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杨刚
从茅草房、木瓦房到宽敞明亮、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教学楼,从粉笔、黑板到智能交互式电子白板,从食不果腹到营养午餐—70年沧桑巨变,贵州三个不同时代人的教育经历绘就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画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
从茅草房、木瓦房到宽敞明亮、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教学楼,从粉笔、黑板到智能交互式电子白板,从食不果腹到营养午餐——70年沧桑巨变,贵州教育绘就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画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吕志敏刚好5岁。“1951年,父母送我到离家不远的安顺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后改为安顺八小)就读,学校位于安顺文庙内,所用教材是新中国第一批小学新编教材,只有语文、算术、珠算、历史和地理五门课程。”
1957年小学毕业,因所学基础差,吕志敏到安顺一小复读了一年,第二年考入安顺一中上初中,并在初中二年级参加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校团委委员。“读初中时增加了代数、几何、政治等课程,吃的是罐罐饭、大锅菜。”
初中毕业时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全民都要过粮食关。因家中姊妹多,父母收入少,经济较困难,常常吃不饱饭。为了生存,吕志敏放弃继续读高中。“经人介绍到农具厂做了一名学徒,每月工资18元。半年后,因厂下放改为农具社,所有农村来的职工都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我也就离开了农具厂。”吕志敏说。
为了省下自己的口粮补贴弟、妹吃饱饭,也为了不丢掉自己所学的知识,1961年,吕志敏到紫云一所民办学校任教,当时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全在一个教室里,只有他一个教师。“全校学生20名,一学期的学费20元,但因当时农民都很困难拿不出钱,大部分学费我就不要了,总共收到5元钱。”
2013年,张艳考入位于花溪大学城的贵州师范大学就读,她在这里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图为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校园风景。(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供图)
后来,为积极响应党“大办农业”的号召,吕志敏先后到安龙县、兴仁县(今兴仁市)农场做工人,并获得机会到贵阳学习会计,半年后回农场担任会计,一干就是8年。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因没有高中学历,加之已结婚生子,生活艰难,只好稳住当时的工作。”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吕志敏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提升工作能力,他又自学业务知识,并于1987年参加全国首批会计师职称考试,获评会计师中级职称。
吕志敏今年75岁,每天坚持看书读报。记者的到访让他十分感慨:“70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教育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教学楼变得更现代化了,老百姓家门口也有了幼儿园,学生营养午餐丰盛又健康,教育惠民政策越来越多,我为贵州教育取得的成绩而感到自豪。”
1986年,金安华出生在大方县星宿乡峻岭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97年7月13日,11岁的金安华被父亲带到山谷对面一个农户家。“这是我人生启蒙的第一所学校,每天来回要走15公里山路。教室是农户家堂屋,树桩做支架,木板做课桌,20多名学生分四个年级共处一室,教师只有一个,上的是复式班和苗汉双语教学。”
读了一年,因为家庭贫穷,食不果腹,父亲到金沙县新化乡挖煤,母亲不得已把金安华叫回家做农活。“那是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家里什么可吃的东西都没有,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到人家地里寻找采收剩下的土豆来充饥,到山上挖蕨根做蕨粑。”艰苦的日子熬了一个多月,金安华的父亲请人带回了一些钱,全家人吃上了饭,终于又返校读书。
从江县东朗中学今昔对比照。(东朗中学供图)
整个小学时光,伴随着家庭变故,金安华几次辍学又复学。进入五年级那年夏天,为了让金安华不再走读,父亲借了3000元高利贷交定金,计划到星宿乡街上买房做小生意,可没想到父亲患上了结核病,只好出卖家中养的猪、鸡、粮食,用于还高利贷。由于生漆很值钱,他就和弟弟到山上割采生漆补贴家用。“后来,我平时在校认真读书,假期就割采生漆,这成了我上中小学和大学的主要经济来源。”
2008年夏天,金安华考取了贵州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校还自学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在外经商,创业一年后,于2013年5月考入大方县统计局工作。2015年9月,怀揣着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愿景,金安华主动申请调到星宿乡政府工作。
“我坚信,无论多么艰难困苦,只要努力学习,知识就会改变命运;无论多么走投无路,只要坚持学习,知识就能改变未来。”金安华的话饱含力量。
张艳于1995年7月出生于思南县凉水井镇的一个小村落,2000年,随父母在广东念了半学期幼儿园又回到凉水井,一直到初中毕业。为了不间断幼儿园的学习,爷爷奶奶曾把张艳送进镇小学的学前班,每天上学步行半个小时。
“一进校门是两排狭长的常青树,右手边花园小径上时常趴着玩弹跳珠的小朋友,操场两侧分列两栋5层楼的教学楼,一栋的墙体刷满了黄色、蓝色,这是低年级学生教学楼,负一楼就是我们的学前班,教室旁边有一间小小的图书室,一周开放借阅一次,有的小朋友时常利用课间趴在窗户上看各种厚的薄的新的旧的册子。”张艳告诉记者。
升到高年级后,计算机课、课间体操、升旗仪式和周五阶梯教室的音乐课是张艳最喜欢的课程和活动,“时隔多年,童年记忆依旧依附在学校每一个嬉戏过的角落,依旧飘扬在教师宿舍每天按时散发的午饭香味中”。
2007年,张艳上了初中,学校在她上初中的三年里变化甚大:“新增了学生食堂和6人间宿舍,学生学杂费全免,营养餐让我在初中三年里长高14厘米。”
2010年,张艳离开小镇,来到乌江河畔的高中,学习环境更好了。清晨朗读声回荡在校园的林荫小道,阳光从教室窗外照射进教室,在播音室悠扬地读着每个班级的来信,学校礼堂迎来表演,都成了她如今历历在目的青春追忆。
“2013年,我考入位于花溪大学城的贵州师范大学就读,一切都是崭新的,新建的教学楼、图书馆、大礼堂、实验楼、自修室、食堂等建筑高大而敞亮。”张艳告诉记者,花溪大学城远离闹市,环境幽静,高校云集且相互开放,她在这里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工作两年的张艳,再度来到大学城,她说:“随着大学城人口越来越多,商店增多了,购物方便了,各项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