平原上跟着鬼子扫荡征粮的翻译官。
日军采用了一个办法,其实,正是这个办法,让日军在我国得到了大量的低级别翻译官。
第一步是让所辖各个乡镇,每一个乡挑选两三个头脑聪明的人出来当汉奸,不当也得当,而且还要打上“连环保”,以防止跑掉,一旦逃跑,就连保人以及本人家属一起杀掉。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人被集中起来办培训班,让“种子翻译官”教授他们学习日语和一些情报知识。最后,这些学员再被打乱,分配到日军的各个小队、分队当中去,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继续学习日语。日军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大量的日军翻译官。
抗战已经结束有70多年了,今天的中日两国在各方面的交流都很多,懂得中文的日本人亦不在少数。外语,是一种工具,当它被用来服务侵略战争时,必然伴随着血雨腥风,当它被用来搞和平建设时,可以实现互通有无——伴随着日剧、日本动漫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无论会不会日语,也不能忘记那段在中国大地上充满了“翻译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