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对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探析

2019-07-24 10:33张晔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激发兴趣体育锻炼

张晔

【摘 要】体育锻炼在高校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受到的重视程度有限,但是体育锻炼和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就体育锻炼的现状、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进行探讨,讨论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和热爱。

【关键词】体育锻炼;全面发展;激发兴趣

现在社会高科技、信息、以及经济快速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在高速、高压的环境下,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同样在大学生群体中,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一项需要长期培养、学习的事情。良好的身体健康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促进学生发展健全的心理,有好的身体素质可以同时锻炼过硬的心理素质,对于身体健康的认识也会有积极正向的影响。

一、大学生体育训练的现状

(1)对体育认知不够

从信息科技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人们逐渐习惯并且热衷于上网,很多时候缺少了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很多人更加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上网的主要群体,更是热衷于新鲜的网络事物,经常熬夜打游戏,忽视体育锻炼对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忽视健康、忽视锻炼,并且这样的状态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2)忽视体育锻炼的良性影响

身体锻炼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首先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在锻炼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意志力的很大考验[1],学生在克服自身惰性、作息习惯方面都会因为体育锻炼而调整,大学生会因为培养这样的习惯逐渐克服自己的弱点,同时也会对学生的纪律性、团队型、意志力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进而对学生起到提升作用,利于班级团结、团队管理,提高心理素质。

(3)教學形式单一

大学的体育教学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分项目进行训练,课外的体育教学力度不够,学生经常会为了应付考试进行,主动性弱,教师主要精力放在体育教学上,其他时间的体育安排较少,进而有规模的体育赛事较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会越来越低。据调查,在被问到“教师的授课内容仅仅针对考核来传授”,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授课内容是针对考核来传授,占比85%,10%的学生保持中[2]。

二、在高校中开展体育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以上的现状,在高校提高体育锻炼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非常有必要,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得到缓解和释放,有助于积极情绪的积累。体育运动的技巧性对人体的协调性、体能、大脑和机体的配合协调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就会不断练习、加强耐心、磨炼意志,以上的各种训练队大学生本身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并且运动可以使身体释放多巴胺而产生开心的情绪,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有助于综合素质培养。

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深入研究知识,并把知识运用在实践中,纠正行为习惯,培养体育运动能力[4]。

丰富体育形式助力个性培养:体育运动的形式多样,可以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有助于培养个性。体育运动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团队运动,也有个人项目,如各种球类运动、田径类、也有智力类的,丰富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利于学生个性培养,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和协作,帮助学生全面成长[3]。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充分感受团队、竞争、技能培训,通过这些可以刺激学生进行训练和不断的技能提升,了解自己的特长,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提升。

体育教育利于学生管理:以上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抓好学生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管理,对高校教师、学生、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都会取得益处。

三、加强和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

(1)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

首先加强大学生群体体育锻炼的意识,在学生观念中,体育锻炼在他们思想中的认知并不强烈,很多学生课余时间不喜欢运动,所以,在高校中加强体育锻炼宣传、增加体育比赛、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

(2)进行方法探析

对于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首先,丰富体育运动的形式,充分结合学生兴趣和普遍锻炼规律进行设置,引发学生兴趣,再针对性训练,比如健美操、棋类、乒乓球、排球、跳远等,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利于学生培养兴趣,另外,运动本身就可以对中枢神经产生良性刺激、运动过后、心率提升、新陈代谢增加,人的情绪会变得更高,这种良性刺激会给学生带来很好的体验,良性的刺激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调节自身情绪。

(3)增强各种教育方式

增强学生的体育教育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管理,学生能从体育运动中学会遵守纪律、互相配合、人际交往、毅力培养,高校除了课堂教育,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训练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如社团、趣味运动会、各种专业训练、各个学校或者团队之间的交流赛等,增强不同形式,来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四、总结

在高校学生的活动中,体育锻炼是能够科学性的改善、培养学生个人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学科,在体育运动中,也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团队精神,也利于学生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能够积极态度正向学习生活,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受到很多收益,培养健全的性格、提高是你素质、交际能力,整体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桃.基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健身方法的探究[J],2019.01,体育世界:167-169.

[2]杨硕文.浅析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自评与互评[J],2019.02,教学园地:7-8.

[3]鱼得海.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J],2019.01,体育世界:117,135.

[4]邵佳颖,“大健康”背景下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健康关系研究[J],2019.01,体育世界:170-172.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激发兴趣体育锻炼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